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培哚普利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效果。方法将115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A组(n=84)和B组(n=71),患者心力衰竭类型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 EF)、中间范围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mr EF)、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 EF)。在常规用药基础上,A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B组加用培哚普利。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结果 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在HFr EF、Hfmr EF类型中,A组LVE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和培哚普利均对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改善左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老年患者中的用药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使用ARNI治疗的168例老年HFrE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分析患者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剂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68例老年HFrEF患者中,初始剂量≤50 mg bid的占比较大(71.43%);随访6个月后,8例(4.76%)滴定至靶剂量,137例(81.55%)低于靶剂量,23例(13.69%)撤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住院是老年HFrEF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增加的影响因素(P<0.05);有药物毒副作用、医嘱执行不到位是老年HFrEF患者沙库巴曲缬沙坦剂量减少或撤药的影响因素(P<0.05)。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多数应用ARNI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老年H...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合并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349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同时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左室射血分数是否正常(定义为LVEF≥50%)将患者分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组(LVEF≥50%,n=225)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组(LVEF< 50%,n=124),分别评价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等相关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67 d,一级终点为全因病死率.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组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组分别有4例(1.8%)和6例(4.8%)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两组二级终点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Cox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水平(HR=1.092,95% CI:1.040 ~1.149,P<0.01)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影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因素为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组和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组长期病死率相似.  相似文献   

4.
汤建民  张彦周  董建增  郭继鸿 《临床荟萃》2004,19(19):1097-1099
目的 探讨间隔 q波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  10 2例心功能 (NYHA分级 )Ⅱ Ⅳ级和左室射血分数 <4 5 %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标准 12导联心电图(ECG)在I,aVL ,V5,V6导联上有或无间隔 q波分组。平均随访 4年 ,研究终点为病死率。 结果  10 2例CHF患者中有间隔 q波 37例 ;无间隔 q波 6 5例。总病死率39.2 % (n =4 0 )。无间隔 q波组CHF患者病死率5 2 .3% (n =34) ;有间隔 q波组CHF患者中有病死率16 .2 % (n =6 )。无间隔 q波组CHF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有间隔 q波组 (χ2 =12 .885 ,P <0 .0 0 1)。Cox多变量分析无间隔q波是预测老年CHF患者病死率的指标 (P =0 .0 0 3,危险率 2 .8,95 %CI 1.2 16~ 5 .6 84 )。结论 标准 12导联ECG无间隔 q波是CHF患者不良预后独立的预测指标 ,提示心脏结构性病变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在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急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急性心衰患者67例,根据LVEF分为三组:射血分数减低组(LVEF 40%,HFr EF)、射血分数中间值组(LVEF40%~49%,HFm EF),射血分数保留组(LVEF≥50%,HFp EF)。所有患者在应用托拉塞米基础上,给予rh BNP持续泵入5 d,观察应用rh BNP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利尿剂用量、脑钠肽(NT-proBNP)水平、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三组患者对治疗反应均较好,NT-proBNP显著降低,托拉塞米用量减少,同时对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显著影响;心衰症状明显减轻,患者舒适度增加。结论:HFr EF患者在应用rh BNP过程需密切监测血压,必要时减量或联用升压药; HFm EF和HFp EF患者需密切监测尿量,避免利尿剂过量,造成血容量不足。采用临床护理措施干预后,能够明显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9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 6 )和观察组(n=4 8)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疗程8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4 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1.6 7% ,对照组3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76 .0 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 1)。