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子伴侣是一类能帮助其他蛋白质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降解的蛋白质。因此,分子伴侣对异常折叠蛋白的产生可有效地调控,从而避免集聚体的形成,减少疾病的发生。文章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分子伴侣的定义、组成和结构、功能、种类、及与蛋白质折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 pH、Tris-HCl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 β-环糊精 (β -CD)浓度的比值三者变化对重组内抑素复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人工分子伴侣对重组蛋白质的复性机理 ,采用人工分子伴侣方法应用于重组内抑素的复性。结果 通过优化后确定了其最佳复性时条件为 :pH为 8 0 ,Tris -HCl浓度为 10 0mM ,SDS∶β -CD为 1∶4 ,复性回收率可达89 %。结论 该方法经过条件优化之后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生霉素(novobiocin,NB)对HL-60/Bcr-Abl细胞的作用,并探讨该作用是否与Bcr-Abl水平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分子伴侣的功能有关。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cr-Abl的含量,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研究Hsp90分子伴侣的功能。先将Bcr-Abl与其分子伴侣共沉淀下来,然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沉淀物中与Bcr-Abl结合的Hsp90和Hsp70含量变化。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ALLnL研究Bcr-Abl降解的途径。结果NB能降低HL-60/Bcr-Abl细胞中Bcr-Abl的蛋白水平,NB使Bcr-Abl与Hsp90和Hsp70的结合减少,促进蛋白酶体降解Bcr-Abl蛋白,ALLnL处理后NP-40insoluble部分Bcr-Abl蛋白水平提高。结论该研究证明NB通过干扰Hsp90伴侣功能,减少Bcr-Abl与Hsp90和辅伴侣的结合,从而促进蛋白酶体降解Bcr-Abl蛋白,最终抑制HL-60/Bcr-Abl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分子伴侣和以其为靶的药物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从新生态到天然态的折叠中,大多数都依赖于已经存在的能蛋白质即蛋白质分子伴侣,在目前研究的20多种分子伴侣中,对于Hsp60如E.coli中的GroEL和GroES的功能和结构研究得最多,也最详细,其主要功能是帮助非天然态的多肽折叠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态功能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伴侣除折叠功能外,还可以作为药物如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作用的靶点,GA通过与蛋白质分子伴侣Hsp90作用,影响其底物的正确折叠而被降解,达到其作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和高尔基体(Golgi complex)是多数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转运的主要场所.蛋白的合成从转录水平开始,经过翻译形成原始的肽链.  相似文献   

6.
虞艳芳 《云南医药》2006,27(6):583-588
甲状腺肿瘤是较常见的内分泌腺肿瘤,在总人群中的发生率为4%~7%,其中大部分为良性,但约有5%为恶性,即各种甲状腺癌。肿瘤的形成中各种原因造成促进细胞增殖和转化的蛋白表达增多、功能增强。或抑制细胞增殖和转化的蛋白表达减少、功能减弱,均可通过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使细胞无限制生长,细胞凋亡相对或绝对减少,最终转化为肿瘤。由于甲状腺肿瘤多起病隐匿,生物学特性多变,恶性程度高低不一,极易误诊,因此需确定能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并估计预后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以建立可靠、  相似文献   

7.
真核生物蛋白、多肽等活性物质由于自然状态下产量低,限制了利用与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利用微生物合成丰富的该类蛋白。综述了利用分子伴侣、折叠酶等手段增加大肠杆菌表达异源蛋白溶解性的研究及包含体处理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巨自噬与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在饥饿诱导的Raji细胞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及其机制。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MDC荧光染色后,Raji细胞内自噬体的形成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LC3Ⅰ/Ⅱ、Beclin-1、Hsc70及Lamp-2a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饥饿诱导的Raji细胞中,巨自噬与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是相继顺序,而非同步被激活,巨自噬活性在饥饿诱导的最初几小时快速升高并达到峰值,然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而与巨自噬活性下降相伴随的是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活性逐渐增加。结论肿瘤细胞在饥饿诱导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自噬方式应对压力刺激,巨自噬与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之间此消彼长、协调补充的关系更有助于肿瘤细胞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自身的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9.
