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崇左市学生贫血、恒牙龋齿、沙眼患病的变化动态及分布特征,为早期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和2014年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崇左市直及各县(区)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学生贫血、恒牙龋齿、沙眼等常见病的患病情况。结果学生贫血患病率2010年为15.21%,2014年为14.98%,两年间贫血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恒牙龋患率2010年为45.77%,2014年为47.92%,两年间龋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9,P0.005);沙眼患病率2010年为4.92%,2014年为3.27%,两年间沙眼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05,P0.005)。结论应继续加强学校卫生宣教,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中小学生常见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李玥  蒋立新  杨梅  李汉锋  陈网旋 《职业与健康》2010,26(24):3010-301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田区2005—2009年中小学生龋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福田区中小学生龋患率为18.31%,16.03%,23.81%,27.37%和32.65%。中小学生总龋患率为23.71%,小学龋患率为31.09%,初中龋患率为15.96%,高中龋患率为17.01%,三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05.85,P0.01)。女生的龋患率高于男生,两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福田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学生龋齿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村学龄前幼儿及困难家庭幼儿龋齿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农村幼儿龋齿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对2012—2017年天津市3所农村幼儿园进行筛查,由口腔专业医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方法进行口腔检查,对结果进行趋势性检验和患龋率的χ~2检验。结果天津市3所农村幼儿园乳牙龋患病率2012年最低,为60.33%,2016年最高,为79.46%,平均患龋率为69.01%,2012—2017年幼儿乳牙患龋率有明显升高趋势(χ_(趋势)~2=12.89,P0.01);男生和女生的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的患龋率上升,6岁及以上年龄组患龋率最高为72.89%(χ_(趋势)~2=7.27,P0.01)。困难家庭的幼儿患龋率为59.23%,低于非困难家庭(7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结论农村幼儿患龋率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龋齿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兰州市2014年中小学生龋病的患病现状,为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兰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的数据资料,对兰州市城乡7,9,12,14岁4个年龄组1 411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兰州市男、女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57.83%和57.40%,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女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39.03%和51.78%,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城、乡男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53.27%,6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6,P<0.05);城、乡女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55.70%,58.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32,P>0.05);城、乡男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35.10%,4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5);城、乡女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44.20%,5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97,P<0.05).结论 兰州市中小学生龋病防治任务艰巨,今后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夏州东乡族7~14岁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和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夏州东乡族7岁、9岁、12岁和14岁4个年龄组838名中小学生龋患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临夏州东乡族7~14岁中小学生总龋患率为26.49%,女生龋患率高于男生(χ2=18.08,P0.001)。龋齿患病集中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与2010年相比,东乡族中小学生总乳龋患率下降4.45个百分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51,P0.05);男女生分别下降6.07个百分点和3.18个百分点,其中男生下降差异有显著性(χ2=9.157,P0.05)。结论临夏州东乡族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明显下降,女生高于男生,但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7年对滨湖区48所幼儿园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分析儿童龋病流行特征。结果共调查3~6岁学龄前儿童21589人,总患龋率为38.78%,龋均为4.25颗,充填率为3.06%。患龋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χ^2趋势=905.624,P<0.05),学龄前儿童龋均数和充填率均以6岁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99.366、69.790,P值均<0.05);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和充填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公办园儿童患龋率(41.57%)、龋齿充填率(3.24%)均高于民办园(35.12%、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78、4.76,P值均<0.05)。城市儿童患龋率(36.30%)低于乡村儿童(42.41%),龋齿充填率(3.95%)高于乡村儿童(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1.586、112.672,P值均<0.01)。结论滨湖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偏低,尤其是乡村地区,应加强龋病早期防治及口腔卫生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7.
了解2005,2010,2014年安徽省城乡学生龋齿患病(龋患)情况及其变化,为开展学生龋齿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5,2010,2014年安徽省7,9,12和14岁汉族中小学生共8 582人为调查对象,以乳龋失补(dmf)率、恒龋失补(DMF)率为指标,分析近10年患龋率和龋失补的变化.结果 2014年总乳龋率为50.8%,乳龋失补的构成比分别是78.2%,16.8%,5.0%,总乳龋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635,P<0.01),恒牙DMF率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5,P>0.05);2005,2010,2014年汉族学生的dmf率分别是36.5%,48.1%,50.8%,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性X2=61.863,P<0.01);2005,2010,2014年乡村不同性别学生dmf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男生趋势性X2=25.079,女生趋势性X2=20.673,P值均<0.01).结论 安徽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居高不下.学校、家庭及相关部门应重视中小学生的龋齿问题,加大口腔保健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5、2010、2014和2019年兰州市汉族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抽取2005、2010、2014和2019年兰州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口腔检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学生龋患检出率、龋补构成比等指标和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2014和2019年兰州市学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49.69%、51.81%、59.36%和60.81%,各年度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71,P<0.01);学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18.37%、33.40%、46.49%和37.78%,各年度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52,P值均<0.01)。4个年度乡村学生乳牙龋患率均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118、10.855、6.210和4.350,P值均<0.05);女生恒牙龋患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161、43.525、21.026和13.361,P值均<0.05);学生乳牙龋补构成比总...  相似文献   

9.
