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和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均分为2组。A组给予全身麻醉,B组给予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24 h、72 h、5 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S-100β蛋白水平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术后第5天,B组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而A组患者未恢复至麻醉前水平。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恶心呕吐及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身麻醉醉,股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对其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POCD的发生率较低,是老年患者适宜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37-140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的不同时间点MAP和HR变化、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HR、MAP均在麻醉诱导后下降,术中较为平稳,各不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静脉镇痛自控用药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魏昌伟  俞一瑾  倪新莉 《重庆医学》2013,42(9):1054-105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40例为A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出现吞咽反射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1、2、3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能够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立娜  汲振荣  曹学照  刘钢 《当代医师》2013,(10):1366-1368
【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不同股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n=20)、全麻复合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组(B1组,n=20)、全麻复合非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组(B2组,n=20)。复合麻醉组全麻诱导前行股神经阻滞。术中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并根据BIS值及血流动力学调整药物用量。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术后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价及并发症情况。结果B1、B2组术中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A组(P〈0.05)。B1、B2组间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并发恶心、呕吐、寒战和呼吸抑制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股神经阻滞可明显减少术中全麻药用量,有利于术后快速苏醒,并且可减轻早期术后疼痛。常规股神经阻滞方法提供同样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A组、B组各75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A组为全麻,B组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认知恢复情况、MMSE评分。结果 1就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吞咽开始时间)而言,B组短于A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2 MMSE评分:术后1d、2d、3d,B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A组,经统计软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 B组术后1-2d的认知功能障碍率低于A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实施前,对患者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缩短病患的苏醒时间与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浓度组(A组)、中浓度组(B组)和高浓度组(C组),每组60例。3组术后镇痛均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法;其中A组镇痛泵采用0.15%罗哌卡因,背景量为4 mL/h;B组镇痛泵采用02%罗哌卡因,背景量为3 mL/h;而C组采用0.3%罗哌卡因,背景量为2 mL/h。观察记录3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肌力及MMSE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12 h的VAS评分最高;A组的静息痛和运动痛效果均明显优于B、C组(均P<0.05);A组在术后48 h和出院当天的股四头肌肌力较B、C组明显提高(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MMSE评分较基础值均明显降低,其中A组在术后第3d较B、C组明显回升(均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中采用低浓度高容量的局麻药物更有利于老年患者TKA术后的镇痛、肌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ASAⅠ~Ⅲ级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A)组和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B)组各30例。记录2组静息、持续被动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肌力评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 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 A 组(P <0.01)。结论: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是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红利  李清平  李大为 《重庆医学》2021,50(1):97-99,104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104例择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简称全麻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全麻组行全身静脉麻醉;联合组行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术前1 h、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分析比较应激反应水平;并使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1 d、2 d及3 d血清COR和ACTH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且术后1 d与2 d联合组血清COR和ACTH水平显著低于全麻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COR和ACT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 d和2 d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联合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3 d内联合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患者应激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吴红利  李清平  李大为 《重庆医学》2021,50(1):97-99,104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认知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104例择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ASA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简称全麻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全麻组行全身静脉麻醉;联合组行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分别于术前1 h、术后1 d、术后2 d及术后3 d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分析比较应激反应水平;并使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1 d、2 d及3 d血清COR和ACTH水平均明显增高(均P<0.05),且术后1 d与2 d联合组血清COR和ACTH水平显著低于全麻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COR和ACT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 d和2 d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联合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3 d内联合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降低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患者应激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股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86例接受全麻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给予术前股神经阻滞+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内镇痛药物使用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P<0.01)。结论:术前股神经阻滞用于全麻下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超前镇痛,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股神经阻滞组(F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F组于麻醉诱导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阻滞,单次给予0.5%罗哌卡因20mL,C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术毕均使用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维持VAS评分≤3分,当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于术后2、4、8、12、24和48h时行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患者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F组患者术后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均显著升高,术后24h舒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及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均显著减少(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单次股神经阻滞可提高全身麻醉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为围术期寻找有效安全的方法 .方法 将120例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喉罩全麻组(A组)30例、股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组(B组)、股神经和腘窝上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组(C组)与股神经和前路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组(D组)30例,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在成单侧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术后镇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C组和D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明显优于A和B组(P<0.01),C组合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D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C组和D组术后镇痛明显优于A和B组(P<0.01).结论 前路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应用于老年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术中麻醉效果明显,术后镇痛好,易于实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中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叶县人民医院72例中低位结肠癌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复合组与全麻组,各36例。全麻组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基本情况及麻醉前后MMSE评分。结果两组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合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全麻组(P<0.05)。术后12、24 h复合组MMSE评分大于全麻组(均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中低位结肠癌患者,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择期行单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在麻醉前(T0)及术后6 h(T5)两个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MAP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值在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成功后1 min(T1)、使用止血带60 min(T2)及拔出喉罩或气管导管后1 min(T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在松开止血带5 min(T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术后6 h及术后12 h,观察组患者的MMSE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POCD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25.58%,观察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单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采用下肢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相较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其围手术期生理指标影响更小,同时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POCD发生。  相似文献   

15.
吴良永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0-91,9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评分I~Ⅱ级择期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全身麻醉组(B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c组),通过MMSE评分比较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认识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术后1d分别为A组17%、B组33%、C组20%;术后7d分别为A组10%、B组20%,C组13%。术后1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和c、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统计结果与术后1d一致。结论硬膜外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组相比,能降低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1d和术后7d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麻醉恢复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与术前及术后1d、7d的认知功能评分(MMSE)。结果:试验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7d,试验组MMSE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行肺癌根治术的早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促进术后麻醉恢复,降低对认知功能的损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2例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镇痛处理,实验组接受超声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整体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术治疗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组(B组)各35例。记录患者麻醉中低血压、高血压和出血情况。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躁动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低血压发生率和高血压发生率低(P<0.05),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苏醒快、躁动少(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维持平稳、术后苏醒快、质量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7):116-119+123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方式麻醉对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和河北省深州市医院择期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椎管内麻醉组(A组)和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方法,B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观察记录所有患者术前1 d(T0)和术后第7天(T1)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记录两组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T0、T1的IL-10和TNF-α水平及镇痛需求情况比较。结果 术后A组的MoCA评分和MMSE评分相比B组明显增加(P0.05),A组术后白介素10(IL-10)水平较B组有明显增加(P0.05),而A组术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B组有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术后POCD发生率分别为26.67%和32.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中椎管内麻醉方法和全身麻醉方法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发生POCD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老年肥胖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与功能康复的效果,并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XEA)进行对比.方法 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肥胖患者60例(BMI>30 kg/m2),随机分为两组:股神经阻滞组(FA组,n=30)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组(EA组,n=30),所有患者均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硬膜外麻醉(简称腰硬联合麻醉).FA组患者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前,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放置股神经阻滞导管,并妥善固定,术后将股神经阻滞导管与术后镇痛泵连接,连续输注0.18%罗哌卡因(术毕单次15 mL,背景量5 mL/h,锁定时间30 min,自控量5 mL)行术后镇痛与功能康复,EA组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0.18%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自控镇痛(背景量5mL/h,锁定时间30min,自控量2mL),两组患者均维持术后镇痛72 h.记录术后2、6、24、48及72 h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镇静程度、肌力分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6、24、48及72 h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肌力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5);与EA组相比,F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10% vs 66.7%,P<0.01).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对下肢肌力影响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老年肥胖患者TKA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与功能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