《药学学报》2009,44(5):548-552
将人源FGF-21基因亚克隆至pSUMO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Rosetta (DE3)中诱导表达,在pSUMO表达体系中的重组人源FGF-21以可溶形式表达,重组蛋白经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透析后利用SUMO蛋白酶I切割融合蛋白,获得纯度较高的重组人源FGF-21。将3T3-L1成纤维细胞分化成脂肪细胞,经微量化的GOD-POD法检测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统计学分析葡萄糖消耗率。与未经处理的脂肪细胞对照组相比,经重组人源FGF-21处理后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显著增加,残存在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含量明显减少 (P < 0.05,P < 0.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脂多糖应激新分子编码的蛋白质。方法PCR扩增HlrgcDNA编码区,克隆入表达载体pcTAT中,构建成融合6His的表达载体pcTAT-lrg,转化E.coli 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凝胶光密度扫描分析,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果经过IPTG诱导4 h,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25 000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51%。表达产物为可溶性的,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的表达蛋白达到电泳纯。加入培养液中的纯化蛋白,可在30 min内进入HEK293细胞。结论在E.coli中成功地高表达人Lrg融合蛋白,并对其进行初步纯化,为人Lrg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静脉血栓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疾病的遗传风险因素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风险因素涉及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中的多种蛋白因子。本文概述了ATⅢ、PC、PS等蛋白因子缺陷机制,着重阐述了FactorⅤ和FactorⅡ的遗传性改变与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静脉血栓栓塞是一个主要的医学问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在一般人群中的年发病率大约是1/1000。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涉及凝血及抗凝和纤溶系统中的蛋白因子,静脉血栓风险因子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的,一般来说易患静脉血栓的倾向来自于高活性的凝血途径、低活性抗凝机制或低活性纤维蛋白溶解。编码这些途径中的蛋…  相似文献   

12.
以生物靶标为中心的药物研发,已是当今创制新药的主导模式,该模式的前提是,所有疾病都是由于体内某个蛋白的功能出现障碍所致,若化合物能够调节该蛋白的功能则应具有治疗价值。由此延伸或派生出的各种技术,如新靶标的发现和确证、靶标蛋白的纯化、通量筛选、基于受体结构的分子设计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药抗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刚宏林  杨东光  苏云明 《医药导报》2006,25(11):1173-1174
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日益引起重视,中药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与体征,以及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及其复方制剂主要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微管蛋白活性、抑制癌细胞DNA与RNA合成、阻滞细胞周期、抑制拓扑异构酶和影响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原  邹全明  张卫军 《中国药业》2006,15(18):11-13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nterotoxin B 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DA—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apA—LTB,转化E、coli 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柱Chelating 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 blot鉴定,GM1-EUSA检测rNAP-LTB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760bp的napA—LTB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 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GM1神经节苷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分子内佐剂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无佐剂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预测MM患者GC敏感性指标。方法以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MM患者血清HSP90浓度,Western Blot检测MM患者PBMNC中P23蛋白表达,探讨其与GC抵抗的关系。结果(1)MM患者血清HSP90含量明显比正常人高(P<0.05),且GC敏感组患者较GC抵抗组患者高(P<0.05),但各组P23血清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23蛋白低表达患者和P23蛋白高表达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和33%,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年随访中,前者生存率高于后者(P<0.05);(3)HSP90和P23蛋白在MM1.S、MM1.R细胞株以及GC敏感和抵抗的MM患者均位于胞浆内,无定位意义。