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官华 《山东医药》2010,50(14):91-91
心跳、呼吸骤停是院前急救中常常遇到的危重病情,抢救不及时或抢救操作不规范都会导致复苏失败,成为复苏成功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实行急诊医务人员电话指导现场目击者对患者实施救护,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院外心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年发生率约为总人口的0.04%~0.13%[1].尽管心肺复苏技术不断推广和提高,OHCA患者在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仍陷入昏迷,存活的大部分患者出院时仍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亚低温治疗被认为是心脏骤停后脑复苏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细胞代谢率,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减轻脑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其疗效得到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证实.  相似文献   

3.
袁伟  王友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635-2636
入院治疗前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均病情危急,且接受复苏程序抢救前大多数患者已进入生物死亡期阶段[1].而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率更高.提高老年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在心脏骤停的有效时间内采取正确的心肺复苏程序尤为重要[2].本文分析应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院前急救心脏骤停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院前心脏骤停39例,老年患者116例,所有病例均有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呼吸呈叹气样或已停止.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指南》~([1])(以下简称指南)。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一涉及拯救生命的专业技术领域。与2010年版本比较,新指南的变更内容虽然不多,但有些观点是颠覆性的,表明5年来CPR研究领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的程序,以便为心肺复苏提供更多的复苏途径.方法 选择近年来心肺复苏成功的39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五种不同复苏程序:ABCD、D、C、CD、CABD.结果13例呼吸完全停止的患者采用传统ABCD复苏程序;26例呼吸尚存的患者,7例现场直接给予电除颤(D),其余19例现场不具备立即除颤的,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其中3例通过心脏按压直接复苏(C),9例心脏按压再电除颤后复苏(CD),7例心脏按压时间较长,呼吸逐渐停止,给予人工通气、复苏药物及电除颤最终复苏(CABD).结论对原发性心跳骤停的患者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复苏程序.  相似文献   

6.

文章总结并解读了《2015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中的关键问题和部分内容变更。指南中强调 了院外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重要性。对于非专业施救者,指南强调识别心脏骤停征象、及时打急救电话并立即开始 徒手CPR( 心脏按压频率为100~120 次/min)。对于急救医护人员,指南强调了给予高质量CPR 的重要性:以足够 的速率和深度(5~6 cm) 按压胸部,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避免过度通气。该指南更 新对我国临床工作者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2例心脏骤停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肺复苏,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反馈技术。观察两组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频率、正确率、滞留率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成功率、复苏成功用时、24 h存活率。同时观察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液酸碱度(pH)]、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施救人员疲劳程度。结果:观察组按压深度、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按压频率、ROSC率、心肺复苏成功率、24 h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MAP、PaO2、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洁珍 《内科》2008,3(2):256-259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发展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自开始心肺复苏以来,不少患者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遇。这期间,国内外每几年都会推出新的复苏指南,不断对内容进行改进和增加新的内涵,并且提出了围心搏骤停期的新概念。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电除颤前抢救措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住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电除颤前的更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住院心脏骤停患者113例,根据心肺复苏电除颇前采取的不同措施分为两组,一组为电除颤前给予人工通气,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气管插管加胸外心脏按压,称常规组,共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35-67岁,平均54±11岁;另一组为电除颤前给予单纯胸外心脏按压,称观察组,共69例,男性56例,女性13例,年龄34-77岁,平均56±12岁。结果 常规组复苏成功21例,成功率为47.7%,出院存活15例,出院存活率为34.1%;观察组复苏成功48例,成功率为69.6%,出院存活33例,出院存活率为55.1%;两组复苏成功率和出院率分别进行相比,P值均相似文献   

10.
心肺复苏应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CPR)应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32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88.89%,P<0.01。结论 证明心肺复苏应用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减少心脏猝死的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肺脑复苏(CPCR)是最主要的急救技术之一,可挽救许多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命,但CPCR成败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74例CPCR患者资料,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4例中男39例,女35例。年龄16~72岁,其中小于40岁12例,40~60岁29例,大于60岁33例。心脏呼吸骤停发生于院内43例,院外31例。74例均符合“心脏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1.2 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 74例中心肌梗塞17例,重症心肌炎5例,严重电解质、酸碱紊乱13例,其他疾病所致重症缺氧21例,休克7例,窒息7例,电击  相似文献   

