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平均睡眠时间;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使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SAS和SDS评分均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家属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63±3.18)分,低于观察组的(95.6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缓解患儿家属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5):486-488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对学龄期肾病综合征(NS)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学龄期N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措施。于出院后1 a评估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后1 a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儿抑郁、焦虑情绪,出院后1 a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7.78%(44/45)、80.00%(36/45),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7.205,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儿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6、0.684,P>0.05); 2组患儿护理干预后SDS、SAS评分低于干预前(t=6.652、6.233、11.522、12.787,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5.515、6.26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3.33%(42/45)、75.56%(34/4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414,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强化护理干预可以缓解学龄期NS患儿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儿科监护室患儿生理应激状态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68例儿科监护室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儿家属抑郁及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监护室患儿及其家属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生理应激状态,改善其家属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4.
欧阳丽娟 《当代医学》2016,(11):115-116
目的 探究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房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32.4±4.7)分、SDS评分为(24.1±4.5)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61.8±5.3)分、SDS评分为(53.7±6.6)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肾小球肾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老年慢性BP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统计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BPH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根据提交申请单的顺序,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二者焦虑、抑郁、疼痛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预约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束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预约时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减轻检查过程中不适,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接受中药灌肠疗法的外感发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登封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外感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儿均接受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及家属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6.48±7.22)h,对照组为(34.66±9.36)h,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加快接受中药灌肠疗法的外感发热患儿的体温恢复,改善患儿家属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正阳县中医院接受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1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全程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身心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有益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于开封市中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30例心绞痛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果[急救室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入院10 min后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于干预前后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急救室停留时间和静脉通道开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入院10 min后FPS-R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绞痛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206例住院患者家属,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家属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赋权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家属在护理干预前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应用家庭赋权护理干预方法,能明显缓解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眼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9例青光眼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评分,并统计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29%比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青光眼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采用科室自拟问卷调查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产妇SAS、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产妇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液净化治疗肾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12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净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对比护理前后两组的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的护理满意度96.82%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的肾衰竭患者,可缓解其抑郁及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恐惧视觉模拟量表(F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F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F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因恐怖等导致的心理压力,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在慢性盆腔炎(CPID)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清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阶段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良好率分别为30.43%、60.00%,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可有效提高CPI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8.
宋月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2):1692-169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给予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于入院第1天、入院4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于入院4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2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入院第1天2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4周2组SAS、SDS评分较入院第1天均有降低,降低幅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GN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有助于改善CGN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影响,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52例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对比分析组间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的变化,并对比两组在遵医行为和满意度评分的区别。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遵医行为(94.7%)、护理满意度(97.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护理人员护理观念,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遵医行为、心理负面情绪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