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程飞  孙喜庆 《心脏杂志》2016,28(2):216-220
自噬是一种维持细胞稳态的重要通路。在特定环境下,细胞中的多余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通过自噬这一途径被降解。自噬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正逐渐被阐明,例如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本文介绍了影响自噬基本过程的主要分子和调控自噬活性的机制,讨论了自噬与多种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受损或功能障碍的蛋白质聚集体或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诱导细胞的自噬活动,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可能起“双刃剑”的作用,适度自噬可促进细胞存活;而不适当的激活自噬可能会加速细胞死亡。Beclin 1介导的自噬/凋亡互反馈信号通路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自噬与mTOR的互反馈信号通路,是两条经典的自噬激活信号途径,也可能是调控自噬“双刃剑”转向促进细胞存活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将重点综述上述两条信号通路对自噬的交互式调控作用。速发挥作用。因此,Z盘部位实质上成为心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中心。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通过溶酶体机制降解自身成分的一种代谢途径.自噬不仅可通过激活经典的自噬小体-溶酶体途径,而且还可通过影响凋亡和坏死的发生、发展对细胞死亡进行调控.目前,自噬在急性脑缺血缺氧后神经元损伤方面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缺血缺氧后的自噬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如维持神经元稳态、减少神经元死亡等;但也有研究认为,自噬能通过激活多种通路加重缺血缺氧后神经元损伤,甚至诱导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成分降解过程,分为启动、延伸、成熟以及自噬体降解等不同阶段,其作用与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自噬在饥饿、低氧等情况下适度激活,可促进细胞存活;而在脑缺血时过度激活,可导致细胞裂解和促进细胞死亡.预处理可能通过适当激活自噬而产生缺血耐受作用.自噬受到多种蛋白激酶、凋亡分子以及氧化应激通路的严格调控.  相似文献   

5.
转录因子EB是自噬和溶酶体的主要调控因子,可调节自噬和溶酶体,改善心血管疾病进程。该文介绍转录因子EB的生物学特点、调控机制及其介导自噬和溶酶体途径参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自噬和凋亡作为两种不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凋亡是组织器官生长过程中最基本的重构机制,其在组织抵御内、外源性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保护细胞、组织器官免受坏死诱导的炎性反应损伤;自噬,细胞自我吞噬过程,是细胞在危机状态下重新利用细胞结构并产生能量物质的主要生存机制〔1〕。自噬与凋亡的生化代谢途径及形态学虽存在显著差异,但功能密切联系,共同调控细胞生存和死亡。此外,在严重应激反应中,自噬功能紊乱可激活炎性小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血管炎症疾病,由多种AS相关细胞与其表达的促炎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其发生发展。核因子-k B(NF-kB)信号通路是由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经典信号通路,不仅参与炎症反应,也调控细胞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过程。而自噬是细胞稳态的溶酶体降解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自噬激活可调节炎症反应。AS多伴有炎症反应并与自噬密切相关,NF-kB的激活可介导自噬,而自噬的过度激活抑制NF-kB活性。本研究主要对NF-kB与自噬在AS中的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细胞维持自身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通过溶酶体降解异常蛋白聚积物、清除损伤和老化的细胞器,对保持细胞正常活力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运动是调控细胞自噬的刺激因素之一,单次运动短暂上调细胞自噬活性,促进细胞自我更新;长期运动不仅能提高基础自噬水平,并且对异常的细胞自噬具有调控作用,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有益作用。现主要介绍不同持续时间及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以及运动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细胞自噬是受多基因调控的动态过程。自噬可通过控制蛋白质质量,维持心肌细胞的能量平衡与存活,心肌细胞自噬水平异常降低或升高都会导致心肌损伤。不同情况下自噬在糖尿病性心肌病损伤中作用不同。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心肌自噬水平降低,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自噬被激活。该文就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自身物质被溶酶体所降解的过程,为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细胞处于饥饿状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既往研究表明,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自噬被诱导激活,自噬体明显增多。自噬在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表现出双面性,缺血期主要发挥保护作用,但再灌注时期自噬过度激活则表现出损伤作用,可导致自噬性细胞死亡。自噬具体是如何被激活,怎样发挥其影响作用,至今尚无清楚的答案。本文就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人体血液循环功能、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稳定及促进血管结构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证实,线粒体自噬与人体血管壁、内皮组织细胞氧化稳态和细胞氧化应激机制关系密切。内质网是一种维持人体细胞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要亚特性细胞器,参与人体细胞的众多自然生理化学活动。多种细胞刺激化学因素作用造成的内质网应激能直接诱导人体细胞自噬,并能通过多种化学途径直接影响细胞线粒体的组织形态与细胞功能。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损伤相关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重点介绍了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自噬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简要分析了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自噬的相互关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线粒体自噬和内质网应激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活性氧簇(ROS)既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直接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又可诱导自噬的启动,而贯穿于心血管疾病的始终。本文就ROS与自噬的作用以及ROS介导的自噬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力衰竭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随着强化控糖观念的提出及胰岛素的广泛应用,糖尿病相关的低血糖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持续低血糖会导致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然而新近研究发现胰岛素诱导低血糖后,给予葡萄糖升高血糖后出现了比低血糖状态时更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尤其是对脑的损伤尤为显著,类似于缺血再灌注,因此人们提出"葡萄糖再...  相似文献   

15.
Autophagy is a catabolic process for eliminating macromolecules and damaged organelles by a highly regulated lysosomal pathway. Importantly, autophagy serves as an integral quality control mechanism by recycling cellular constituents for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ellular rejuvenation under basal and stress conditions. Nevertheless, there is growing evidence tha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utophagy can switch from an adaptive survival mechanism to maladaptive process that promotes cell death. Furthermore, defects in autophagy have been linked to mitochondria injury and cell death associated with aging. In this review, we describe the role of autophagy as a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for maintaining homeostasis with its specific involvement in 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and cardiac aging.  相似文献   

16.
当前,自噬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自噬作为细胞原始的及进化保守的细胞稳态机制,已经与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广泛挂钩.自噬在多种疾病的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就最近几年脂多糖诱导的自噬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指细胞内的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和其他大分子的过程,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内蛋白质再循环机制,能够导致程序性细胞死亡,又称为Ⅱ型细胞死亡。饥饿、缺氧、细胞内应激、激素或生长发育信号等均可诱导产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参与许多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与保护作用,能够清除受损的蛋白质和细胞器以避免产生细胞毒性或诱发细胞凋亡。本文主要讨论自噬的研究进展及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心肌结构损伤、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级联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线粒体是一种结构功能复杂且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感的细胞器,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正常形态、功能及数量的相对稳定状态。线粒体质量与代谢异常和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微小RNA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本文通过微小RN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形态、功能、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DNA几个方面的调控机制与相关前沿进展进行综述,为微小RNA参与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系统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心血管系统衰老可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降解途径,其水平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一方面提高机体自噬可延缓细胞和组织衰老,另一方面自噬水平的过度激活可诱导细胞自噬性死亡、加速衰老。某些天然药物活性成分能调节自噬,并改善心血管系统衰老。它们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发挥对心血管系统衰老的保护作用。因此,文章就自噬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延缓心血管系统衰老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