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2年6月,施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0例,其中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22例(单侧组),双侧椎弓根入路24例(双侧组),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23例(外侧组),比较术前及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及在椎体中的分布。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均得到安全完成,单侧组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35min,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5~4mL,平均2.5mL/椎,术后伤椎的X线平片显示骨水泥分布在椎体一侧;双侧组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min,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2.5~6mL,平均4.5mL/椎,术后伤椎的X线平片显示骨水泥均在椎体中央两侧;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30min,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2~4mL,平均3mL/椎。术后伤椎的X线平片显示骨水泥分布在椎体中央。术后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及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外侧入路可以运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相对手术时间短,适合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比较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OVCF患者72例,均为单发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观察组(36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照组 (3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12-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伤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患者各时间节点的VAS、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天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其他时间节点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似,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近期止痛效果可能不及双侧入路手术,但远期效果一致。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作为OVCF可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OVCF 72例,均为单发椎体压缩骨折,随机分为单侧椎弓根入路的观察组(36例)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的对照组(36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伤椎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12~2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伤椎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均少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 Cobb 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 < 0.05),而两组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Cobb角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内患者各时间节点的VAS、ODI评分较前均有显著改善(P < 0.05),观察组术后3 d 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其他时间节点两组间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OVCF临床疗效相似,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近期止痛效果可能不及双侧入路手术,但远期效果一致。单侧椎弓根入路PVP能够作为OVCF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单侧小剂量骨水泥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技巧。方法:对31例8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计39个椎体,运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小剂量骨水泥灌注,行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前后运用视觉摸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来评价患者疼痛缓解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结果:31例计39椎,经对术前术后VAS评分及ODI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折,2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无疼痛复发,无神经压迫症状。结论:对于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运用单侧小剂量骨水泥PVP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于黄冈市中心医院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6例,其中38例采取单侧椎弓根入路(单侧PVP组),38例患者采取双侧椎弓根入路(双侧PVP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双侧PV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骨水泥注入量显著大于单侧PVP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病变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病变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及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及3、12个月时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3 d及3、12个月时2组患者腰背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时间,减少骨水泥注入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实施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5例骨质疏松性31节椎体严重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以及功能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ODI评分及VAS评分。结果:本次所有患者均从单侧椎弓根入路进入到椎体前中1/3左右的部位,全部穿刺成功。影像学并发症包括8节骨水泥漏入椎间盘,20节椎体周围静脉引流,12节周围软组织,骨水泥椎管内漏椎体1节。但是所有患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本次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疼痛较轻,也有利于改善患者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外穿刺入路行PKP治疗重度OVCFs患者22例(34椎),男性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8(52~74)岁,病程2~6个月。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伤椎高度与后凸畸形的X线片测量。结果 22例(34椎)手术均安全完成,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平均2.7 ml,术后平均随访34.2(18~66)个月。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改善(P<0.05),椎体前缘及中线平均高度恢复(2.3±0.6)mm,后凸畸形矫正(1.8±0.4)°。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重度OVFs的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单侧椎弓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47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23例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另24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一周、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在患者术前、术后一周内及随访期间拍摄伤椎正侧位片或CT,了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双侧组,住院时间两者并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疼痛均得到明显缓解,功能及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均得到恢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单侧椎弓根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放射线投照次数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单、双侧椎弓根途径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5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侧组28例和双侧组25例,单侧组经一侧椎弓根行PVP,双侧组经两侧椎弓根行PVP。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善率、椎体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VAS改善率、椎骨高度恢复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双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单侧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患者痛苦小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e Vertebral Comression Frae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胸腰椎OVCF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及椎体平均高度恢复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渗漏3例,上位椎间隙漏1例,椎旁漏1例,椎前缘漏1例,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经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冶疗胸腰椎OVCF患者VAS评分及椎体高度明显改善,且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单、双侧椎弓根入路灌注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回顾性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骨科收治的OVCF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PKP治疗,其中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组65例68个椎体,经双侧椎弓根入路组47例59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高度,后凸Cobb's角、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伤椎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邻近椎体骨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t=-11.905,P=0.002)、骨水泥注入量(t=-2.810,P=0.007)、骨水泥渗漏(χ2=5.477,P=0.019)及相邻椎体骨折(χ2=4.394,P=0.036)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侧椎弓根入路组患者术后即刻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低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2.978,P=0.004),术后12个月椎体高度丢失显著高于双侧椎弓根入路组(t=11.511,P=0.001);两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后凸Cobb's角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3,3.765,0.072,P>0.05);VAS在不同时点间、组间以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3,106.558,19.101,P<0.05)。结论两种骨水泥灌注入路都能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并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双侧椎弓根入路PKP远期效果较单侧入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150例OVCF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椎弓根入路62例,双侧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次数、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充填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单侧组和双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8±5)min和(46±5)min;单侧组和双侧组的术中X线曝光分别为(8±5)次和(15±5)次;单侧组和双侧组骨水泥充填量分别为(3±1.5)ml和(4.5±1.5)ml;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及术后1天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行PVP均获得满意的效果,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双侧穿刺有骨水泥充填量大,骨水泥弥散好的优点,术中首选单侧穿刺,如发现弥散欠佳,可考虑行双侧穿刺。  相似文献   

13.