12.
潘靖华  何长科  罗刚 《内科》2010,5(3):288-289
目的分析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对2006年7月~2010年3月我院抢救的49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抢救措施及复苏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复苏成功率为20.4%,死亡率为79.6%。院内和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0.8%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苏开始时间〈5 min和≥5 min的患者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2.1%和4.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成功率较低,尤其是院前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应普及心肺复苏知识,缩短复苏开始时间,加强急救体系建设,以期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安徽省立医院王爱玲,顾统元综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刘运德审校成都市心血病研究所心肺复苏始于1958年,本世纪60年代广泛用于临床。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是其三大要素。80年代又把脑复苏推向复苏学前沿。其后钙离子桔抗剂治疗缺氧和心律...  相似文献   

14.
体外心肺复苏是难治性心脏骤停(CA)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发展迅速, 然而国内外体外心肺复苏技术发展不均衡,大部分医疗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体外心肺复苏技术需要多学科协作完 成。随着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发展,妊娠、创伤、主动脉夹层的CA患者使用体外心肺复苏技术也可能获得良好预 后。成人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心脏骤停后进行心肺复苏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生存率仍然不高.肠黏膜屏障损伤是心肺复苏后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肺复苏后,肠道对缺血缺氧极其敏感,可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细菌移位、炎症反应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进而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但其受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此,明确心肺复苏后...  相似文献   

16.
我院急诊科、内科 1989~ 2 0 0 2年共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90例 ,其中心肺复苏 (CPR)成功 3 6例 ,现回顾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中 ,男 48例 ,女 42例。年龄 2 2~ 72岁 ,平均 5 3± 16岁。1.2 病因 :低血钾 1例 ,溺水 5例 ,中毒 16例 ,药物过敏10例 ,电击伤 10例 ,麻醉意外 2例 ,脑血管病 4例 ,心脏病42例。1.3 心脏骤停时间 :1~ 4min 60例 ,5~ 8min 2 0例 ,8~ 12min 10例。骤停时心律 :室颤 60例 ,停搏 18例 ,心电—机械分离 12例。1.4 抢救方法 :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心跳停止 ;开放气道 ,去除异物 ,呼吸…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高质量心肺复苏的核心.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和团队心肺复苏可改善人工胸外按压的低效能,因此在心搏骤停抢救中使用越来越广泛.现主要对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原理、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和团队心肺复苏的发展理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院内抢救的247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萨勃机进行心肺复苏(萨勃机组,n=112例)和采用标准心肺复苏法进行复苏(标准复苏组,n=135例),除颤、药物应用等基本相同。比较两种方法对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抢救开始前的临床状况(年龄、性别、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病因类别等均无显著差异,萨勃机组复苏成功率(46.4%)和患者存活率(16.1%)均显著高于标准复苏组(分别是11.1%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萨勃机急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优于标准心肺复苏法。  相似文献   

19.
濒死呼吸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骤停后呼吸不会立即停止,存在频率降低、呼吸深大或表浅和节律紊乱的呼吸,即濒死呼吸,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心脏骤停20~30s后呼吸就会完全停止,在给予及时胸外心脏按压的情况下,有些患者的濒死呼吸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得以维持,有些濒死呼吸却会逐渐停止。本文旨在探讨濒死呼吸对心肺复苏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萍 《实用老年医学》1999,13(5):261-261
为探讨老年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效果和特点,回顾性研究近12年我院ICU收治的26例老年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病例的抢救过程,并对老年患者实施心肺脑复苏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60~87岁,其基础疾病为:慢阻肺5例、冠心病4例、脑溢血5例、急性胰腺炎2例、胆道疾病4例、肠梗阻4例、外伤2例。所有病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均在院内。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麻醉意外2例、严重创伤2例、严重心肺疾患17例、脑溢血5例。一旦发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心跳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