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法配合中药烫敷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松解腰臀部痉挛软组织、纠正错位小关节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本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治愈8例,显效2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显愈率为93.33%.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烫疗的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为(19.11±5.03)分,对照组为(22.15±5.17)分,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显著缓解腰椎滑脱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任维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22-323
笔者自2001年5月~2005年5月收治了42例假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正骨手法配合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70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加功能锻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疼痛程度以及腰椎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患者变化幅度更大(P 0. 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提高疗效,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腰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较好,能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体征,减轻患者痛苦,维持椎体力学平衡,对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9月~2008年9月,作者采用正骨手法配合药物、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50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运用中医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阳谷县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2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可调式三屈位垫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垫被法进行腰部三屈位牵引+中医综合治疗(腰部中药熏蒸、正脊手法治疗、腰部功能锻炼);治疗组应用可调式三屈位垫枕进行腰部三屈位牵引+中医综合治疗(腰部中药熏蒸、正脊手法治疗、腰部功能锻炼)。治疗21 d后采用腰椎(JOA)评分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可调式三屈位垫枕配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骨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骨手法配合针刺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42例确诊为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先松筋整复、整复脊柱、斜扳法、按腰搬腿法、牵拉抖动法、平推压腿法再配合针刺。并根据滑脱方向不同采用不同复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2例患者经治疗,随访6个月-2年,结果治愈36例,好转6例,有效率100%。结论:手法复位配合适当的针刺及可靠的腰椎稳定措施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28例确诊为真性腰椎滑脱症的病人,采用坐位脊柱旋转复位法、腰部按摩放松解痉,配合医疗体操进行功能锻炼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临床治愈6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9%。结论:运用旋转复位手法配合医疗体操进行功能锻炼能改善脊柱生物力学及其不正常的解剖结构关系,从而治疗腰椎滑脱症而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玉教授应用正骨手法配合经验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5例,女39例;年龄21~59岁,平均38.1岁;病程10 d~5年。中医分型:气滞血瘀型43例,寒湿阻络型32例,湿热下阻型19例。在常规操作腰椎骨盆牵引及腰椎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腰椎三搬法配合白玉教授的经验方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量表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4周后随访,其VAS评分及JOA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96.8%。结论:正骨手法配合自拟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推拿联合蛇行功锻炼治疗中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30例,行中医正骨推拿联合蛇行功锻炼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结束后2个月,对患者进行ODI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并且评估患者总的临床疗效及2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ODI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有效率为100%,愈显率为83.33%,2个月后随访复发3例。结论:中医正骨推拿联合蛇行功锻炼对中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发育不全、创伤、疲劳骨折、退变性因素和病理性骨折等是形成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1,2],退变性因素使这种病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中,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这是因为这些人群中的腰椎各种结构已经开始老化,承受不了过量的机械应力,而发生腰椎滑脱[3].中医中的正骨手法对这种病有显著的疗效,为了推广正骨手法对治疗腰椎滑脱更多的作用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我院确诊救治的90例腰椎滑脱患者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龙氏整脊手法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有很好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观察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3.0%,无复发。结论: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杨勇 《新中医》2016,48(9):75-76
目的:观察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给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2天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1疗程。参照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标准(JOA)进行评分。结果:200例患者基本治愈13例,显效25例,有效15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5.00%;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以上病例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无复发。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效果明显,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院中医伤科自1974年以来,运用中医正骨手法,小夹板固定,内服中药以及功能锻炼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350例(均为住院病人),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50例,女135例,男215例;年龄最小15  相似文献   

18.
手法治疗腰椎滑脱症7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军 《中医正骨》2006,18(8):55-56
1991年7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正骨手法配合药物、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滑脱症7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男32例,女46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54岁,平均4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真性滑脱55例,假性滑脱23例;L4滑脱25例,L5滑脱53例;根据Meyerding法分度,真性滑脱55例中,Ⅰ度42例,Ⅱ度13例;本组患者均有下腰痛,有下肢麻痛67例,伴有轻度大小便异常1例;查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腰椎生理前凸弧度加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2月-2018年2月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总计80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传统电针治疗,抽取其中40例使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剩余的40例患者则划分为对照组。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也明显较低,对观察组治疗方法表示认可的患者数量明显较多(P 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进行配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治疗效果与单纯电针治疗进行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得到较多患者的认可使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5):658-660
目的:观察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参茸延龄片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症状体征与滑脱腰椎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前腰部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症状体征、平行位移距离及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较治疗后两组显著改善,组内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体征与滑脱椎体位移距离、角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性(-1r0,P0.01)。结论:针刺加用参茸延龄片联合中医特色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疗效明确,可有效复位滑脱椎体,对于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具体确切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