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入院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行经鼻肠梗阻导管(鼻肠管组,n=20)、鼻胃管(鼻胃管组,n=20)减压治疗,分别观察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鼻型肠梗阻导管的腹围减少(15.5±5.2)cm较鼻胃管组(5.8±3.4)cm更明显,胃肠减压量(1036.5±258.8)ml/d较鼻胃管组(658±315.2)ml/d明显增多,排气排便时间(4.8±3.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0.7±8.3)均较鼻胃管组排气排便时间(8.2±4.1)d和气液平消失时间(15.8±10.6)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保守治疗中较鼻胃管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泛影葡胺和生长抑素,对照组(18例)仅给予综合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病人在治愈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可以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愈时间,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苏冀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58-60
目的:探讨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3年3月期间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和普通鼻胃管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情况、肠鸣音变化、腹围、胃肠减压量、排气排便恢复时间、X线立卧位腹平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等指标。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鼻胃管组相比较,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组患者腹痛、腹胀等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与排便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胃肠减压量显著增加。结论: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能更有效胃肠减压,减轻腹胀,促进肠蠕动,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 2 0 % ,其中大多数为炎性肠梗阻 ,约占 90 % [1] ,是腹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保守治疗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唯一可行的方法。我们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经胃管注入 76%泛影葡胺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 1999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共对 2 5例初诊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该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 12~ 87岁 ,其中 60岁以上 17例。发病前的手术类型为阑尾切除术、胃癌根治术、限制性门腔分流术等 11种 ;发生梗阻时间为术后 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2003~2009年住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68例,对照组39例经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加用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疗组平均初次排气或排便时间为(29.4±8.5)h,平均·治愈时间(9.9±6.1)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非手术治疗.加用泛影葡胺治疗能明显缩短治愈疗程,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9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痊愈,治愈率90.5%。2例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结论:保守治疗是炎性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长抑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01~2013-06收治的3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治愈出院,肠梗阻解除时间3~7d,平均4.5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常见于腹部手术后1个月内,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生长抑素能明显缩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时间,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泛影葡胺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0年收治42例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对照组23例经常规治疗,治疗组19例加用泛影葡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疗组平均初次排气或排便时间30.5±78.5小时,平均治愈时间10.2±6.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胃管注射泛影葡胺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也可了解肠梗阻的进展和恢复情况.结论:炎性肠梗阻一经确诊,可以行保守治疗,泛影葡胺是能明显缩短治愈疗程,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3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2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周内,保守治疗26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4周,平均10.2天,手术治疗7例.结论 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先行4~6周保守治疗,过期无缓解再行手术,这样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有一定特殊性,为提高对其认识和治疗,对我院1999至2005年收治的炎性肠梗阻29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龄19~75岁,平均47.9岁.原发病为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5例,胃穿孔修补术后3例,阑尾切除术后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肠修补术后2例,胃癌根治术后4例,结肠癌术后6例,其他手术(包括肝胆、妇科手术等)5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的诊治方法和策略。方法对我院及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65例EPII病例行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57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疗法治愈,8例患者因怀疑肠绞窄行手术治愈。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EPII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应采用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生长抑素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对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03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3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分别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合生长抑素组(治疗组)、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胃肠减压组(生长抑素对照组)、鼻胃管胃肠减压组(胃管对照组)保守治疗。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5例全部经保守治疗治愈,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生长抑素对照组恢复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胃管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长抑素对照组之间恢复排气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先行鼻胃管胃肠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48 h效果不明显时则换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联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怀疑发生绞窄性肠梗阻或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则应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3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发生于术后1~3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EPIIO)指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EPIIO是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因此,在诊断EPIIO之前必须排除内疝、吻合口狭窄、肠扭转等所致的机械性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 相似文献
1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其中的一类 ,处理不当可引起多发性肠外瘘、重症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 ,保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 1 998年 2月~ 1 999年 9月间收治该病 2例典型病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 女 ,5 4岁 ,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入院行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 3天肠蠕动恢复 ,6天后出现腹胀并进行性加重 ,伴恶心、呕吐 ,腹痛症状较轻。腹透提示肠腔积气扩张 ,并见 3个小液平。诊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经持续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对术后早期气虚血瘀型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微创胃肠外科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肠梗阻患者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均在诊断明确且观察48 h仍未好转后,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胀及腹痛症状出现缓解的时间、胃肠液引流量开始减少的时间、肛门或造口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腹部平片液平面消失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每3天复查1次血清学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炎症指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腹胀及腹痛症状出现缓解的时间、胃肠液引流量开始减少的时间、排气及排便恢复时间、腹部平片液平面消失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普遍长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炎性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7.
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分型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2007年收治的4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保守治疗45例,肠梗阻缓解时间1~4周,平均10.2天,手术治疗3例.结论: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EPIIO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避免早期不必要的手术,并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bowel obstruction,EPISBO)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宁医院普外科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9例EPISB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皮质激素治疗组20例,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9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临床疗效指标。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同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相比,在出现应激性溃疡、切口感染或不愈、肠坏死、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两者差别不显著(P〉0.05);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腹胀、腹痛、便秘、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上明显比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迅速。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EPISBO安全可靠,其临床疗效优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6例经禁饮食,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等疗法,治疗平均6天痊愈,无1例肠坏死。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术后5—7天,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多由腹腔无菌性炎症导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案.方法 临床处理分析.讨论我们对早期过程,也曾有诊治失败的教训.处理失败所导致的肠瘘、严重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是手术并发症的常见并发症,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炎性术后肠梗阻在没有发生广泛性腹膜炎、腹腔渗出量不大的情况下,采取保守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