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王德玺 《海南医学》2013,24(13):1961-1963
睡眠障碍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社区。TBI后睡眠障碍主要包括了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 breathing,SDB)、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和失眠等。睡眠障碍常对认知力、警觉性和判断力产生不利影响。在伴有睡眠障碍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紊乱的睡眠会加重认知功能的损伤,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康复。睡眠障碍的常规治疗对伴有睡眠障碍的TBI患者是有效的,其中包括针对SDB使用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在失眠患者中的认知行为治疗等。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对 10 0例医务人员进行睡眠状况调查。结果 有 2 8.0 0 %的医务人员有睡眠质量问题 ,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3 5岁、中专或高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者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高 ,PSQI严重程度重 (P <0 .0 5~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性别与PSQI的总评分及各成分分无显著相关关系 ;年龄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及总分呈正相关或高度正相关 (P <0 .0 5~ 0 .0 1) ;文化与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应用、日间功能及总分呈负相关或高度负相关 (P <0 .0 5~0 .0 1)。结论 重视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 ,减少影响因素 ,以达到改善睡眠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吕晓  卢晓东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2):2102-2105
目的 对单中心2013-2017年成人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分析,以初步了解其连续动态变化。 方法 以2013-2017年到某医院就诊的成年睡眠障碍患者为调查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其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结果 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共确诊睡眠障碍患者2 112例,男女比例约为0.81:1,20~39岁占比最大。总体而言,不同年度相互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部分PSQI问卷分量表得分提高,PSQI总分提高,男、女之间相互比较,2013、2014和2017年女性的PSQI总分更高。不同年龄相互比较,>60岁组的PSQI总分最高。 结论 2013-2017年成年人睡眠障碍患者病例数逐年增多,20~39岁是睡眠障碍患者的主要人群,2013-2017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女性、>60岁组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更差。但由于调查对象来自于单中心,样本的代表性有限,评价指标有限,离全面了解睡眠质量尚有很大差距。在未来的调查中,应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并在更大的样本人群中加以验证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 ,PSQI)评定医学生的睡眠情况 ,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3 2 5名学生PSQI评分平均为 5 .2 9± 2 .3 3 ,83人有睡眠质量问题 ,其相关因素为健康状况差、营养状况差、生活不满意、学习问题、恋爱烦恼、生病等。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不少见 ,常与负性因素有关。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睡眠 ,保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医学生的睡眠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325名学生PSQI评分平均为5.29±2.33,83人有睡眠质量问题,其相关因素为健康状况差、营养状况差、生活不满意、学习问题、恋爱烦恼、生病等.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问题不少见,常与负性因素有关.应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睡眠,保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入选的123例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ly Index,PSQI)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41.5%的住院患者住院患者有睡眠质量问题,对病情的担心、病房环境因素、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夜间治疗、经济原因分别对睡眠的影响.结论:住院患者存在着较高的睡眠问题,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措施,减少失眠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原发性三又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探讨睡眠质量与年龄、性别、职业、抑郁焦虑、疼痛评分、受累部位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于2006年7月—2008年1月在宣武医院疼痛科病房入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共170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焦虑情况及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睡眠质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主要应用的量表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贝克抑郁量表(BDI)及贝克焦虑量表(BAI)等。结果约一半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47.1%,PSQI〉5分)。睡眠问题的出现与疼痛程度、抑郁焦虑严重度有关,并与受累部位的多少有关;回归分析发现,疼痛部位的多少和是否存在抑郁状态可以预测睡眠问题的发生。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问题较严重,并与疼痛评分、抑郁焦虑及受累分支范围有关,提示对这类问题的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抑郁焦虑的评分,减少传统药物的服用剂量,降低药物并发症,实现多方面多角度治疗慢性三叉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医学生睡眠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问卷评价其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PSQI总分为5.49±2.79,不同性别间PSQI总分无明显差异。有32.9%的医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体育锻炼、恋爱问题、考试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是0.553(0.316~0.968)、1.716(1.151~2.560)、1.636(1.091~2.452)和1.630(1.044~2.544)。结论:医学生睡眠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9.
