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情况、手术应急反应、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和切口长度要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发现远处转移例数及局部复发例数均要好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应急反应与炎症反应情况要好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出血量少及创伤小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政宇  刘牧林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59-1661
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25例行腹腔镜手术,归为观察组;25例行开腹手术,归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5.6±16.1)ml显著少于对照组(56.2±22.7)ml,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2.7±0.3)d显著小于对照组(3.6±1.0)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床时间(10.8±2.5)d显著小于对照组(17.0±5.7)d,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吻合口瘘并发症总发生率(8.0%)显著优于对照组(22.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开展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短期疗效显著,并且具有安全性,但对于进展时期的患者,要仔细术前评估,认真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普外科行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以及术后早期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能够减少直肠癌手术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并且能够明显减少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患者48例,分为观察组24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对照组24例(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以及首次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切除淋巴结数虽稍少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尤其对于未见肠梗阻和肿瘤以及周围组织没有显著浸出液的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对病患机体创伤少、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及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各50例.观察并比较2组手术效果、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肠梗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好,手术创伤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少,肠梗阻再次发生风险降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随机抽取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其抽取时间为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行腹腔镜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待两组患者经上述两种方法治疗后比对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治疗以及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住院用时、肛门排气用时经软件对比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腹腔镜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此外能够显著降低肠梗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虽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有微创的优势,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手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在普通基层医院可以推广施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结直肠手术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辅助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手辅助腹腔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安全性(包括对术中中转开腹率以及对术中副损伤的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包括对吻合口瘘、肠梗阻、感染以及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观察)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术中副损伤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2/40)、7.5%(3/40)、10.0%(4/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具有确切临床疗效,可降低中转开腹率和术中副损伤发生率,控制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禤锦峰  李炯先  龚超  黎峰 《微创医学》2023,(3):316-319+33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单孔加一腹腔镜(SILS+1)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五孔法)治疗,观察组接受SILS+1(两孔法)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接受ERAS管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通过血常规检查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炎症情况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开腹组31例,腹腔镜组34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吕杰 《中外医疗》2013,32(15):5-5,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改进。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9.3±1.4)ml,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42.2±1.6)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5.2±1.2)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63.4±1.9)min。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3±0.2)d,对照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6±0.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3±1.1)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8±1.4)d。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低。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靠,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汪勤辉  邵美园  程波 《当代医学》2021,27(19):74-76
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后择期腹腔镜治疗的不同手术时机.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时间段进行腹腔镜治疗随机分为A组(3~5 d)、B组(6~9 d)、C组(10~12 d)、D组(>12 d),各20例.4组均于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解除肠梗阻后,按分组要求的时机进行择期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手术.比较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除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共发生并发症22例(27.5%)(切口感染、腹腔积液、腹腔感染、电解质紊乱以及吻合瘘口),4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后择期腹腔镜治疗安全可行,疗效显著,患者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9月外科住院治疗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停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也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创伤较小,对患者的打击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翟刚 《右江医学》2012,40(1):4-7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其并发症,以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63例结直肠癌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微创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②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理类型及术后随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可靠,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手辅助腹腔镜(HALS)全结直肠切除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IPAA)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4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实验组行HALS全结直肠切除IPAA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全结直肠切除IPAA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施行HALS全结直肠切除IPAA,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30例,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30例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中转率为3.3%,淋巴结平均清扫数目为(17.2±1.4)个,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1.1±1.3)ml。30例患者在手术之后,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占临床总人数的3.3%,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占临床总人数的3.3%,3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6%。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实施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个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两组生存率、远期转移率及局部复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接受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治疗相当,但近期疗效显著,术后恢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hand-assistedlaparoscopic surgery,HALS)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微创性。方法将住院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HALS组(28例)和开腹组(32例)两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HAL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天C反应蛋白均少于开腹组。结论手辅助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