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致皮疹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2岁,主因突发心前区疼痛1 h入院;2010年5月2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疼痛呈压榨性,疼痛持续不缓解,伴咽喉烧灼感及背部放散,伴大汗。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既往无过敏史,门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4~V8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7~0.8 mv,与T波升支形成单向曲线,I、AVL、V1~V3导联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33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月,加重2d”入院,入院前1个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中上段后方闷痛感,呈手掌般大小,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未引起重视。入院前二日工作较劳累,胸闷胸痛发作次数增多.发作时出冷汗和头晕。故来我院就诊。门诊查心电图Ⅱ、Ⅲ、aVF、V4~V6导联ST段呈斜下型压低0.05~0.2my.T波低平或倒置(心电图附后),急查TNI0.4ng/mL,  相似文献   

3.
镜像右位心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洁  张静霞  陈刚  赵茹  张颍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05,33(10):652-652,T0001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53岁,因劳累后心前区痛1个月,加重3d,于2005年3月18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于入院前1个月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骨后紧缩感,向左肩背放射,伴出汗.持续3-5min,休息后自行缓解。近3d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达20min,睡眠时亦有疼痛发作。查体:神智清.血压126/66mmHg(1mmHg=0.133kPa),心率56次/min.律齐,心浊音界位于右胸腔,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4.
安泉  安效声  安豫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82-2782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7岁.因心肌梗死6 d余,心前区疼痛2d入院.6 d前因心前区疼痛7 h,向左肩部放射,全身冷汗,恐惧不安,自服速效救心丸8粒,无缓解而住院,当时查心电图V1~V5导联T波倒置伴ST段抬高,无病理性Q波,心肌酶明显升高,诊断为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经扩冠等综合治疗20 d,症状消失,心电图缺血改变消失出院.  相似文献   

5.
陈尔斌 《淮海医药》2005,23(3):203-203
患者男 ,2 0岁。因胸闷 4d,心前区疼痛 2 d于 1 999年 1 2月 6日拟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中毒性心肌炎”入院。患者 1 1月 9日曾服农药乐果 2 0 ml在某医院治疗痊愈出院 ,1 2月 3日奔跑后出现心慌、胸闷 ,2 d后胸闷加重 ,发作性心前区疼痛 ,口服心痛定不能缓解。体检 :T3 6.8℃ ,R2 4次 / min,P88次 / min,BP55/ 90 mm Hg,唇无紫绀 ,无颈静脉怒张 ,心界叩诊正常 ,心率 88次 / min,律齐 ,两肺呼吸音清 ,无口罗音 ,肝脾未及。 1 2月 5日门诊心电图及入院后急查心电图均为 :窦性心律 , 、 、a VF、V2 ~ V5 导联 QRS综合波 J点处 S-…  相似文献   

6.
高克明  许忠仁  石源 《江苏医药》2003,29(6):453-453
我院遇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生心绞痛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患者 ,女 ,4 0岁 ,因反复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痛 18年 ,发作性胸痛 2年 ,于 2 0 0 1年 12月入院。患者于 18年前因发热、面部红斑、双肘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痛、胸腔积液及蛋白尿而明确诊断为SLE。用强的松 5 0mg/d治疗后症状缓解。之后 ,强的松逐渐减量至 5mg/d维持。但病情多次反复 ,强的松反复加量后病情控制。现强的松 5mg/d已维持 3个月。 2年前始经常出现心前区发作性绞痛 ,每次持续约 3分钟左右。近 1个月发作次数增多 ,每天 1…  相似文献   

7.
李文英  吕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0):904-904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发作劳力性心前区疼痛7年,复发加重1月入院。7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劳力性心前区疼痛,心电图示“V1-V3呈QS型”。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经处理后胸痛消失出院。此后反复发作劳力性心前区疼痛,每次均按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治疗,疼痛能缓解,1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伴明显心累气促,夜间不能平卧而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60岁,因突发胸闷胸痛30min伴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胸闷胸痛发作史,此次发病前有长时间乘车史,在进食时发病。入院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心电监护先后出现室性逸搏,室速,室颤。经积极抢救约40min后出现窦性心律,查心电图示胸前V1~V4导联Q波形成,T波倒置(图1)。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40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痛1年,加重2月入院。自2000-02始,患者在快速行走、骑自行车上坡以及情绪变化等情况下感觉心前区痛,每次发作持续3~5min,休息后可缓解。入院前2月平路常速行走100~200m即感心前区闷痛,平均每日疼痛发作5~7次,曾住当地医院,口服“消心痛”、“阿替洛尔”、“阿斯匹林”,静脉应用“复方丹参”、“硝酸甘油”、“肝素”等治疗,但15d后征象仍未缓解,故转入我院。入院后心电图检查示Ⅱ导联呈qrS型,Ⅲ、avF导联QS型,V1、V2导联呈rS型且rV1>rV2,V3、V4导联呈qR…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2岁.以发作性胸痛3个月,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入院时查体,BP130/80mmHg,两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2mV,伴T波倒置,V4~V6导联ST段下移0.4mV伴T波倒置.急查肌钙蛋白阳性,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  相似文献   