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空军飞行员睡眠质量状况。方法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160名飞行员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失眠症患病率为18.13%,PSQI均分为(7.18±3.63)分,PSQI筛查31.88%飞行员有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龄组飞行员在睡眠指数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30~40岁年龄组飞行员睡眠问题比较突出。结论本组受测试飞行员睡眠质量问题比较严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社区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更年期妇女的睡眠情况,分析影响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872名更年期妇女PSQI评分平均为(5.7±3.6)分,有32.7%的妇女有睡眠质量问题;影响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心理健康状况、年龄、个性特征等。结论更年期妇女睡眠质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向丽  王毅  陈旭义  祝捷  张赛 《重庆医学》2016,(6):721-723,726
目的 比较中重度颅脑外伤(TBI)患者受伤1年后与健康人群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观察TBI患者睡眠障碍与伴发不良症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观察中重度TBI患者,通过随访方式观察TBI患者1年后的睡眠状况,及伴发焦虑、抑郁及疼痛.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同样方法观察睡眠状况和伴发不良状态.睡眠障碍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抑郁状态使用患者健康状况问卷-9 (PHQ-9),焦虑状态使用广泛性焦虑异常量表(GAD-7),疼痛评分采用类比标尺法.结果 连续入选TBI患者129例.患者平均年龄38岁,入院时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为9.37分,77.52%患者为男性.TBI组患者PSQI整体评分为(5.54±3.94)分,与对照组(2.67±1.7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19%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PSQI>5分,总分21分).结论 睡眠障碍是中重度TBI患者受伤1年后的常见病症,经常伴发抑郁、焦虑或者疼痛.  相似文献   

12.
13.
目地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17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入院血糖水平检查并定时复查,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两组: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对两组资料进行病死率、入院GCS计分及GOS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血糖升高组与非血糖升高组对比,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GOS评级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高血糖症的发生是增加患者死亡、降低GOS评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杨先文  王凡  张跃 《西部医学》2013,(10):1502-1504,150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所致颅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与合理处置。方法回顾性总结800例各型颅脑损伤病员中30例发生颅神经损伤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30例颅脑损伤所致颅神经损伤病例中面听神经、嗅神经及眼运动神经损伤发生率高,嗅神经损伤易漏诊,眼运动神经损伤表现复杂,除面神经损伤恢复相对较好外,绝大多数颅神经损伤很难完全恢复。结论颅脑损伤致颅神经损伤发生率高,容易漏诊、误诊引起医疗纠纷,应建立一种从周围性损伤、核性损伤、核间性损伤、核上性损伤等层面系统分析的诊断思维,临床应重视高分辨薄层CT及MRI的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常规复查CT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入院时未行急诊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常规复查组(n=53)和非常规复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受伤机制、受伤至首次CT检查的时间(HCT1)、损伤类型和部位、血肿量、入院时凝血功能指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GCS和治疗总费用。对进展性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常规复查组患者根据入院GCS分为3组(3~8分组、9~12分组、13~15分组),评价各组有无必要进行常规CT复查。结果两组患者间出院GCS、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FDP、INR和DD为进展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入院GCS、HCT1、PLT越小越容易发生进展性出血(OR<1,P<0.05)。在常规复查组中,53例患者复查了161次CT;其中25例轻度创伤性脑损伤(GCS 13~15分组)患者中,仅1例(4%)发生进展性损伤且改变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轻度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水通道蛋白9(AQP9)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初步探讨AQP9对脑外伤的作用。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轻度脑外伤模型。用TTC法、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分别检测脑组织缺血程度、AQP9的表达及双侧大脑皮质和海马AQP9mRNA的变化。结果TTC染色结果显示.损伤早期脑缺血灶不明显,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于72h达最大面积。AQP9及AQP9mRNA表达变化基本一致:TBI后1h,所测区AQP9 mRNA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至3h,双侧大脑皮质及对侧海马AQP9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6h后降低;24h后,双侧大脑皮质及海马均再次明显增高,并于48-72h达峰值。结论TBI早期和继发性损伤期AQP9表达的上调可能分别与TBI应激和能量代谢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7.
张正保  覃川  晏怡  李柏成  张彪  胡建刚  杨秀江 《重庆医学》2015,(9):1206-1207,1210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出现睡眠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IEGEL量表对200例轻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睡眠质量测评,随访3个月,结合患者的头颅CT、MRI影像检查结果分析发生睡眠障碍与脑外伤部位的关系。结果200例TBI患者发生睡眠障碍105例,有71例出现在患者清醒后1周内。其中,脑干、额叶、基底节受伤的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相关性高于其他部位受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障碍是轻度TBI的常见临床症状,与脑干、额叶、基底节等部位损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经过治疗,16例的尿量均恢复正常,其中1周内控制者9例,2~3周控制者4例,3周以上控制者3例,2例需终生替代治疗。结论:脑外伤的迟发性尿崩症多为暂时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方法及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36例GCS评分在3~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治疗23例,非手术治疗13例;共存活26例,死亡10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而且并发症多,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保持内坏境稳定,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20.
重症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35例,开颅血肿清除术25例;3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的良好率为48.3%(29/60),植物生存或死亡率为23.3%(14/60);对照组治疗的良好率为26.7%(8/30),植物生存或死亡率为43.3%(13/3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是较为有效的方法,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