李蒙  方诗元 《医学综述》2013,19(10):1880-1882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8例(80个椎体),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进针组为单侧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30例共34个椎体,男11例、女19例,单椎体26例,两椎体4例;双侧进针组38例共46个椎体,男7例、女31例,单椎体32例,双椎体4例,三椎体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伤椎前中部高度平均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等指标分析手术疗效。结果单、双侧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Cobbs角变化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发生周围椎体再骨折,单侧进针组1例,双侧进针组2例;共9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单侧进针组3例,双侧进针组6例,单、双侧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PKP经双侧椎弓根途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较单侧在短期内能更好地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能长期且更好地恢复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而单、双侧两组在骨水泥渗漏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3 月针对伤椎椎弓根直径细小、椎弓根外展角度较小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8例,采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记录术前1 天,术后3 d、1 个月和3 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通道尖端可顺利到达椎体中线,椎体内骨水泥填充满意。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均有减轻,随访3~12 个月,术后VAS 评分及ODI 值较术前均降低(P <0.05)。结论在伤椎椎弓根直径细小及椎弓根外展角度较小时,采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s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行椎体成形术的Kummell's病患者,对比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折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及后凸矫正度数.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P<0.05),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渗漏率、术后椎体前缘压缩改善程度、椎体中央压缩改善程度及后凸矫正度数、随访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及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在治疗Kummell's病时均可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两者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在PVP治疗Kummell's病时采用单侧穿刺即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对2007年4月—2014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骨科65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36例,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29例,观察术后疼痛缓解、脊柱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填充量、X线照射次数及术后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25±6)min明显少于双侧组(45±5)mi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8.3%,与双侧组6.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单侧组术中X线曝光(10.5±2.5)次,明显少于双侧组(19.4±3.0)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术后24 h、术后6、12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进行X线照射次数少,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弯角椎体成形术(PVP)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骨水泥分布、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胸腰段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单侧PVP组(n=42)和弯角PVP组(n=38)。常规单侧PVP组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弯角PVP组行弯角PV...  相似文献   

1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33-537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单双侧两种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9月~2014年12月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诊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单、双侧两组。评价指标: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率、VAS评分、伤椎体高度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纠正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伤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Cobb角得到一定纠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伤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纠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比双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单双侧入路均能恢复伤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并缓解疼痛。单侧入路骨水泥用量少,但骨水泥渗漏率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型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21例(45个椎体)施以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型治疗,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并测量椎体高度以及Cobb's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VAS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改善明显(P<0.001,P<0.05),术后病人均无神经损伤.结论 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型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能够显著改善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选取的68例患者分为PKP组(n=34)和PVP组(n=34),分别采用PKP和PVP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和疼痛缓解情况,随访术后1个月椎体压缩率和Cobb’s角恢复情况。结果 PVP组患者的单个椎体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PKP组(P<0.05)。PV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4例(41.18%),PKP组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17.65%),PV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高于PKP组(χ2=4.53,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和Cobb’s角均较术前改善(P<0.05或P<0.01),且PKP组改善率明显优于PVP组(P<0.05)。结论 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止痛效果均较好,均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PKP能更好地恢复椎体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