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328例传染科住院的各型肝炎患者作凝血三项(PT、APTT、Fog)检测,以了解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凝血四项及肝功能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2月台前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84例HBV感染患者,其中48例急性肝炎(急性肝炎组),42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38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34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组),22例重症肝炎(重症肝炎组)。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HBV感染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凝血四项[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水平。结果各组APTT、PT、T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程度加重,APTT、PT、TT延长,FI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T、TBIL、TBA、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患者随着病情程度加重,ALT、TBIL、TBA升高,AL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HBV感染患者凝血四项水平不同,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肝功能受损及凝血功能障碍程度加重,对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病患者(急性肝炎、肝硬化)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的含量(FIB)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sysmexca7000型血凝仪检测83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组44例,肝硬化组39例)PT、TT、APTT、FIB含量并与80例体检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肝炎组TT、PT、FIB及APTT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病中肝硬化组TT、APTT及FIB虽然较健康对照组明显改变(P〈0.05)。结论肝病患者(急性肝炎、肝硬化)进行血液的PT、TT、FIB和APTT凝血四项的检测,可早期发现急性肝炎、肝硬化形成的凝血机制障碍,对急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了解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及纤溶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李亚红 《广东医学》1999,(4):276-277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测定11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和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结论病毒性炎患者血血浆凝血因子水平降低而纤溶活性增强,各测定值的异常与肝损害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在治疗肝病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目前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血浆中四项指标的检测原理和结果来诊断急性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变化,达到了非创伤的病理诊断目的,且灵敏而准确,提高了肝病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急性肝炎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凝血四项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以进一步了解肝病患者的生理和病理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四项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以6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象,按照病情将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n=15)、慢性肝炎组(n=26)、肝硬化组(n=10)、重症肝炎组(n=9).检测四组凝血四项指标及D-D水平,分析其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 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凝血四项检测指标变化意义.方法 采用北京赛科希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F-8000全自动凝血测试仪及配套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元(FIB),有显著性差异,凝血酶元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无显著性差异,白内障患者性别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白内障患者年龄增大,FIB有增高趋势.60岁以上与20岁以下进行比较FIB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凝血四项检测对白内障治疗及疗效观察显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凝血四项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讨论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妊娠期凝血四项检测均为凝固法,采用Thrombolyzer Compact 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分析.结果 孕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疑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纤维蛋白原(FIB)的P均<0.01.结论 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基础值对预防产科意外,血栓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不同时期凝血四项与血脂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健康对照组37例,2型糖尿病肾病(T2DN)组150例。根据24 h微量白蛋白(MAU)定量将T2DN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70例,24 h MAU〈30 mg/24 h),微量白蛋白尿组(n=50例,24 h MAU 30~300 mg/24 h)、临床蛋白尿组(n=30例,24 h MAU〉300 mg/24 h)。比较各组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凝血酶时间(TT)。除此之外,以尿总蛋白(MTP)为应变量,FBG、TG、HCY、HbA1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他三组的FBG、TG、FIB均明显增高(P〈0.01),TT明显延长(P〈0.01);(2)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的FIB明显增高(P〈0.05),TT明显延长(P〈0.05);(3)与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HCY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临床蛋白尿组HbA1c明显增高(P〈0.05);(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对MTP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HCY、FBG、TG、HbA1c。结论(1) T2DN患者较正常人群存在着血脂水平的异常及凝血功能的紊乱;(2)随着MAU的升高,HCY、HbA1C、FIB逐渐升高,TT逐渐延长;(3)HCY对MTP的影响最大,其次为FBG。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 ,来反映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利用SysmexCA - 5 0血凝仪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的PT、APTT、TT、FBG含量。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PT、APTT、TT均明显延长而FBG则明显下降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凝血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从多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其病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癌凝血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10月该院肝癌患者30例,另纳入同期健康人30例。对比凝血4项检测结果。结果肝癌患者FBG为(2.6±0.3)g/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T时间为(20.5±1.6)s,APTT为(42.3±1.5)s,TT为(18.1±0.5)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4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00%(20/60),26.67%(18/60),46.67%(28/60),23.33%(16/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对肝癌患者凝血4项的联合检测可对凝血状况、肝脏受损程度作出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2.
