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叶华 《海峡药学》2011,23(7):135-13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有效率65.5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upro下降(P〈0.05.P〈0.01),且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以治疗组为优。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缬沙坦、红花、黄芪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红花静脉滴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均高于治疗前,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量和血清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黄芪联合缬沙坦治疗DN可升高血浆白蛋白,减少UAE,降低血清CRP水平,对DN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海平  吴复琴 《中国药业》2009,18(12):83-83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38例给予生理盐水100mL,两组均为每日1次,均予以胰岛素及对症治疗,疗程为14d,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24h蛋白尿总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和血清尿素氮。结果治疗14d后,糖尿病肾病Ⅳ期治疗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Ⅲ期及Ⅳ期治疗组的24h尿蛋白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则明显升高;Ⅴ期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早期、中期糖尿病肾病有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浆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超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74例作为观察对象,微量白蛋白尿组(n=74),同时常规治疗组70例作为对照组。随后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R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UAlb),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CRP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Scr)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治疗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有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的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2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UAE明显降低(P〈0.01).Scr、血脂指标改善(P〈0.05或P〈0.01),而FPG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6),观察期间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肾功能及血钾,比较厄贝坦联合灯盏花素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基础治疗均使用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必要时加用钙拮抗剂等降压药物,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在正常范围。结果厄贝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可使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P〈0.01),同时血液高凝状态也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沙坦、灯盏花素合用延缓慢性肾衰竭(CRF)进展的作用。方法:42例CR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和灯盏花素;对照组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等降压药。观察患者血压、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期12~15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Ccr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氯沙坦联合灯盏花素能有效延缓CRF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灯盏花素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1次/d静滴肌肉注射。对照组35例,使用甲钴胺500μg,1次/d肌肉注射。2组疗程皆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心率减速力(DC)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辅酶A100U、ATP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DC处理软件,离线计算DC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DC值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DC值及CK—MB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伴有迷走神经功能受损,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改善迷走神经功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灯盏花素组(48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支持处理;灯盏花素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灯盏花素50mg+生理盐水250m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5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结果2组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15d的NIHS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90例D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A组加用缬沙坦80mg,口服1次/d;B组加用缬沙坦160mg,口服1次/d;C组加用缬沙坦160mg口服1次/d,辛伐他汀20mg,口服1次/每晚。比较24h尿蛋白定量,血清hs-CRP和脂联素。结果三组的尿蛋白均有明显减少(P<0.05,P<0.01);B、C两组与A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P<0.01);C、B两组之间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的hs-CRP,脂联素均有明显减少(P<0.05,P<0.01);B、C两组与A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C、B两组之间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倍剂量缬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以减少DN患者hs-CRP和脂联素的表达,从而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PR)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9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Mogensen标准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24例,并且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监控体检的正常对照组3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清CPR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RP等指标大量蛋白尿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的水平,微量蛋白尿组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CRP与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EA)呈显著的正相关(r=0.768,P〈0.01)。结论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是一种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的理想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分为A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4例,B组糖尿病肾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2例,以及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44例。检测血浆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T2DM两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A、B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T2DM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HbA1c:r=0.286,P<0.05;INS:r=0.332,P<0.05;HOMA-IR:r=0.36,P<0.01。结论 T2MD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及胱抑素C(Cysc)的水平变化,探讨联合检测对DN诊断的意义。方法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将90例T2DM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正常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24h);B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mg~300mg/24h);C组: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mALB〉300mg/24h);健康体检的(NC组)正常人对照组3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血清hs-CRP、CysC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hs-CRP及CysC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与CysC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DN患者[选择依据30ms/24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mg/24h,24h尿蛋白≥1.0g1,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雷公藤多苷及川芎嗪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及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肝酶学改变、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lc)和血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UAER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bAlc、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酶和血常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川芎嗪治疗DN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蛋白尿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127例DN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干预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6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_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UAER均下降(P〈0.05),且干预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中医护理具有降低24h尿蛋白定量、UAER的作用,在早期DN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渴络欣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将60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予以渴络欣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2组治疗8周后检测并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渴络欣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两药在治疗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昌  张莉  刘伟宁 《中国医药》2012,7(8):975-978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6例)葛根素注射液400 mg/d联合缬沙坦胶囊80 mg/d,1次/d;对照组(32例)单用缬沙坦治疗1次/d,14 d.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2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血纤维蛋白原、血糖、尿素氯、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UAER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为(52±9)μg/min比(85±14)μg/min;对照组为(65±11)μg/min比(87± 15)μg/min,均P<0.01],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素氮、血清肌酐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C、TG、LDL-C、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3.2±1.1)mmol/L比(6.4±1.2)mmol/L、(1.8±0.8)mmol/L比(2.4±0.9)mmol/L、(2.0±0.7)mmol/L比(3.6±0.9)mmoL/L、(2.6±0.1)g/L比(4.1±0.3)g/L,P <0.05],HDL-C升高[(1.9±0.3)mmol/L比(0.7±0.2)mmol/L,均P<0.05],对照组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有改善[分别为(4.2±1.0)mmol/L比(6.4±1.1)mmol/L、(2.6±0.5)mmol/L比(3.6±1.7)mmol/L,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HDL-C、纤维蛋白原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丙二醛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为(5.5±1.0)μg/L比(10.0±1.5)μg/L,对照组为(7.4±1.5)μ/L比(9.6±1.7)μg/L,均P<0.01],SOD均明显升高[研究组为(215±28)U/L比(110 ±21)U/L,对照组为(168±26)U/L比(111±25)U/L,P<0.01],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葛根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可明显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9.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性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科门诊及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19例,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IL-6)的含量,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RP)。结果3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的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并随着糖尿病肾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结论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性因子的监测有益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与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将8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它们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Lp(a)的水平。结果SDM组L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N组显著高于SDM组和对照组(P〈0.01)。Lp(a)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42,P〈0.01)。结论Lp(a)水平在DN患者中升高,且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