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 .0 1) ,左室射血分数上升(P<0 .0 1)。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能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联合持续泵注对检查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0~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72例,利用SPSS的随机数生成器将患者随机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36例。P组患者在麻醉诱导给药后,立即缓慢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50μg,同时开始静脉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起始剂量为30μg/min,检查过程中酌情增减泵注速度,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波动于基础值20%以内,检查结束时停止泵注;C组患者常规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诱导给药后即刻,检查开始3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及检查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压、舒张压、MAP和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及血管活性药等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因操作方式改变,P组剔除1例。与C组(n=36)相比,P组(n=35)患者在诱导给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较低(2. 9%vs. 36.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P组患者的MAP在诱导给药后即刻[(92±13) mmHg vs.(82±13) mmHg,P=0. 030],检查开始3 min[(87±12) mmHg vs.(77±11) mmHg,P=0. 006]、5 min[(84±11) mm Hg vs.(77±9) mm Hg,P=0. 002]、10 min[(89±8) mm Hg vs.(77±9) mm Hg,P <0. 001]、15 min[(90±9) mm Hg vs.(77±9) mm Hg,P=0. 001]、20 min[(88±8) mm Hg vs.(81±10) mm Hg,P=0. 001]、检查结束[(89±9) mm Hg vs.(84±12) mm Hg,P=0. 001]较高,但P组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的发生率也较高(14. 3%vs.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9);C组患者的麻黄碱用量高于P组[0(0,6) mg vs. 0(0,0) 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4)。但两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胃肠镜检查时间[(20. 9±5. 8) min vs.(21. 3±6. 1) min,P=0. 752]、苏醒时间[0(0,0) min vs. 0(0,0) min,P=0. 921]、麻醉药及阿托品[0(0,0) mg vs. 0(0,0) mg,P=0. 921]等用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前,预防性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联合持续泵注,可明显减少检查期间低血压的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但需警惕心动过缓的发生,必要时静注阿托品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应用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 HFrEF)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于本院确诊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206例, 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1),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52), 达格列净组(n=51), 联合治疗组(n=52)。采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整理并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相关结果的变化情况。出院后对入组患者进行平均6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 随访患者有无心衰再住院,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MACE(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事件等。结果在抗心衰治疗后, 四组患者之间的NT-proBNP(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 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联合治疗组NT-...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旨在比较卢沙坦 (Losartan)与卡托普利 (Captoprill)对心衰发病率、病死率、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 ,31 5 2例≥ 6 0岁患者参加试验 ,其心功能为 NYHA分级 ~ 、射血分数 (EF)≤ 40 %。卢沙坦治疗组 (n=1 5 78)给予卢沙坦 5 0 mg qd,卡托普利组 (n=1 5 74)给予卡托普利 5 0 mgtid。观察终点为总病死率、猝死或心血管卒中的复苏 ,同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 平均随访 5 5 5 d,两组的总病死率分别为 1 1 .7比 1 0 .4/年 ,猝死或复苏分别为0 .0 9∶ 0 .0 7,其危险比分别为 1 .1 3和 1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责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16名护士分为A、B两组,A组实行全责护理模式,B组实行责任制和功能制相结合的护理模式;观察组由A组护士负责康复训练4周,对照组由B组护士负责康复训练4周。比较两组患者人院时和出院时的射血分数(EF)、6rain步行试验的距离(6MWT)和出院时患者对康复训练知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入院时两组EF、6M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98,1.523;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EF(54.13±9.12)、6MWF(402.63±74.81),均高于对照组EF(43.26±8.57)、6MWT(336.16±75.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3,2.145;P均〈0.05);各组EF、6MWT出院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1,2.010,2.791,2.185;P均.