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药遣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至2020年6月1日期间收录的涉及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或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统计纳入文献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及药物使用频次、功效分类,并对高频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卵巢早衰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近10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有关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筛选运用Endnote X8软件、SPSS 2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挖掘用药规律.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181篇文献,其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研究现代文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癌症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的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及参考.方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将收集整理的105个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建立数据库,对组方数据库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等研...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检索1994~2005年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血瘀证临床治疗文献,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采用频数分析、频繁集、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探讨药物的配伍规律,揭示血瘀证遣方用药规律。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提供支持,节省研究周期,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维模式和决策依据,同时说明关联规则用于药物配伍的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319篇,收集到治疗乙肝肝硬化的253条方剂记录,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挖掘出新处方共14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乙肝肝硬化方剂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复杂的用药规律清晰简明有序,对研究中医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BM)和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选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中药用药规律。结果:对数据库肝硬化腹水91条方剂记录进行了分析,得出药物用药频次,以利水渗湿药频数较高,主要的关联规则为黄芪五苓散,其置信度0.96,发现核心药物组合42个,挖掘出新处方共20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肝硬化腹水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明确了近年来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规律,其组方以疏肝健脾、行气通络、活血利水为主,对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规律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19-23
目的研究中医膏方在亚健康状态治疗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embase.com),在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0年3月的运用中医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期刊、会议和学位论文,建立中医膏方亚健康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中医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依次为山药、党参、枸杞、白芍、甘草、熟地、女贞子、菟丝子、酸枣仁、西洋参;关联性最强的药物组合为山药-党参-枸杞;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4类。结论中医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优势明显,运用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可为中医针对亚健康临床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涉及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的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集成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药物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74篇,收集到治疗慢性乙肝的225条方剂记录,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30个,挖掘出新处方共15个。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对慢性乙肝方剂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使复杂的用药规律清晰简明有序,对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现代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方剂并将方剂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运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收集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方剂112首,共涉及中药164味,以甘温药物为主,归脾经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归胃经者次之;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组合5个,核心药物4味;利用复杂熵层次聚类算法进一步挖掘,演化出18个核心组合,9首新处方。结论通过本研究,客观地揭示了代谢综合征病位在脾,"健脾和胃,化痰祛湿"是遣方用药的主要思路,强调中医治疗代谢综合征注重病症结合、辨证施治,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近40年来中医药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通过筛选后建立方剂数据库,再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因子分析及复杂网络构建等.结果:经过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帮助研究者了解近15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以“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中医”和“中药”为检索词进行主题检索,限定时间范围为2005-2019年,使用Python的pandas数据分析包,对文献数据从发表年度趋势、研究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 得到有效文献共计1894篇,发表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4篇及以上的的作者为核心作者,载文量最多的是《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使用关联规则针对方剂进行用药规律研究等方面。结论 近年来,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研究发展迅速,但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结合科研需求,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推进中医药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立体化、多维度研究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收集并整理林慧娟教授多年诊治心系疾病临床处方资料,对林教授辨证诊治心系疾病的常用中药配伍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其在治疗心系疾病方面的临床经验,为挖掘和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收集林慧娟教授于2011年1月-2019年6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系统中的处方数据,筛选后保留10942个处方数据。