11.
李婷  王居新 《中国医药》2006,1(7):437-437
1 病历摘要 男,33岁。主因胸骨后闷痛阵发性发作0.5d入院。于入院当日中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闷痛、伴咽部紧缩感、出汗,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aVL导联T波倒置,考虑为“不稳定型心绞痛”;予以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为系统全面治疗遂转至我院。  相似文献   

12.
郑芳 《河北医药》2011,33(19):3037-3038
患者,男,30岁,主因间断胸痛1年,再发1d,加重3h入院。患者于1年前劳累后出现胸痛,为心前区钝痛,伴左肩,左上臂疼痛,一直服中药治疗。1d前睡眠过程中出现心前区钝痛,伴左肩、左上臂疼痛,含服硝酸甘油0.5mg后约2—3min疼痛缓解,逐渐入睡。今晨醒后仍觉胸部不适,但无明显胸痛及肩背痛,未予注意。  相似文献   

13.
[病例]男,36岁。主因四肢多关节疼痛、面部红斑5年,发热、呼吸困难1天于2003年8月入院。2年前在居住地医院查:抗核抗体(2 ),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泼尼松治疗,四肢多关节疼痛及面部红斑明显好转,遂逐渐减量,入院前1个月停用泼尼松。本次因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伴无痰干咳、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4.
付燕 《中国实用医药》2008,3(17):207-207
患者,男,60岁。42年前患心包炎行心包手术。入院时自诉:心前区持续性疼痛向后背部放散1d加重1h,伴周身大汗。心电图示:V1~V3 ST段上抬,V4~V9 ST段下移,T波倒置。肌钙蛋白示0.7ng/ml。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院后予扩冠、解痉、止痛、抗凝等综合治疗。于1月22日13:25分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血压测不出,颜面发绀。  相似文献   

15.
1例79岁男性患者,因尿路上皮癌、肺转移癌于2020年1月19日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疗程9个月.2020年4月患者躯干四肢陆续出现散在红斑丘疹、水疱伴瘙痒,对症治疗后皮疹仍反复消退及出现.约20 d前皮疹逐渐加重,蔓延至全身,广泛水肿性红斑、水疱及血疱,大疱松弛、糜烂,伴瘙痒和明显疼痛.入院后查皮肤病理诊断为大疱性类...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女,43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持续2~3分钟可缓解,胸痛位于胸骨后,有压迫感,疼痛时向左上肢放射,伴胸闷、气短,夜间痛醒,无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36岁.主因四肢多关节疼痛、面部红斑5年,发热、呼吸困难1天于2003年8月入院.2年前在居住地医院查:抗核抗体(2+),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泼尼松治疗,四肢多关节疼痛及面部红斑明显好转,遂逐渐减量,入院前1个月停用泼尼松.本次因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6℃,伴无痰干咳、呼吸困难、关节疼痛及面部红斑加重.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2岁,主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d,加重2h入院。入院后患者呈“卧位心绞痛”发作。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5年,冠心病病史1年。入院查体:BP170/90mmHg(1mmHg:0.133kPa),无阳性体征。心电图:Ⅲ、aVF、V1病理性Q波,Ⅰ、Ⅱ、aVL、V2~V5 ST段压低,aVR、V1ST段抬高。心肌酶:cTnI 12.7ng/ml CK-MB 36.1ng/ml。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8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6个月,加重1天于1996年10月16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6个月前因劳累出现胸闷憋气、心前区不适,但无明显心前区痛及左后背放射性疼痛,休息后可缓解,间断性发作,未曾治疗。此次又因劳累发生频率增加,每天发作 4~5次,门诊心电图检查示: Ⅱ、Ⅲ、aVF导联ST段略呈弓背样抬高0.3mV,V1~V5ST段略呈弓背样抬高0.5mV,无病理性Q波。实验室检查:心肌酶LDH-L180.9 U/L,CK-NAC 228.1u/L。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查体:体温36.4℃、心率84次份、呼吸18次份、血压16/11 kPa。一般…  相似文献   

20.
Tariq ALI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05,33(5):321-321
例1男,47岁,主因间断心悸、憋气3个月,加重1个月于2003年12月10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每于进食、饮水或吞咽时出现心悸、憋气,无心前区疼痛,持续数秒,尤以吞咽固体或较硬食物时易出现上述症状,食物咽下后症状随之消失,于外院就诊,给予对症治疗后仍间断发作。人院前1个月,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吞咽时心悸伴咽部不适。于外院查动态心电图示阵发房颤和室上速。给予口服可达龙等药物治疗后症状仍间断发作,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发现高血压病3个月,未系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