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背根神经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根神经节是痛觉传人的第一级神经元,它的异位放电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机制,这种异位放电与背根神经节中的离子通道变化密切相关,它可能源于受损神经和/或邻近未受损神经中的A类和(或)C类传入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β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400g,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ham组,n=12)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组(PSNL组,n=20),PSNL组参照Seltzer等的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部分结扎模型,Sham组手术操作与PSNL组基本相同,但不结扎坐骨神经。于PSNL前及PSNL1、2、3、5、8、11、14、28d测定机械痛阈和热痛阈;PSNL14d时分别处死PSNL组的8只大鼠和Sham组的4只大鼠,取L4,5,的DRG,做冰冻切片,以地高辛标记的三种β比较,PSNL组PSNL3~28d时热痛阈和机械痛阈降低(P<0.01);各组区亚基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β2亚基mRNA表达较少,与Sham组和PSNL组结扎对侧比较,PSNL组结扎侧β2亚基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DRG中钠离子通道β3亚基mRNA表达上调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diplopore potassium ion channel TRESK mRNA in dorsal root ganlion (DRG) in rats with neuropathic pain (NP) .Methods Thirty-two male SD rats weighing 220-25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 n = 16 each) : group sham operation (group S) and group NP. NP was induced by ligation and severance of left tibial and common fibular nerve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described by Decosterd. Eight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sacrificed 1 day before and 14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their L4,5 DRGs in the operated side were isolat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RESK mRNA expression by RT-PCR. In the remaining 8 rats in each group 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to mechanical stimuli ( MWT) and paw withdrawal latency to a thermal nociceptive stimulus (TWL) were measured at 1 day before (baseline) and 1, 3, 5, 7, 14 day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MW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NP than in group S. The TRESK mRNA expression in L4,5 DRGs in the operated sid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oper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before operation in group NP an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NP than in group S.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NP may be closely relat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TRESK mRNA.  相似文献   

4.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背根神经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根神经节是痛觉传人的第一级神经元,它的异位放电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机制,这种异位放电与背根神 经节中的离子通道变化密切相关,它可能源于受损神经和/或邻近未受损神经中的A类和(或)C类传入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在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CCI)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230-270g,随机分为4组(n=8):空白组、sham组、CCI 2w组和CCI 4w组。CCI前测定痛阈[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基础值,CCI后(空白组、sham组和CCI 2w组于CCI 14d;CCI 4w组于CCI28d)再次测定痛阈。最后一次测定痛阈后次日,取I4-5脊髓和I5背根神经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pCREB免疫反应阳性(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结果 MWT:CCI后sham组、CCI2w组、CCI 4w组均低于基础值,CCI后sham组低于空白组,CCI2w组低于sham组(P〈0.01);1wL:CCI2w组短于基础值,CCI2w组短于sham组,CCI后CCI4w组长于CCI2w组(P〈0.01)。sham组背根神经节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多于空白组,CCI2w组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多于sham组,CCI4w组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pCREB-IR神经细胞数量少于CCI2w组(P〈0.05或0.01)。结论 CCI致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pCREB表达增加,这可能是外周神经损伤后中枢和外周敏感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纯化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高效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原代纯化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SD大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阿糖胞苷以纯化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与重组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DFI2培养基中,观察神经元生长状况,用细胞计数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细胞纯度。