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分析青海省精神卫生防治院(810007)李昌英近年来随着对精神病和治疗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有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后会导致肝功异常,因而引起了广大精神科医生的重视。但至今对于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异常的程度是否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肠梗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近15年间我院住院的患者中21例患者并发肠梗阻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全部为一种或几种抗精神病药物合用后引起.经停药或减少抗精神病药、灌肠及加用胃肠动力药,大多数患者病情很快好转.结论 精神病药可能较易引起麻痹性肠梗阻,以氯氮平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抗精神病药物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血象检测方法,对26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精神病用药可导致患者白细胞数量减少,停药后可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致白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指除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氯氮平以外的如: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在精神科临床上使用时间较短的新药.本文总结上述几种新药在临床使用中对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一些报道.  相似文献   

6.
几种抗精神病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几种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律失常的因素。方法:对42例出院诊断有心律失常与同期出院的无心律失常的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心律失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精神药物使用时间与无心律失常的患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剂量有显著关系(P<0.05、0.01)。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依次为氯氮平38.1%、氯氮平维思通合用30.95%、奋乃静16.67%。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以窦性心动过速(50%)发生率最高。结论:在较大剂量时,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奋乃静、氯氮平维思通合用易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维思通、阿立哌唑是相对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疾病过程中可产生许多副作用 ,如椎体外系反应 ,心动过速 ,体位性低血压 ,口干 ,便秘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降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药物抗胆碱副作用引起的尿潴留 ,逐步引起了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我院 1998年 12月~ 1999年 6月 386名住院患者中 ,发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尿潴留 2 2人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2例患者 ,年龄 2 2~ 46岁 ,平均 (34 .2±6 .8)岁 ,男 18例 ,女 4例 ,住院次数 1~ 5次 ,根据CCMD -2 -R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 11人 ,情感…  相似文献   

8.
桂琴 《当代医学》2016,(27):150-151
目的:观察分析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影响。方法选取确诊并接受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实验组通过口服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口服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分析比较患者用药后肝功能变化。结果氯丙嗪引起的肝功能损害23例,发生率为36.51%,氯氮平引起的肝功能损害12例,发生率为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氯丙嗪对肝功能指标ALT(67.3±9.7)U/L、AST(32.3±10.6) U/L、DBIL(2.4±1.3)U/L;治疗8周,氯丙嗪对肝功能指标ALT(35.3±9.4)U/L、AST(31.6±9.8)U/L、DBIL(2.3±1.6)U/L。实验组肝功能损害显著大于氯氮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其中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较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肝功能损害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0年来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率15.8%,好发部位依次为舌部、唇部和口周部、颌部、上肢、下肢、面部表情肌、颈、肩、臀.上肢异常不自主运动对正常运动的影响最重,且患者最易觉察到.分析发现首发年龄越小,病程越长,合用盐酸苯海索四肢不自主运动有加重趋势.结论 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率较高,好发于舌部、唇和口周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有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收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口服氯丙嗪予以治疗,经8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脏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肝脏的 AST、ACP、ALT、GGT 等指标均出现了变化,对照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 ALT 指标稍稍升高(P<0.05),但经8周治疗后 ALT 指标显著升高,同时 AST 也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1);观察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 ALT 指标显著升高(P<0.01),但经8周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伴随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治疗中应谨慎用药,及时进行预防及补救,减少肝功能的损伤,保证治疗的顺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07-109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抗结核药物使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情况。结果 不同性别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情况男性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8.82%(3/34),女性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11.54%(3/26)。男女性别间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情况中,60岁以下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5.56%(2/36),60岁或以上结核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16.67%(4/24)。不同年龄段间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年龄患者ALT、AST、T-BIL、γ-GT、ALB等指标优于60岁或以上年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较高,老年人高发,密切定期检测早期诊断和治疗药物性肝损害,防止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镁极化液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我院78例此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镁极化液,对照组38例给予磷酸肌酸钠,对比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降低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T波改变、室性早搏、传导阻滞、ST—T段下降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运用加镁极化液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电图和心肌酶指标,具有经济、有效、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引起患者肝损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88例初治患者,观察抗结核治疗后其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88例患者平均年龄(49.08±17.49)岁;肝损害集中分布在40~69岁,多发生在服药3个月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32例,肝损害程度与抗原阴性者相比较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年龄因素、乙肝病毒感染和药物因素是抗结核药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燕华  李新宇 《医学综述》2007,13(23):1865-1865
<正>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在胰腺分泌细胞内、导管系统或间质内的胰酶原过早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可累及胰腺周围组织以及远处器  相似文献   

17.
15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150例急性脑血管病并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的临床资料,提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死率与衰竭器官的个数有关,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移行至第二阶段,多迅速恶化,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提出早期常规进行多系统监护,及时予综合,多系统兼顾治疗,是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病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场所,药物代谢受肝脏健康状态的限制,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也在影响着肝脏,在国家基本药物文本规定的10种抗结核的药物中经常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大约占7种。因此在结核病治疗中肝损害经常发生,而且特别容易发生在肝脏基础较差的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心电图情况.结果 55.49%的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23.1%为多种心电图异常,15.2%为窦性心动过缓,6.2%为T波改变;男性心电图异常率较高;≤30岁和≥51岁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氯氮平组及氨磺必利组心电图异常率较高,氯氮平组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氨磺必利组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结论 精神病患者易出现心电图异常,在治疗期间应注意患者的心脏情况,并选择适当的药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肝移植8例生化指标回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金生  王俊英 《医学争鸣》2003,24(17):1615-1616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是否与移植排斥有关.方法:收集肝移植患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液标本,用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VL电解质分析仪等测定其结果.结果:不同年龄、不同病种患的生化分析结果中ALT,TB,GGT单位平均值变化出现术后1~2和12d的双峰现象.1例全脏器衰竭死亡病例几项生化指标11d内出现3峰,且浓度逐渐放大,超过正常变化数十倍.结论:肝移植患出现ALT,TB,GGT术后2次高峰,是患肝移植后的排斥信号,而肝移植患出现多峰、高值现象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