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生态营养对创伤后大鼠肠免疫功能酌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普通肠内营养组(EN)、肠内免疫营养组(EIN)和肠内生态营养组(EEN)。通过胃造瘘术建立大鼠创伤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成分的肠内营养7d,观察各组大鼠小肠粘膜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组小肠粘膜中IgA+、CD3+、CD4+、CD8+细胞的数量,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肠内生态营养组术后恢复良好(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的腹泻累计次数低于普通肠内营养组(P〈0.05);小肠绒毛高度、肠腺隐窝深度、粘膜厚度、绒毛表面积等测量值显示:肠内生态营养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和普通肠内营养组大鼠小肠粘膜IgA+、CD3+、CD4+、CD8+细胞数明显低于肠内免疫营养组和生态营养组(P〈0.05,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肠内营养,特别是肠内免疫营养和生态营养能使创伤后Wistar大鼠更好地恢复;各种肠内营养剂,尤其是生态营养能较好地改善和增强Wistar大鼠的小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肠内及肠外营养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及肠外营养(PN)对阻塞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胆总管建立OJ大鼠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SHAM),B组:梗黄组(CBDL),C组:梗黄肠外营养组(CBDL+PN),D组:梗黄肠内营养组(CBDL+EN),E组:梗黄抗生素自由饮水组,每组12只,饲养1周后采腔静脉血分离血清待测内毒素;取肠系膜淋巴结、肝脾少量培养后观察记录细菌生长情况。取小肠制作切片光镜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及绒毛高度、厚度和隐窝深浅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D组空肠黏膜隐窝深度变浅(P<0.05),C组及E组大鼠空肠黏膜亦有不同程度变薄、萎缩、绒毛变短、隐窝变浅等;A组无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B、C、D和E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高于A组(P<0.05或P<0.01);B、C、D和E组血内毒素含量高于A组(P<0.05或P<0.01),E组低于B、C和D组(P<0.05)。结论:①OJ时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发生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②肠内及标准肠外营养都不能维持OJ大鼠肠黏膜屏障及阻止肠道细菌移位,但肠内营养组好于肠外营养组;③肠道抗生素可降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及有利于阻止细菌移位。  相似文献   

3.
贺健  李晴  葛海燕 《上海医学》2006,29(6):359-362
目的探讨精氨酸(Arg)增强的肠外营养(PN)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作用。方法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PN组(30例)和PN Arg组(30例),分别接受常规PN和PN Arg治疗共5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3~ 、CD4~ 、CD8~ 、IgG、IgM、IgA和用药第5天肠黏膜固有层CD3~ 、CD4~ 、CD8~ 的变化,并观察用药第5天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密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PN Arg组治疗后CD3~ 值略增加,PN组略降低,两组间及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治疗后PN Arg组的CD4~ 及CD4~ /CD8~ 比值显著高于PN组(P值分别<0.05、0.01),CD8~ 显著低于PN组(P<0.01),而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PN组小肠黏膜固有层常规CD4~ 、CD4~ /CD8~ 显著降低(P值均<0.01),CD8~ 显著增高(P<0.05)。PN组小肠黏膜绒毛高度降低,密度变稀疏。结论常规PN可削弱大肠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肠黏膜的免疫屏障作用,而Arg可预防常规PN削弱机体免疫的作用,对肠黏膜免疫屏障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幼鼠肠黏膜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能全素(Nutrison)喂养对实验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OJ组、OJ+能全素(OJ+N)组,每组10只。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肠黏膜CD4^+、CD8^+淋巴细胞,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OJ组大鼠肠黏膜CD4^+淋巴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OJ+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J+N组CD4^+/CD8^+比值较OJ组显著升高,OJ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OJ显著降低大鼠肠黏膜CD4^+淋巴细胞百分数,OJ+N组与OJ组比较,CD4^+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OJ组肠黏膜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及OJ+N组显著降低,肠内营养对肠黏膜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为临床上应用肠内营养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局部免疫功能提供了初步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腹内高压对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内压10mmHg组和20mmHg组,每组10只.运用氮气气腹法制作大鼠腹内高压动物模型,12h后处死动物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ELISA法观察不同腹内高压大鼠小肠黏膜CD3^+、CD4^+及CD8^+T淋巴细胞、IgA^+浆细胞及小肠黏液中sIgA量的变化.结果:腹内压10mmHg组和20mmHg组大鼠肠黏膜CD3^+、CD4^+及小肠黏液中sIgA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内压20mmHg组大鼠肠黏膜CD8^+、IgA+浆细胞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肠黏膜CD3^+及小肠黏液中sIgA量显著低于10mmHg组(P<0.05).结论:持续的腹内高压可引起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下降,导致肠屏障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与生态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双盲、随机分为普通肠内营养组(enteral nutrition,EN组,15例)、普通肠内营养+生态营养组(enteral microeco-pharmaceutics nutrition,EMN 组,15例)、肠内免疫营养组(immue-enhancing enteral nutrients,EIN组,15例)、肠内免疫营养组+生态营养组(enteral micmecopharmaceutics immunonutrition,EMIN组,15例),比较4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氮平衡以及菌群失渊情况.