结果:培养的脊髓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生长状态正常,有神经突起生长和标记蛋白的表达,可达到90%左有的纯度。结论:本培养方法简单、稳定、高效,为对神经元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的表达.方法 雄性SD大鼠88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2组(n=44):假手术组(SH组)和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CCI模型.各组取8只大鼠,于CCI前、CCI后1、3、5、7、14 d时,测定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各组于CCI前、CCI后1、3、5、7、14 d时,各取6只大鼠测定背根神经节磷酸化JNK(p-JNK)的表达.结果 与CCI前比较,CCI组CCI后各时点TWL降低,p-JNK表达增加(P<0.01);与SH组比较,CCI组CCI后3、5、7、14 d时TWL降低,p-JNK表达增加(P<0.01).结论 背根神经节JNK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生理学的改变.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周龄3~4周,体重100~15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5)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n=15).采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CCI前1d和CCI 后第4天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痛阈测定后,急性分离大鼠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其电生理学活动.结果 与CCI前1d比较,NP组CCI后第4天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NP组DRG小神经元基强度降低,膜电位、重复放电率和自发放电率均升高(P<0.05或0.01),阚电位和超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G中神经元膜电位、阈电位、自发放电率升高,基强度降低(P<0.05或0.01),超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G大神经元阈电位升高(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神经元电生理学的改变主要发生在DRG中、小神经元上,表现为兴奋性升高、重复放电和自发放电现象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控大鼠背根神经节(DRG)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的功能对神经痛动物痛阈的影响,探讨DRG GABA-A受体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制作脊神经结扎模型,A组脊神经结扎术后立即于L5DRG局部运用蝇蕈醇20μg(50μl);B组予荷包牡丹碱0.15μg(50μl);C组给予蝇蕈醇20μg+荷包牡丹碱0.15μg;D组于脊神经结扎术后5dDRG局部注射蝇蕈醇20μg;E组注射生理盐水50μl。于术前1d至术后10d,每天行行为学检测大鼠术侧后爪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结果 L5脊神经结扎术后动物出现跛足,舔脚等神经痛症状。E组机械痛阈于术后1d开始下降,持续至术后10d,热痛阈于术后3d开始下降,持续至术后10d。与E组比较,A组术后各时点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P<0.05),B组术后1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即明显下降,并持续至术后10d(P<0.05),且明显低于E组(P<0.05)。D组术后6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开始上升(P<0.05),于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8d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开始下降。结论 DRG GABA-A受体在神经痛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激动GABA-A受体可以预防神经痛的发生,但对已经发生的神经痛只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疼痛刺激对兔背根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 18只 ,随机分成三组。采用右前肢足底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炎症痛模型 ,低剂量组 (LD组 )用 1%福尔马林 0 5ml,高剂量组 (HD组 )用 8%福尔马林 0 5ml,对照组 (NS组 )用 0 5ml生理盐水代替。观察家兔伤害性行为反应 1h ,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疼痛评分。注射 2h后 ,灌注固定取刺激侧C7、C8和T1背根节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背根节内BDNF的阳性产物部位 ,计数恒定面积内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 对福尔马林伤害刺激HD组比LD组伤害反应程度强和持续时间长。BDNF阳性细胞主要是体积偏小的神经元 (10~ 5 0 μm) ,HD组恒定面积内BDNF阳性神经元数量 (42 4 3± 0 71)明显高于LD组 (37 70± 1 12 ) (P <0 0 5 )和NS组 (2 4 17±1 6 1) (P <0 0 1) ,LD组高于NS组 (P <0 0 1)。结论 福尔马林刺激后背根节BDNF表达与疼痛刺激强弱有关 ,提示背根节BDNF可能参与伤害感受传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自组装IKVAV多肽纳米支架与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细胞(DRGc)联合培养,观察其对DRGc的作用。方法:将多肽溶于0.1MNaOH溶液中,调整pH值为8.5,多肽浓度为0.01mg/μl,与等体积DMEM/F12混合触发多肽自组装为凝胶支架,透射电镜检测。采用原代分离培养方法获得DRGc单细胞悬液后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中DRGc接种于凝胶支架表面,对照组接种于多聚赖氨酸表面,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生长情况,采用细胞计数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DRGc的存活和轴突生长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透射电镜下显示自组装凝胶支架为编织状纳米纤维。实验组和对照组中DRGc培养1d时平均轴突长度分别为43.8±10.4μm、33.4±5.75μm;培养14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神经元数目分别为36.50±1.78个/视野、19.70±3.71个/视野,神经元所占比例分别为(43.60±4.83)%、(26.97±4.9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组装IKVAV多肽纳米支架能降低神经元的死亡率,并诱导轴突的发生和生长,具有支架及生物活性双重作用,可作为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4.