〈0.01)。出院时两组患者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5)。结论全责护理模式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临床研究表明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内皮功能减低 ,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功能 ( FMD)可以反映内皮功能。测定36例高血压患者的 FMD,并观察缬沙坦和贝那普利干预前后的变化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36例 2 0 0 2年 6— 12月门诊初发高血压患者 ,收缩压为 14 0~16 0 mm Hg( 1mm Hg=0 .133k Pa) ,舒张压为 90~ 10 0 m m Hg。除外继发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肝胆疾患。所有患者均未服用调脂药。表 1 两组用药前后 FMD值变化比较 ( x± s)组别例数 (例 ) D0 (mm ) D1(mm) FMD(% )缬沙坦组 用药前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米利农、观察组给予rhBNP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好转率、尿量、心率、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LVEF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均<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率:(89±12)次/min与(110±11)次/min,收缩压:(124±7)mmHg与(143±10)mm Hg,血氧饱和度:(97±4)%与(91±6)%,LVEF:(0.49 ±0.19)%与(0.39±0.17)%;t值分别为7.0657、8.5255、4.5573、2.1483,P<0.0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总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118,P=0.0283);(3)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结论 rhBNP可显著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全身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SLC6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40)和生存组(n=16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SLC6A2基因启动子区相对集中Cp G岛的A、B、C和D共4个相关片段的甲基化率,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69. 46±7. 72)岁]、吸烟史(57. 50%)、饮酒史(80. 00%)和病程[(5. 55±1. 36)年]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的年龄[(63. 83±7. 91)岁]、吸烟史(37. 50%)、饮酒史(60. 63%)和病程[(4. 34±1. 42)年](P 0. 05),死亡组患者的男性百分比(52. 50%)、体重指数[(23. 43±2. 12) kg/m2]、收缩压[(143. 51±8. 96) mm Hg]和舒张压[(78. 83±6. 15) mm Hg]与生存组患者的男性百分比(51. 88%)、体重指数[(23. 12±2. 33) kg/m2]、收缩压[(141. 65±7. 97) mm Hg]和舒张压[(77. 92±6. 96) mm H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组患者Cp G岛的A、B、C和D共4个相关片段的甲基化率[(54. 29±2. 34)%、(52. 19±3. 03)%、(56. 26±4. 21)%、(57. 25±3. 34)%]及总体甲基化率(55. 89±3. 98)%均显著性高于生存组Cp G岛的A、B、C和D共4个相关片段的甲基化率[(43. 96±2. 13)%、(40. 50±2. 89)%、(41. 46±2. 89)%、(42. 47±3. 01)%]及总体甲基化率(42. 04±3. 23)%(P 0. 05); SLC6A2基因启动子区总体甲基化率以及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病程是心力衰竭患者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SLC6A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出现死亡具有正相关性,是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能够增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 (n =3 4)运动培训 3周 ,B组 (n =3 6)限制活动 3周 ,然后比较 2组 6min内步行的距离、左室射血分数(超声心动图测定 )、血白介素 6(双抗体夹心法 )及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荧光法测定 )的变化。结果 运动训练组患者试验后 6min步行距离 ( 3 85± 3 0 .12 )m ,血IL 6( 0 .86± 0 .2 5 ) pmol/L ,NE( 2 .0 5± 0 .48)nmol/L ,LVEF( 43± 5 .2 3 ) % ,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且运动试验组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对照组试验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运动训练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心功能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重构的关系。方法入选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按动态脉压分为动态脉压(MPP)≥60 mm Hg组(n=65)和动态脉压(MPP)<60 mm Hg组(n=63)。对超声心动图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MPP≥60 mm Hg组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内径数值明显高于MPP<60 mm Hg组(n=63),左室射血分数则降低(P<0.05)。结论动态脉压增高是导致高龄高血压患者心脏重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apelin及和肽素(CPP)水平与不同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福建省立金山医院诊断为心力衰竭的119例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将其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组(HFrEF组,n=31)、射血分数中间值组(HFmrEF组,n=21)和射血分数保留组(HFpEF组,n=67)。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ST2、apelin和CPP的含量。