凝血四项检测在肝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尚亚娟  樊维 《吉林医学》1999,20(6):331-332
为了解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机制障碍和凝血因子损害程度,以及与肝脏损害严重性之关系.采用CA-530到日本东亚全自动血凝仪对141例各类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了凝血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APTT)、凝血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自动检测。结果:PT、APTT、TT及FIB在急性肝炎组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而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重症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FIB在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其原因可能系病例数量少,伴有或不伴有肝硬变的肝癌病例混淆在一起所致,有待进一步探讨.从肝功能变化上看,肝脏损害程度越严重,凝血指标测定值越高,两者成正比.本结果说明:患病毒性肝炎时PT、APTT、TT、FIB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联合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并动态观察,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各类型病毒性肝炎凝血因子损害的程度,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出血以及估计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袁峥嵘  杨俊文 《上海医学》1998,21(8):476-477
小儿病毒性肝炎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袁峥嵘杨俊文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的降低是肝功能损害的标志之一。为了解肝炎患儿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情况,我院对397例各型小儿肝炎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肝促凝血活酶试验...  相似文献   

14.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时间(FIB)的生理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临产孕妇和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空腹静脉血2.7 ml加入0.3 ml枸橼酸钠液的抗凝管中,充分均匀,离心后在全自动血凝仪上完成凝血四项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与临产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凝血四项中PT、APTT偏低,FIB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检测凝血四项对产妇生产过程中及产后的防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类型有肝炎、肝脓肿、肝癌、肝硬化等。其症状主要表现在肝区不适、肝痛,严重者还会出现肝腹水,很多患有此病的患者经常出现疲倦、全身无力,尿和皮肤呈现较黄的颜色[1]。本研究通过对肝病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凝血四项( PT、APTT、FIB、TT)、前白蛋白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并与血清生化指标TBIL、ALT、AST、ALB、CHE及纤维化指标PC-Ⅲ、HA、LN、IV-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F在病毒性肝炎升高异常率为96.43%,平均(1168.79±1329.37)ng/ml,升高程度依次为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肝硬化。与TBIL(r=0.4871,P<0.01)、AST(r=0.2850,P<0.05)呈正相关,与ALB(r=-0.2855,P<0.05)、CHE(r=-0.2928,P<0.05)呈负相关,去除重型肝炎后SF与ALT呈正相关(r=0.3598,P<0.05);SF与纤维化指标Ⅳ-C呈正相关(r=0.5353,P<0.05)。结论:SF可作为肝脏损害指标,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凝血纤溶状态的改变,探讨各指标对于肝炎的指示作用。方法:对正常人和各类肝炎患检测凝血因子、AT、PC、PS等29项指标以反映凝血抗凝系统状态;检测t-PA、PL、PAI、PLG、FDP、α2PI、DD、C、Fg、PAP:Ag、DD不改变外,其余各类肝炎患各指标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显差异;各指标均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关;AT/α2PI比率均<1;α2PI低于正常人的40%时,病人可出现出血,AT<20%预后不佳;vWF:Ag/Ⅷ:C比值升高提示患有并发DIC的可能。结论:肝炎患抗凝活性下降,存在着纤溶;各指标可用于评价肝脏损伤,防治出血,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导致肝细胞’}成蛋白质和凝血因子的功能受到损害,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出血。出血是病毒性肝炎尤其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临床症状,肝细胞损害愈严重。出血程度愈重,出血的病死率愈高。本文通过对328例传染科住  相似文献   

19.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202例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动态观察其变化。结果发现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含量都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01)。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分别为38/42,34/36,32/41其血清HA含量下降到正常。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分别仅2/38,1/45正常,绝大多数病例血清HA仍然持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表明血清HA检测可作为肝脏受损的一个指标,主要反映肝功能不良和活动性肝纤维化,对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鉴别及预测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患者凝血、抗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采用法国STAGO EVOLU-TION血液凝集仪测定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Ⅲ活性,并与正常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不同类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不同类型间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患者凝血及抗凝功能明显降低,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这些指标的变化更加显著。因此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发展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