潘勇  周跃  郝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7):412-415,I001
目的:探讨腰神经根周围髓核组织移植对背根节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痛觉过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鼠尾椎间盘取髓核组织移植到腰神经根周围,采用神经行为学观察痛觉过敏的出现规律,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计数背根节内GD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百分比,分析其与痛觉过敏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髓核组织刺激下,背根节内GDN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这种变化与痛觉过敏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内源性GDNF很可能参与了痛觉过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及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中TrkA及Trk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坐骨神经从神经中段切断后,外膜缝合修复神经。实验组动物的胫后肌内每日注射NGF200U,术后3、7、14、28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查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神经再生及外源性NGF靶肌肉注射后脊神经背根神经节中TrkA及TrkA mRNA表达。结果 正常背根神经节中有大量的神经元表达TrkA及TrkA mRNA;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下降,术后7d组最低,28d接近正常;NGF靶肌肉注射后,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降低,靶肌肉注射外源性NGF背根神经节中TrkA的表达增加,表明靶肌肉注射可作为NGF的有效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条件性损伤后对背根节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成年Wistar大鼠,按手术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n=5);坐骨神经压榨伤组(B组,n=20);坐骨神经切断组(C组,n=20)。B、C两组又按术后3d,2周,1个月和2个月取材时间分为4个时间组,每组5只大鼠。各时间组取鼠的L5背根神经节后,以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数,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B、C两组伤后3d时未检出凋亡细胞;B、C两组的细胞凋亡率在伤后2周达到高峰,以后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C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B组。背根节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伤后2周达到高峰。B组中Bcl-2和Bax的表达呈现从低到高而后逐渐恢复正常的规律;而C组的表达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结论: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细胞凋亡的调节。外周神经的不同损伤方式对背根节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白细胞介素(IL)-33和ST_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体重190~240g,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组)、同侧电针组(SE组)和对侧电针组(VE组)。建立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SE组和VE组大鼠分别对右侧肢体和左侧肢体的阳陵泉穴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T0)、治疗7d(T_1)、治疗后3d(T_2)和治疗后7d(T_3)测定四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T_3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IL-33和ST_2表达。结果与T0时比较,T_1~T_3时MC组、SE组和VE组大鼠MWT明显降低,TWL明显缩短(P0.05);T_1时MC组,T_1~T_3时SE组和VE组大鼠MWT明显低于Sham组,T_1~T_3时MC组、SE组和VE组大鼠TWL明显短于Sham组(P0.05);T_2、T_3时SE组和VE组大鼠MWT明显高于,TWL明显长于MC组(P0.05)。MC组、SE组和VE组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IL-33 mRNA和ST_2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SE组和VE组大鼠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IL-33mRNA和ST_2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C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可明显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可能通过抑制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IL-33和ST_2表达,阻断IL-33/ST_2介导的炎性反应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 讨极 外 型腰 椎间 盘 突出 症患 者 的临 床特 点 与神 经节 位 置的 相关 性 方 法:通过 术前 神 经根 造影 : 。确定 受压 神 经根 的背 根 神经 节的 位 置,根 据 其神 经节 的 位置 ,将 27 例极 外侧 腰 椎间 盘突 出 症患 者 分为 三 组 :椎管内 组,5 例;椎间 孔内 组 ,15 例 ;椎 间孔 外组 ,7 例 。分 别比 较神 经 节的 位置 与 临床 参数 ,如 受压 神 经根 的水 平 ,直腿 抬高 试 验的 度数 ,术 前和 术 后症 状(腿痛 ,下 腰痛 和 行走 能力 )及 体 征(感 觉 和运 动障 碍 )的 严重 程 度 及 与恢复率 之间 的 关系 。结 果:与椎 管 内和 椎间 孔 内组 相比 ,椎 间孔 外 组患 者直 腿 抬高 试验 的 度数 较低 ,下 腰 痛的 程度较轻 ,术 前的 腿痛 明 显重 ,而 行走 能 力低 于椎 管 内和 椎间 孔 组。 背根 神 经节 的位 置 与术 前的 感 觉和 运 动 障 碍以及手 术效 果 没有 明显 差 异。结论 :神 经节 的 位置 会影 响 极外 型腰 椎 间盘 突出 患 者根 性症 状 (腿痛 和 行走 能力 )的严重 程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