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突发性聋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每组54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液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纯音听阈、眩晕及耳鸣伴随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纯音听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联合丁苯酞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 05);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患者眩晕及耳鸣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 0. 05);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突发性聋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59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疗程为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3.33%)有高于对照组(79.31%)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ADL评分明显增加(P0.01),其中观察组减少及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在改善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应用声频共振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松龙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突发性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声频共振联合鼓室内注射甲泼尼松龙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接受鼓室内注射甲泼尼松龙治疗方案。观察2组在不同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各时间点平均听阈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3、6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 73%、79. 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 18%、70. 45%(P 0. 05),且治疗6个疗程后,观察组的痊愈率47. 73%显著高于对照组38. 64%(P 0. 05)。治疗3、6个疗程后,观察组平均听阈值分别为(41. 96±19. 13)、(37. 17±18. 89) dB,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 89±18. 14)、(48. 93±17. 84) dB(P 0. 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间平均听阈值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声频共振能激活神经毛细胞,减轻局部炎性反应,还能促进鼓室给药途径药物的渗透,并缓慢持久地维持内耳药物的有效作用,故声频共振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松龙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活血方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绞痛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63)与对照组(n=63)。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心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2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LDL-C、TG、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2组血浆黏度、HCT、EAI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 52%,与对照组7. 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养心活血方可有效缓解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脂代谢与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弋巧玲 《临床医学》2013,(12):116-117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通窍活血汤化裁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3%,对照组为52.3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与血流变指标的下降呈正相关。结论通窍活血汤化裁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液黏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活血化痰法对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化痰汤治疗,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中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白三烯D4(LTD4)、白介素-4(IL-4)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喘息、咳嗽、咳痰、胸闷评分及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LTD4、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活血化痰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其作用可能与LTD4、IL-4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简称甲强龙)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选取130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2组均进行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前3 d为10 mg/d,后7 d为5 mg/d),观察组给予甲强龙耳后骨膜下注射(20 mg/次,1次/2 d),治疗10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同频率下听力阈值、相关生化指标[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 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 69%(P 0. 05);治疗后,2组250、500、1 000 Hz下听力平均阈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ET、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NO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 0. 05),且观察组血清ET、Hcy、NO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耳后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听力阈值、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付占宇  李相中 《临床医学》2020,40(8):113-115
目的 探讨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益气通脉汤治疗对其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44. 62±6. 38)%]高于对照组[(40. 23±6. 1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 60±3. 21) mm]低于对照组[(52. 36±3. 6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益气通脉汤治疗,可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塞通、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冠心病并发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塞通、辛伐他汀、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比较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优良率达到85. 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 45%(P 0. 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血塞通、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并发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减少神经细胞损伤,降低不良发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丁基苯酞(NBP)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90例AI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BP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 13%(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45%(31/44)(P 0. 05);治疗后,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PT、APTT明显长于对照组,FIB明显比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比对照组高(P 0. 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AIS患者中使用NBP联合巴曲酶效果显著,可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丹参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搏动指数(PI)、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PI、认知功能、生活功能及定量脑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和大脑后动脉(PCA)处P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α频谱、θ频谱、δ频谱相对功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PI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突发性聋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精油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疗法,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生存质量情况:在治疗结束,不管是在整体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上,还是在社会关系领域与心理层,两组分值对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观察组略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况:治疗后,两组的SA S及S DS得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效果: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精油芳香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3.
商玉立 《临床医学》2020,40(5):111-113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AECOPD患者为受试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服用GBE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炎性因子、血气分析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血栓调节蛋白(TM)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 05);而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 WF)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 05)。结论 GBE可明显改善AECOPD症状,提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气分析指标,且能显著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116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8例。两组均给予心律失常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另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10%(54/58),高于对照组[77. 59%(4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和QT离散度分别为(55. 83±3. 79)%、(76. 5±7. 5)次/min、(49. 82±3. 82) ms,均优于对照组[(49. 68±3. 64)%、(88. 1±8. 9)次/min、(59. 64±3. 93)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③观察组治疗后全血比粘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6. 05±0. 92) m Pa·s、(1. 59±0. 14) m Pa·s、(1. 69±0. 37),均低于对照组的(7. 99±1. 01) m Pa·s、(1. 78±0. 15) m Pa·s、(2. 14±0. 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④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有利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恢复,改善血液黏度,增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11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血清CRP、TNF-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G、TC、LDL-C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TG、TC、LDL-C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减少(P0.05),持续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可降低冠心病心绞痛血清CRP、TNF-α、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水平,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机制。方法选取74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2组均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给予脱水、抗血小板聚集和营养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此外对照组采用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NBP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 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3. 78%(P 0. 05);治疗2周时,2组美国独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降低(P 0. 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升高(P 0. 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o CA评分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HSV、LSV、PSV、HCT及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NBP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6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动脉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气指标变化,记录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3,7 d后,两组患儿Pa O_2,Sa O_2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Pa CO_2明显降低(P 0. 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危重症专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通气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窍活血汤对偏头痛患者血中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肽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通窍活血汤为主加减治疗(治疗组) 偏头痛,观察治疗后外周血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并与西比灵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56.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PY、CGRP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NPY、CGRP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NPY、CGRP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西药西比灵,且能显著降低血中NPY、CGRP含量, 提示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通过调节神经肽的合成与释放,纠正血管舒缩机制失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祛湿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肾健脾祛湿活血汤为主,并根据激素应用不同阶段进行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RBC)计数的变化以及激素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分别为88.89%,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89%、66.67%(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尿RBC计数、激素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肾健脾祛湿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紫癜性肾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激素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后昏迷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醒脑静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0%(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脑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昏迷持续时间(7. 4±3. 1)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 3±3. 6)d(P 0. 05)。质量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脑出血后昏迷患者中应用醒脑静联合盐酸洛纳酮治疗效果显著,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