某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深圳市福田区中学 4所 ,小学 6所 ,对 14 986名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结果 :中小学生龋患率为 18.2 4 % ,恒牙龋均为 0 .5 30。女生龋患率高于男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37.6 4 ,P<0 .0 1)。中小学生龋患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13岁、 14岁年龄组学生的龋患率达高峰 (4 1.19%和 38.4 5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886 .71,P<0 .0 1)。同时发现 ,恒牙龋齿充填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73.11,P<0 .0 1) ,并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结论 :该区中小学生龋齿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河南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7,9,12,14岁4个年龄组的学生,对龋齿和生长发育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龋患情况以及无龋组和患龋组之间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和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 中小学生乳牙和恒牙患龋率分别为46.2%和20.3%,其中男、女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5.9%和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50);男、女生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5.9%和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5,P=0.00).城、乡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4.6%和47.8%(x2=11.15,P=0.00),城、乡学生恒牙患龋率分别为20.9%和19.6%.龋均乳牙为1.62,恒牙为0.45,男、女生乳牙龋均分别为1.61和1.62,男、女生恒牙龋均分别为0.32和0.58;4个年龄组学生的身高、体重、BMI和血红蛋白均值都表现为无龋组高于患龋组.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12岁学生龋齿患病现状,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适宜的口腔卫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6-2017学年中山市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资料,对22 783名12岁年龄组学生龋齿的患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2岁学生乳牙患龋率为8.19%,男生高于女生(X2=31.13,P<0.01);其中,乳牙龋补构成比为11.52%,乳龋均为0.13.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25.85%,女生高于男生(x2=159.89,P<0.01);其中恒牙龋补构成比为37.16%,恒龋均为0.49.乳龋患率乡村高于城市,乳龋补率城市高于乡村(x2值分别为49.21,80.47,P值均<0.01),均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28.10,7.74,P值均<0.01);恒龋患率和恒龋补率均表现为城市高于乡村x2值分别为72.83,47.21,P值均<0.01),女生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8.91,15.58,P值均<0.01),恒龋失率女生高于男生(x2=80.47,P<0.01).结论 中山市12岁学生龋病情况较为普遍,龋病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城乡的龋齿充填比例仍较低,口腔保健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2005年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杲强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77-178
目的了解甘肃省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7,9,12,14,17岁5个年龄组共3 493名城乡男女学生的患龋现状进行调查。结果甘肃省中小学生龋患率为39.71%,乡村学生的龋患率高于城市学生(u=11.68,P<0.01),女生的龋患率高于男生(u=3.62,P<0.01);小学生的龋患率高于中学生(u=16.68,P<0.01),城市学生乳龋补和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乡村学生,女生乳龋补和恒龋补的构成比高于男生。结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儿童青少年的龋患率,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邢台地区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比较邢台地区城乡幼儿园龋齿患病差异,为开展儿童龋齿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邢台地区农村和城市各12所幼儿园共4 286名儿童进行了口腔检查,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 286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2.94%,其中农村儿童龋齿患病率为55.98%,明显高于城市儿童龋齿患病率的49.95%(χ2=15.643,P0.01);随着班级的由低变高,患龋率逐渐增高(χ2=164.465,P0.01)。小班儿童城乡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中班和大班儿童患龋率高于城市(P0.05);患龋齿儿童的龋齿填充率为1.77%,农村龋齿填充率仅为0.91%,明显低于城市龋齿填充率的2.61%(χ2=34.322,P0.01)。结论邢台地区农村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填充率较低,应加强农村儿童牙齿防护及龋齿填充工作。  相似文献   

14.
