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表现为舞蹈症比较少见,为此,我科于1995-10~1999-03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1284例,其中伴随偏侧舞蹈症状3例,我们对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进行了研究。 临床资料:3例中,女2例,男1例;年龄48~60岁,平均54.6岁;1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病史。均为急性发病。舞蹈样动作于发病后立即发生2例,另一例于发病2周始出现。舞蹈样动作在上肢表现为大幅度、无规律的伸屈、扭转、摆动伴耸肩、咬牙、摇头、下颌抖动等动作,在下肢表现为肢体不停的摆动、踢腿样动作。其中1例仅表现为…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8例偏侧舞蹈症在血糖控制不良情况下发作,表现为累及单侧肢体和/或面部的舞蹈样运动,头颅CT检查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头颅MRI检查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无水肿征象。结论偏侧舞蹈症可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偏侧肢体舞蹈样运动。CT表现为高密度影,MRI为T1高信号,T2低信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和缺血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致偏侧舞蹈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6例脑卒中致侧舞蹈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偏侧舞蹈症患者中,脑梗死15例,脑出血1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后基本治愈。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是偏侧舞蹈症的原因之一,应用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以偏身舞蹈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确诊的脑血管病所致偏身舞蹈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部分患者以偏身舞蹈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加用氟哌啶醇,疗效显著。结论以偏身舞蹈为主要表现和首发表现的脑血管病经药物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偏侧舞蹈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侧舞蹈症是指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出现骨骼肌不自主运动表现,多表现姿势与运动的异常,临床的发病率较低[1].在睡眠时症状停止,情绪激动时症状表现增强,其病因比较复杂,但以脑血管病最多见,另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感染、代谢性疾病也是其致病因素[2-4].本研究对23例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临床上表现为肢体瘫痪等,而表现为偏侧舞蹈症者临床上极少见。现将临床上今年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例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5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一例有冠心病病史,既往均无舞蹈症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及遗传病史,其中经头部CT证实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已确诊的由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系中老年人,病变部位主要在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少数在丘脑。脑梗死16例,脑出血2例。病变范围小,很少累及锥体束。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少部分患者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按急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并加用氟哌啶醇,疗效显著,部分1周内症状无明显好转者加用硝基安定,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致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特点、机制及预后。方法:对12例急性脑梗死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偏侧舞蹈症患者中,梗死病灶8例在基底节区(单侧7例,双侧1例),2例在丘脑,1例在小脑,1例在颞叶;偏侧舞蹈症出现时间集中在发病后1h~7d;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控制良好,预后较乐观。结论:急性脑梗死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区多见;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血管病致残率很高,因其病变部位不同,产生的临床表现不同,产生的症状亦不同.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偏侧舞蹈症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偏侧投掷症-偏侧舞蹈症(Hemiballismus-Hemichorea,HB-HC)是锥体外系损害的疾病,投掷症是以肢体粗大的、无规律、猛烈投扔样动作为特征,主要是由于肢体近端肌肉收缩所致,舞蹈症则表现为近端、远端肢体的连续、无规律、急跳样不自主动作,均以偏侧为主。现将我院1992~1998年收住院的HB-HC8例患者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54~79岁,平均65.2岁。既往史:高血压病6例,冠心病1例,高脂血症3例。1.2 临床特点:1.2.1 起病形式;本组患者均为突然发病,30分钟~48小时达到高峰,4例睡眠时发病,2例活动时发病…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以偏身舞蹈症为首发症状和主要表现,患者发病率低(占1.03%)[1]。现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偏侧舞蹈症患者3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0岁,以"左侧偏身不自主运动2天"入院。2天 相似文献
14.
15.
例1:丁某,,39岁,1987年11月4日入院。于40d前无诱因出现右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周后消失。30d后突然出现失语、口角歪斜、右侧肢体活动受限,约1h恢复正常;于次日再次出现右侧肢体瘫未缓解而就诊。既往健康。查体:血压15.99/10.66kPa,体温36℃,呼吸20次/min,心率80次/min,神清,不全运动性失语,右中枢性面、舌,右侧肢体肌力4级,右肢体腱反射活跃,右腹壁反射消失,感觉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心肺正常,腰穿正常。常规化验正常。心电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CT:(10月9日)左小低密度。临床诊断:偏侧舞蹈症。经血管扩张剂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了2例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改变,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糖尿病患者均未经过系统的降血糖治疗,且均为非酮症高血糖患者。2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出现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患肢对侧侧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高密度影,一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MRI则表现为病灶区T1为高信号,T2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糸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T1像为高信号,T2像为低信号或高信号认识该疾病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动症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和查阅病历收集各项资料,对病人的疾病经过进行临床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动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主要为脑栓塞致脑梗死和脑血栓致脑梗死.出现偏侧舞动症状的时间为1~2 d.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吸烟史是影响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动症患者的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动症起病急,1 d内出现舞动症状的比例较高,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无规律、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预后良好,年龄和吸烟史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张春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6):582-583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表现为言语障碍、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少数可伴发锥体外系症状,但亦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等,出现偏侧舞蹈症少见。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例脑梗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4例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治疗经过.结果:4例均为未有效控制血糖的糖尿病非酮症患者,其中1例为1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病例均为突发一侧肢体舞蹈样运动,症状均清醒时出现,睡眠时消失.早期CT表现为舞蹈症状对侧的尾状核、壳核和(或)苍白球的高密度影像,并在1个月左右减弱或消失.磁共振T1像为病灶部位的片状高信号,T2像则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无水肿征象.患者均给予氟哌啶醇及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并给予控制血糖治疗,症状均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结论:糖尿病性非酮症偏侧舞蹈症多见于未系统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血糖、服用氟哌啶醇和氯硝安定症状可以短期缓解.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可出现多种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其中非酮症高血糖并发癫痫、偏侧舞蹈症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多以并发以上一种情况报道常见,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分别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病例尚元报道及分析。因此,笔者对我7例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及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