结果:EIN组与EN组相比,EIN组能提高术后IgG、IgA水平,减少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增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P<0.05),EMN组与EN组相比,EMN组能提高术后IgG、IgA水平,减少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增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P<0.05),EMIN组与EN组相比,EMIN组能提高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加速纠正负氮平衡,减少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增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含昔(P<0.05),EMIN组与EMN组、EIN组相比,EMI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氮平衡指数.肠管内双歧杆菌、乳杆菌含量明显高于EMN组、EIN组,肠管内大肠杆菌、球杆菌含量明显低于EMN组、EIN组(P<0.05).EN组、EIN组以及EMN组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M、CD3、CD4、CD4/CD8水平以及净氮平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联合应用肠内免疫营养与生态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支持,与单独使用肠内免疫营养或者生态营养相比.能更好的促进患者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恢复、纠正负氮平衡以及肠道菌群失衡.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71-107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50例患者于伤后12 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IgM、IgG、IgA和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浆IgM、IgG、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g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血浆IgM、Ig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血浆IgA、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浆中IgM、IgG、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浆中CD4~+、CD8~+水平、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2组患者CD4~+水平、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CD4~+水平、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6/50)和38.0%(19/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A、IgG、IgM、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IgA、IgG、IgM、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完全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有明显的免疫增强功能,其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0)、实验A组(n=15)和实验B组(n=13)。对照组为普通输液组;实验A组为标准肠内营养组,采用整蛋白纤维型肠内营养混悬液;实验B组为免疫增强营养组,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混悬液。实验组术后第2天起给予肠内营养(104.5 kJ.kg-1.d-1),持续7 d,进行临床观察及血浆谷胱甘肽(GSH)含量和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除对照组2例出现肺部感染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第7天与术前相比,实验B组患者血浆GSH浓度明显上升(P<0.05);各组IgG、IgM、IgA、CD8 、CD4/CD8均无明显改变(P>0.05);实验B组CD4 显著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特殊免疫增强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GSH水平,增加CD4 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清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计数(LY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RF、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LYM、IgA、IgG、IgM、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in)早期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胃切除患者75例,肠内添加Gin的肠内营养组(EN-Gin组)、静脉添加Gin的肠内营养组[EN-Gin(d)组1及标准肠内营养组(EN组)各25例。均于术前1d及术后1、7、12d测定肠黏膜功能、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术后7、12d,与EN组比较,EN-Gin(d)组和EN-Gin组DAO、TNF-α(水平及尿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比值均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AB)、前清蛋白(TF)、IgG、IgA水平及CD4+/CD8+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N3-Gin(d)组与EN-Gin组各时点DAO、TNF-α、ALB、TAB、TF、IgG、IgA水平及L/M、CD4。/CD8+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谷氨酰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增强全胃切除患者的免疫力和营养状况,有利于快速修复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有助干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剂用于结直肠癌手术前准备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 (EN组 ) 2 0例 ,传统方法组 (对照组 ) 2 0例。EN组用免疫营养剂作术前肠道准备 ,传统方法组采用禁食、机械灌肠和口服抗生素。结果 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EN组为 (2 8 4± 5 8)h ,对照组为 (5 9 3± 7 5 )h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EN组肠道准备前与术后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对照组术后各免疫功能指标较肠道准备前有显著下降 (P <0 0 1 )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肠道准备前与术后差异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统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肠内免疫营养剂作结直肠癌手术前准备可改善病人免疫功能 ,保证肠道良好的清洁度 ,并能加快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手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54只,制成烫伤动物模型(30%TBSAⅢ度烫伤),随机分为标准营养组(EN组)和免疫营养组(EIN组),每组24只,EIN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各组于伤后2h开始灌喂营养液。另取6只正常大鼠作为伤前对照(Control)。分别于伤前、伤后1、4、7、10d,处死每组各6只大鼠并立即心脏取血,检测血清中TNF-α、IL-2、IL-6、IL-8及D-乳酸的含量。结果:(1)烫伤后观察期内EIN组和EN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或P〈0.05),而IL-2水平则低于Control组(P〈0.01或P〈0.05),但EIN组于伤后7d恢复(P〉0.05);伤后4、7、10dEIN组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EN组(P〈0.05),而IL-2则明显高于EN组(P〈0.05);(2)烫伤后血清D-乳酸水平升高,EN组在观察时间内血清D-乳酸水平没有恢复至伤前水平,EIN组在伤后4d恢复。结论:烫伤后早期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烫伤后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同时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效果优于标准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4.
