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休息、吸氧,依据病情需要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并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同时给氯吡格雷.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日发作频率、平均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日发作频率、平均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良好,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明显减少,应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22-12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法则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2.01±0.02)g/L、血浆黏度(1.25±0.20)mpa/s、全血黏度指标(35.02±0.03)mpa/s,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作间隔时间(5.21±0.16)d、持续时间(4.25±0.17)min、心绞痛发作次数(1.21±0.21)次/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宗建 《吉林医学》2022,(3):731-732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系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曲美他嗪,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107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研究组54例予以硝酸异山梨酯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血清CKMB、L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26%(5/54)与对照组3.77%(2/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绞痛患者予以硝酸异山梨酯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绞痛症状及心肌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吲哚布芬和氯吡格雷,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氟吡格雷,进行4周的观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次数与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吲哚布芬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相当,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王进卿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44-2645
目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吸氧、硝酸酯类及阿司匹林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氯吡格雷75mg,早晨1次顿服,连续用药4周;对照组仅用一般疗法。观察用药前后24h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监测TC及TG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24h心肌缺血次数、心肌缺血总时间、缺血最长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及TG、TC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杨芳 《中国医学创新》2007,4(17):115-116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主要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各12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抗心肌缺血、控制血糖、调脂、降压等常规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组应用常规药物同时,加用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组应用常规药物同时,加用阿司匹林治疗。随访30天,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AR)改变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氯吡格雷组 PAG 降低程度大于阿司匹林组(39.1±7.2)vs(43.2±6.3),P <0.05);氯吡格雷组心绞痛疗效好于阿司匹林组(96.7% vs78.4%,P <0.05);氯吡格雷组心电图疗效好于阿司匹林组(87.5% vs70.8%,P <0.05)。另外,氯吡格雷组4例病情恶化,对照组14例病情恶化,氯吡格雷减少 ACS 发生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治疗过程中氯吡格雷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均有疗效,但氯吡格雷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依诺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116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归入三联治疗(阿司匹林、依诺肝素联合氯吡格雷)组和二联对照(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比较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三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28%,远远高于对照组(8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患者的心绞痛平均发作频率[(1.31±0.07)次/次]和持续时间[(9.72±1.83)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3.25±0.85)次/d、(28.61±2.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治疗组发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不良事件的几率(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2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依诺肝素联合氯吡格雷三联疗法是有效的药物配伍,该疗法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相比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二联有更明显的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心脏不良反应以及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地尔硫卓。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每次持续时间。统计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每次持续时间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7天),就诊当天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mg,次日起予氯吡格雷150mg/d维持。对照组:治疗次日起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治疗,余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对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4±0.6)次VS(3.8±1.1)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3±1.4)min VS(13.9±6.5)min,心电图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VS 6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150mg/d和75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高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4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血管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1.39%),心血管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81%)低于对照组(23.2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能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治疗后此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均予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和调脂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口服,每日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用法同前。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平均发作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1.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3,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7,t=8.327,P〈0.05)。结论氯毗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18.
马方 《吉林医学》2015,(6):1087-108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用肠溶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佳,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得以明显缩短,安全性得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患者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对照,该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2.22%,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为(4.7±0.7)mpa·s,该指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无显著变化;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56%。结论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降低了心绞痛的发病频率和持续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分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差异。方法 方便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行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组(n=52)行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疗效率较对照组的高(96.15%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8,P<0.05)。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短,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