采用频数分析、点式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对林教授临床处方数据资料进行药物配伍分析。总结林慧娟教授在诊治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 林教授在诊治心系疾病中,以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心律失常患者较多,发现林教授共使用中药397味,并对中药频次进行排序,获得17对主要配伍药对,与林教授临床诊治心系疾病的经验高度吻合。结论 点式互信息、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可分析林慧娟教授治疗心系疾病得学术经验,为名中医传承研究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询其自建库至2020年12月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关于治疗耐药菌感染的复方,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在治疗耐药菌感染的106首复方中,涉及228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药物有22味。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药对配伍关联规则4条,药组7条。对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4类。结论中医药治疗耐药菌感染用药以补气、养阴、健脾、清热、解毒、活血、祛痰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8—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主题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中医"的文献以及PubMeb数据库中检索词为(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AND TCM的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构建复杂网络的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中医临床用药的功效、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纳入治疗DPN的文献461篇,涉及中药275种,总使用频次6 361次。频数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黄芪;各类药物功效中以活血祛瘀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药物性味以甘味、温性为主;药物归经以入肝经药物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当归-黄芪,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的核心中药为黄芪、当归、川芎、鸡血藤、桂枝、红花、地龙、赤芍、丹参、桃仁。结论:该研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医临床治疗DPN的用药规律,发现补气血兼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可为DPN的中医临床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现状,为更好地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历年中医药数据挖掘文献,经人工拆分整理后,从年度变化、研究类型、研究领域、数据挖掘方法和软件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得到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文献494篇,文献量逐年增加;文献类型中应用研究类文献占59.1%;研究领域中证候研究与方剂研究文献分别占29.39%和26.22%;数据挖掘方法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文献占76.36%;数据挖掘软件使用商业化数据挖掘软件的文献占61.05%。结论数据挖掘技术适合处理中医药数据,但目前数据挖掘技术还未能改变中医药数据难以处理的大格局,只有充分利用并发展数据挖掘技术,才能将中医药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月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文献,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将筛选出的方剂的相关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每味药物的使用频次及按性味、归经分类后药物的累积使用频次;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对所选数据采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常见组方规律,采用聚类分析法演化出核心组方及新方组合。结果:共筛选出127首方剂,其中使用频次居于前3位的中药依次为当归、黄芪、川芎,药性多偏温,药味偏甘、辛,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分析出常用中药组合15个,挖掘出26个核心组合、13个新方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多用性偏温,味偏甘、辛,入肝、脾、心、肾经的中药;多以补阳还五汤为核心进行加减组方;核心组方和新方组合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借鉴。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收载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文献,经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等方法,分析药物功效分布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2884篇,涉及中药495味,高频药物有黄芪、丹参、山药、茯苓、山萸肉、地黄等,按频次排序前50位主要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等11类,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阴药为主,常用药物组合为黄芪-丹参、黄芪-山药-丹参,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以补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可为临床辨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选穴规律和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PUBMED中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标准的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文献,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选穴规律。结果:纳入65篇文献,涉及腧穴共128个,使用总频次780次。其选用腧穴中,以足三里为多,其次排名依次为阳白、攒竹、三阴交、合谷;选用的腧穴归经以足太阳膀胱经为最,足阳明胃经及足少阳胆经较为常用;特定穴以合穴、下合穴及背俞穴选用频次高;关联规则分析中,阳白与足三里、丝竹空、足三里与阳白在穴位配伍上最为常见;聚类分析中,足三里,阳白与攒竹,三阴交与合谷最为常见。结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选穴具有一定规律和相似性,其规律可为临床选穴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源于中医传统知识与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发现研究策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中医药领域的无数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积累的文献,承载着中医防治疾病用药规律的丰富信息,是中医传统知识的载体,也是中药新药处方筛选的源头。中药新药处方筛选和发现是中药新药创制的首要环节。本文针对中药新药处方来源的现状,分析了文献处方筛选、经验方筛选、有效成分制剂等处方来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源于中医传统知识与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发现研究策略,分为数据库构建及分析、处方筛选及论证、处方的再验证三个步骤,即以中医传统知识与临床实践为基础,构建可分析的结构化的中医方剂及临床数据库,引进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进行分析,结合中医传统知识的专业判断和临床实践验证,从而确定中药新药研发的候选处方,为加快中药新药创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探索数据挖掘在中医诊断学领域应用的科研产出、研究主体及研究主题演化路径和前沿热点问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该领域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和VOSviewer科学计量软件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绘制.该研究领域的成长依次经历了起源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