薛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139-140,143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机体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第1、3、5、7天时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营养治疗第3、5、7天时CD3+、CD4+、CD8+、CD4+/CD8+均较第1天降低,而研究组患者治疗第3、5天时上述指标明显升高,第7天时较第1天无明显变化,两组第3、5、7天时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第3、5、7天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均降低,但是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免疫营养支持的研究组患者存活率、脓毒症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肠内免疫营养支持,配合综合护理,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存活率,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胰腺癌术后行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促进机体胃肠功能、免疫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3年11月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接受的营养干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营养状况、胃肠功能、免疫功能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术后1周及2周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肠内营养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营养干预后1周,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CD3+、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患者,CD8+值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腹泻、腹胀、便秘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胰腺癌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升机体整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对营养及免疫的影响.方法67例胃肠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GLN组,n=35)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n=32).GLN组术后18 h内经鼻空肠管输注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术后48~72 h后输注普通肠内营养液,两组热卡、氮量相同.比较术前1 d、术后7 d体重、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IgG、IgM、IgA、CD4、CD8、CD4/CD8的变化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GLN组体重,前清蛋白水平,IgA、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对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及免疫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持续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及精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8例)和EEN联合谷氨酰胺及精氨酸组(肠内免疫营养组,14例).EEN组患者在内环境稳定情况下,于发病后的72 h内给予等氮源、等热量的EEN,肠内免疫营养组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及精氨酸.第1、7、14天行急性病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检测血清淀粉酶,二胺氧化酶(DAO),C反应蛋白(CRP),血浆内毒素,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和住院时间、费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均耐受EEN,在第1、7、14天2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AO、CRP和血浆内毒素均呈递减趋势;在第7天,肠内免疫营养组血浆内毒素及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分别为(10.0±3.8)EU/ml和0.29±0.15,而EEN组为(7.9±2.8)EU/ml和0.16±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时间、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AP患者实施EEN安全可行,EEN联合谷氨酰胺及精氨酸可降低SAP患者病程早期肠道通透性,减少内毒素的易位,对SAP患者肠屏障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博  万年亮  蒋铭  李军 《河北医学》2016,(5):735-738
目的::探讨肠内、外营养续贯性治疗对神经外科ICU 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神经外科ICU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肠内、外营养续贯性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性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变化以及14d 之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治疗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IgM、IgG、IgA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之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在14d之后出现并发症情况(12%)明显少于对照组(50%)(P<0.05)。结论:肠内、外营养续贯性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外科ICU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肠外营养干预组)与B组(肠内营养干预组),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免疫功能.结果 术后8d,B组的NK细胞活性、CD3+、CD4+、IgA、IgM的含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CD8和IgG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术后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