结论血清HSP90和P23蛋白表达能预测MM患者对GC的敏感性和生存情况,可用此指标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好多人都说,男人在“性趣”上都喜好陌生的女人,而对于熟悉的女人,尤其是同床共枕了N个年头的黄脸婆,往往是“左手握右手”,提不起精神来。男人之间每每提起“交公粮”,同样是兴味索然,视作一项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雌激素调节PTEN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蛋白质芯片筛选PTEN的结合蛋白,发现了NHERF-1与PTEN的相互作用;应用GST pull-down、over-lay和免疫共沉淀等方法确认了其二者的相互作用。通过瞬时转染、免疫印迹分析、RT-PCR、RNAi以及蛋白降解速度检测等方法检测NHERF-1对细胞内PTEN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了PTEN与NHERF-1的相互作用,该相互作用是通过PTEN羧基末端与NHERF-1的第一个PDZ结构域相结合而实现的。将PTEN羧基末端的4个氨基酸分别突变为丙氨酸,都会明显抑制二者的结合。利用免疫共沉淀确认了细胞内完整的PTEN与NHERF-1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NHERF-1的表达可以提高细胞内PTEN的蛋白表达量,而其mRNA表达水平没有增加。利用环己酮抑制新蛋白合成后,检测到NHERF-1的表达可以抑制PTEN蛋白的降解速度;RNAi抑制内源性NHERF-1的表达导致IYFE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雌激素可以明显增高NHERF-1与PTEN的蛋白表达,RNAi干扰NHERF-1表达后,雌激素不再调节PTEN的蛋白的表达。结论:PTEN与NHERF-1可以特异结合。NHERF-1与PTEN结合显著提高PTEN蛋白的稳定性;雌激素并不直接调节PTEN蛋白的表达而是通过诱导NHERF-1的表达,引起PTEN蛋白稳定性的增强而导致PTEN蛋白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细胞的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表达情况及其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方法 细胞免疫化学染色。结果 前列腺非雄激素敏感性细胞株 PC- 3m和雄激素敏感性 L Ncap细胞膜及细胞内均有 HSP70的表达 ,但其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前列腺癌细胞内及细胞核的 H SP70表达是癌细胞能够逃避机体免疫监视 ,使得癌细胞得以生长、增生 ,并抵抗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前列腺癌细胞膜表面过度表达的 HSP70却表现出 HSP70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从而保持机体自稳的免疫学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比较移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时相与病理改变时相间的差别,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变化与移植器官排斥反应时间进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对临床4例肾移植、4例心脏移植和1例单肺移植病人的观察,利用病理学、流式细胞术等技术,系统比较了移植器官功能改变时相、移植器官的病理改变时相、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表达时相的时间进程的差别和先后顺序。结果 (1)9例器官移植病人中有4例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不能完全阻断脏器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2)肾移植术后早期,对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CD3、CD4、CD8和TCR表达水平的监测可以帮助发现和判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时间进程,并可较准确地监测抗排冲击的疗效,减少免疫药物冲击疗程的盲目性;(3)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病人淋巴细胞HLA-DR分子于移植后24~72 h期间出现高于没有排斥反应病人的表达高峰,比活组织检查诊断排斥反应时间提前5~7 d;(4)9例病人24 h内平均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CD3、CD4、CD8、HLA-DR、ICAM-I、MHC-Ⅱ、TCR等负调表达,淋巴细胞活性被一过性抑制;(5)9例病人24~48 h期间,平均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CD3、CD4、HLA-DR、ICAM-I、MHC-Ⅱ、TCR等正调表达。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蛋白分子的测定对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发现和时间进程的监测、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效果的判断与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宫颈癌患者病理分子特征,找到具有治疗意义的靶点,以更好的治疗并解释患者预后不良的病理分子因素。方法实验组随机选择68例30岁以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历史回顾分析,对照组随机挑选同期治疗的70例30岁以上宫颈癌患者进行病理结果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27及Survivin蛋白表达异同采用图像分析和免疫组化分析的方法进行测量对比。结果实验组的Survivin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而两组间P27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3%,对照组为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理分析结果显示30岁以下患宫颈癌女性预后较差,主要与survivin蛋白表达量有关,这将有望成为今后生物治疗的靶点,从而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