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指南规范化治疗心力衰竭,随访2年,分析各心脏生物学标志物与心血管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间患者性别、收缩压、脉压、体质量指数、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右心房横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和sST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和apeli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F=3.49,P=0.03),而血清sST2、apelin、CP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无相关性。随访24个月时HFrEF组、HFmrEF组、HFpEF组患者累计心血管死亡率分别为29.0%、23.8%、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FrEF、HFmrEF、HFpEF组心血管病累计生存率依次升高(χ~2=6.48,P=0.0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尿素氮水平及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是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左室射血分数、NT-proBNP、尿素氮水平及使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死亡有预测作用,而血清sST2、apelin和CPP水平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8例CHF患者根据圆服美托洛尔的最大剂量分为A、B两组:A组45例,每日美托洛尔最大剂量≥50g/d,平均(83.4±16.1)mg;B组43例,每日美托洛尔最大莉量<50mg/d,平均(40.6±8.3)mg。随访半年,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压、静息心率(HR)、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随记期内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及致命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6min步行距离、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LVS、LVD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两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LVEF和6min步行距离较B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CHF时尽可能达到最大剂量或最大耐受量;如不能耐受高剂量,达到最大耐受量的低剂量维持仍可达到改善心功能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 3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CHF患者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8岁 ,于入院后采血进行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 ,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射血分数 (EF)及心功能。结果 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随心功能不同而有变化 ,心功能Ⅳ级时T3 、T4、FT3 均明显降低 ,与Ⅱ级、Ⅲ级心功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而TSH、FT4、rT3 在心功能Ⅳ级与Ⅱ级、Ⅲ级间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 ,EF与rT3 呈负相关 (r=- 0 74 ) ;EF与TSH呈负相关 (r=- 0 6 8) ;EF与FT3/FT4呈正相关 (r=0 5 9)。结论 CHF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发生了明显变化 ,而且心功能参数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6MWT)前后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急诊科诊治的AECOPD患者60例,其中AECOPD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30例(观察组),无右心功能不全的AECOPD患者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6MWT,比较6MWT测试前后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饱和度(SpO_(2))。[结果]观察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为(262.57±83.74)m.显著低于对照组(313.60±75.33)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16)。6MWT测试后HR、SBP、DBP均显著高于6MWT测试前,SpO_(2)显著低于6MWT测试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MWT测试后,两组HR、DB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2,P=0.036)。两组患者6MWT测试前后变化值(△)HR,△SBP、△SpO_(2)、△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MWD与SpO_(2)、△SpO_(2)、FEV1%pre、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r=0.263.0.751,0.598,0.336.0.966.均P<0.05);与△SBP、△HR、PaCO_(2)均呈负相关(r=0.701.0.557,0.313,0.665.0.779.均P<0.05);与△DBP、FVC无明显相关(r=0.017.r=0.017.均P<0.05)。[结论]合并右心功能不全AECOPD患者心肺功能下降更显著,单纯6MWD可能不能更好区分运动前后心肺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小剂量甲状腺素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CHF)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测定 84例 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 (T3、T4 、r T3、h TSH)、心率 (HR)、左室射血分数 (EF)、每分输出量 (CO)及室壁增厚率 (PWTF) ,并按心功能( 、 、 级 )情况分为 A组 (2 0例 ) ,B组 (38例 ) ,C组 (2 6例 )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 L- T4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 T3、T4 、r T3、h TSH、EF、CO及其变化。结果 :A、B、C3组治疗前 T3明显下降 ,A、B、C3组治疗前 r T3均明显升高。A组临床有效 80 % ,无效 2 0 % ;B组临床显效 2 6 .32 % ,有效 5 0 % ,无效 2 3.6 8% ;C组临床显效 15 .39% ,有效5 3.85 % ,无效 30 .77%。治疗前后比较 :3组患者的 T3较治疗前升高。 A组 CO升高 (P<0 .0 5 ) ;B组 r T3下降 (P<0 .0 5 ) ,EF升高 (P<0 .0 5 ) ,室壁增厚率提高 (P<0 .0 5 ) ;C组 r T3下降 (P<0 .0 5 ) ,EF升高 (P<0 .0 5 ) ,CO升高 (P<0 .0 5 )。结论 :小剂量甲状腺素在老年重症 CHF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