龋齿是儿童常见病和高发病之一,龋齿不但影响美观,还会继发牙髓炎、根尖周炎,引起心内膜炎、慢性肾炎等全身性疾病。为了解景宁县城乡1-6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于2007年4-6月对本县城区和23个各乡镇1~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齿调查,现将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景宁县城区和23个乡镇的5389名1~6岁儿童,其中城区4038人,农村1351人;男童2839人,女童2550人。2方法2007年我县城乡1~6岁儿童六一健康体检时,由本县妇幼保健所受训过的儿保科医师担任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在充足的光源下接受检查。诊断标准按国家龋齿病统一标准规定,凡乳牙龋齿、失、龋补均做龋齿统计,一人统计1次。3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1城乡不同年龄儿童乳牙患龋率1~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6·0%,城区高于农村,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1~2岁儿童患龋率城区高于农村,有显著性差异(χ2=23·032,P<0·01);3~6岁儿童患龋率均农村明显高于城区(P<0·01);儿童年龄越大患龋率也越高,年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表1不同年龄的城乡儿童患龋情况讨论乳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余姚市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分析龋齿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开展防治龋齿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农村小学、初中和城区小学、农村初中各1所。4所学校所有学生共3 512人进行口腔检查及相关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学生发生龋齿的影响因素。结果 3 512名学生中,发生龋齿1 288人,总龋患率为36.67%,龋失补牙数2 915颗,总龋均为0.83,龋齿学生龋均为2.26;乳牙龋患率为34.00%,高于恒牙龋患率(13.44%)。乳龋患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χ趋势2=462.113),恒龋患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趋势2=222.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农村、喜欢甜食是中小学生发生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 余姚市中小学生龋患形势严峻,需要通过多部门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龋患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小学二年级学生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整群随机抽取磐安县10所小学3 400名符合条件且已完成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组,选取同班级未接受窝沟封闭的1 20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每3个月定期复查至2015年12月,观察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情况,观察封闭剂残留,牙齿脱落及患窝沟龋情况。结果 1研究组牙合面、颊/腭面均封闭牙数共10 178颗,2年保留率为65.63%,其中牙合面完全保留与部分保留率均高于颊/腭面,且完全脱落率最低(P0.05);2研究组1年患龋率(26.00%)、2年患龋率(48.00%)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00%,7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不同部位患龋牙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龋齿Ⅰ~Ⅱ度所占比例(89.99%)高于对照组(42.49%),Ⅲ~Ⅴ度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303.69,P0.05);5研究组2年龋失补牙数与补牙面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二年级儿童为龋病高发群体,采用窝沟封闭术作龋病预防处理,可降低龋病发病风险,减轻龋病程度,维持口腔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7.
了解漯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开展儿童口腔保健与龋齿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9-10月对漯河市6所市级公立幼儿园2 196名2~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齿检查,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受检儿童患龋率为58.01%,龋均为1.74,龋齿充填率为1.23%.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下颌第二乳磨牙,其次是上颌乳中切牙和第一乳磨牙,不同牙位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878,P<0.01).不同性别儿童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龋均和龋齿充填率增加,各年龄组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755,P<0.05).儿童开始刷牙的年龄、是否使用含氟牙膏、饭后是否及时漱口等因素与患龋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53.220,24.338,142.296,P值均<0.05);经常吃甜食、含奶嘴睡觉、喜欢喝碳酸饮料等饮食习惯与患龋率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x2值分别为163.396,122.449,36.307,P值均<0.05).结论 漯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儿童及其家长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中国中小学生龋齿流行态势,为学校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 Web of Science,Embase 和CNKI 等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Dental caries""School student""China""Prevalence",中文检索词为龋齿、中小学生、中国、患病率.同时辅以人工检索参考文献.检索范围为2010年1月至2018年2月.应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龋患率及其95%CI,按学段、性别、城乡进行亚组分组.结果 纳入文献49 篇,总人数4 526 031 人,龋患人数997 208 例,纳入的研究调查覆盖19 省份,调查时间为2010—2016年.龋患率的中位数为21.56%,P25 ~ P75为15.46%~37.78%.各地龋患率差异较大,其中最低为3.44%,最高为75.80%,各研究间表现为异质性.Meta 分析显示,中国中小学生龋患率为27.11% (95%CI = 24.63%~ 29.59%).亚组分析中,中学生龋患率为20.67%(95%CI = 17.39%~ 23.94%) 低于小学生的28.82%(95%CI = 25.16%~ 32.48%) (RR= 0.73,95%CI = 0.57 ~ 0.93,P<0.01).男生龋患率为27.18%(95%CI = 23.36%~ 31.01%),低于女生的31.60%(95%CI = 27.28%~ 35.91%) (RR = 0.83,95%CI = 0.81 ~ 0.86,P<0.01).城市学生龋患率为32.41%(95%CI = 24.04% ~ 40.78%),低于农村的35.07%(95%CI = 22.46% ~ 47.69%) (RR = 0.90,95%CI = 0.76 ~ 1.06,P= 0.20).结论 龋齿是影响中小学生的主要疾病.应加强中小学生龋齿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和开展早期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9.
彭菲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82-1584
了解2014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乳、恒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学生龋齿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龋齿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于2014年9-11月对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和水族5个民族的7,9,12,14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014年贵州省5个民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9.76%,龋均为2.01;恒牙患龋率为22.35%,龋均为0.51.各民族间学生乳、恒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3.67,34.71,P值均<0.01),且恒牙患龋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龋齿充填率乳牙为2.22%,恒牙为0.83%,不同民族学生乳、恒牙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42,117.75,P值均<0.01).随年龄的增长,学生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龋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各民族龋病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余丹 《中国校医》2013,27(7):559-560
目的了解我市高中生恒牙龋齿患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为我市开展同类调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某高中高一、高二年级2010年—2012年体检龋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2012年龋患率24.63%(男生19.88%,女生29.17%),女生总龋患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龋均0.56,患者龋均2.29,龋补牙率为72.79%(男生67.68%,女生75.93%),女生龋补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龋患率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高,高二年级总龋患率(26.18%)高于高一年级(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龋齿有进展趋势;2010年—2012年高一新生龋患率及龋均逐年增加,提示应加强中小学生龋齿防治工作。结论深圳市高中生龋齿发病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我市中小学生及高中生龋齿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