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深入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0年3月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首批援鄂的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11名援鄂护士在特殊时期的真实体验,提炼出4方面的主题,包括:援鄂初期有较多负性心理体验、援鄂期间始终能体会到感动与支持、此次抗“疫”经历让自己体会到成长和职业自豪感,以及希望此次疫情能引起各层面的更多反思。针对相关结果,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建议,包括: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医护人员心理素质、重视护士资源库建设以及加强护理人员的社会支持。结论 进一步加强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对提高护理人员“战”时应对能力将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52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职称对援鄂护士积极应对方式有较大影响(P0.05),援鄂护士工作压力源的各个维度与简易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工作压力受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影响,医院决策者与护理管理者应密切关注援鄂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心理调适,以缓解其工作压力及疲惫感,保证援鄂护士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深入理解海南援鄂护士密切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真实救治体验和感受。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海南省4所三甲医院的10名援鄂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并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对海南援鄂护士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感受进行分析,共提炼3个主题:激发支援欲望、承受压力与恐慌、获得支持与认可。结论 护士在支援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压力和挑战,但在个体保护因素和外部保护因素作用下克服困难适应支援工作,且在支援结束后心理弹性水平得到提高,收获成长,提示我国在应对突发传染病护理培训、社会支持方面的欠缺,亟须加强相关建设,构建传染病应急管理体系,同时重视支援护士的消极感受,为其提供心理支持、社会支持,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传染病的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体验,旨在为临床制订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于2020年1月25—27日对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一线支援的10名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Giorgi现象学分析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心理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分别为负性心理体验(恐惧、担忧和疲惫)、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对疾病认知不足和应急救援护理技能不足)、对抗击疫情的理性认识(使命感和信心坚定)。结论: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体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不足,医院应加强对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推进应急灾害救援护理培训,提升医院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保障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肿瘤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体验,为疫情期间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通过目的采样法选取16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工作在肿瘤临床一线的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结果:疫情期间肿瘤临床一线护士心理路程经历了4个阶段:疫情初期心理淡漠;疫情暴发出现紧张、担心、恐惧、焦虑的心理;疫情防控参与过程中,逐渐产生正性情绪,积极参与援鄂心理;逐渐适应和认同疫情防控,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心理。 疫情期间肿瘤临床护士面临多种压力:知识储备不足,工作流程繁琐,部分患者及家属对防护措施不配合。结论:疫情防控期间,肿瘤临床护士存在较大心理压力,且随着疫情发展不断变化,护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时期护士心理体验状况,做好临床护士心理疏导,加强知识培训,增强肿瘤临床护士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此外还应做好住院患者及家属防控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防护实施的依从性,以保证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抗疫一线护士的心理体验。方法对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名一线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一线护士的心理反应及工作体验,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结果访谈共归纳提炼出心理(责任感与使命感,恐惧、焦虑、紧张,无助、自责等)、生理(疲惫,不适)、社会(面对舆论压力的反应)3个层面的主题。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士工作重、心理压力大,医院管理层面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培训外,还应该给予护士足够的人文关怀及正向激励,充分发挥社会的正向支持作用,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深入了解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面对国务院发函援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组派任务时的心理体验,为日后护理人员紧急出征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心理疏导依据。方法本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择14名我科护士为观察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面对援鄂支援任务时心理体验进行深入性半结构微信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我科援鄂护士心理体验可归纳为三个主题:主题一为报名或者没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组建的原因是什么?主题二为报名成功后待名单公布时知道被选中或者没被选中时的心理体验有哪些?主题三为再次面对紧急出征公共卫生事件支援任务时是否还会报名?结论护理人员在面对抗疫一线的工作中不断加深自己对这份职业的认知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并应给予一定的心理干预及人文关怀。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护士的内心,为后续的支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援鄂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防护服穿戴耐受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物理干预以及心理干预帮助援鄂护士更好的耐受防护服。方法:在援鄂期间,干预前(2月底)——干预后(3月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76位援鄂护士穿防护服进隔离区耐受情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比较干预前后护士穿脱防护服进隔离区耐受情况。结果:干预后,援鄂护士穿防护服进隔离区耐受情况在工作强度,抗压能力,心理状况,躯体状况等均明显比干预前援鄂护士穿防护服进隔离区耐受情况低。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对护理人员采用物理干预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访谈某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护士的心理体验,了解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门诊护士的心理状态,为护士后期备战打战应急调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9名门诊支援护士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三级甲等部队医院首批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护士心理体验共提炼3个主题:临床相关知识储备欠缺,一线科室工作负荷重;集体防疫经验丰富;个人心理状态从担忧、焦虑到适应新科室;视野开阔、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结论:需要建立轮转培训方案、培养应急综合素质;建立门诊应急三级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宣传先进典型形象、重塑应急管理策略,为门诊护士应急调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紧急异地救援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士的心理体验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批医疗队驰援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12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访谈归纳为3个主题:救援护士工作中的负性心理体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应对技巧。结论紧急异地救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应加强对护士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积极开展疾病及应急救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东省援鄂医疗队抗新冠肺炎一线护士的照护体验,为后期工作和应急培训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山东省10名援湖北医疗队护士进行质性访谈,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归纳主题。结果:山东省医疗队护士照护体验包括支援过程的心理体验、遇到的困难、积极应对策略3个主题。结论:护士在支援过程中遇到多重困难,暴露了我国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及护理人员应急事件处置应对培训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建设及培训,使护士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完成支援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参与三级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护士的心理体验,为进一步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3月期间,选取江苏省镇江市和淮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预检分诊护士,通过在线视频方式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此次研究共访谈预检分诊护士11名,针对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工作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身体负荷较大、心理负担加重、对工作和职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以及职业认同感及职业道德感有所提升。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针对疫情期间预检分诊护士的身心压力,通过灵活调配工作岗位、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规范相关流程、开展针对性培训等措施,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确保医院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护士的救治体验,为医院管理者进行下一阶段的疫情部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8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救援工作一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方法对这8名一线护士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8名一线护士感到救治压力大、任务重,经历了害怕、无助、压抑、无奈、看到了希望等体验,并对个人、医院、社会有一定期许。[结论]参加救治的一线护士心理韧性、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4.
凡颖  文娟  莫道荣 《当代护士》2021,28(1):133-135
目的 访谈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体验,了解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为应急心理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住院期间心理体验共提炼2个类属6个主题,类属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住院期间的负性心理体验,即包括害怕、思念亲人、负罪感、孤独无助.类属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住院期间的正性情绪,即希望、感激.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心理问题较多,希望改善病区环境,及早解除隔离,渴望与家人团聚.医院应改善病区环境,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三级医院预检分诊护士的心理体验,为进一步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2—3月,选取江苏省镇江市和淮安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预检分诊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视频方式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此次研究共访谈预检分诊护士11名,针对疫情期间的预检分诊工作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身体负荷较大、心理负担加重、对工作和职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以及职业认同感及职业道德感有所提升。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针对疫情期间预检分诊护士的身心压力,通过灵活调配工作岗位、及时开展心理疏导、规范相关流程、开展针对性培训等措施,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确保医院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快速响应国家号召,在短短2小时内组建了一支136人驰援湖北武汉的医疗队,医疗队队员采取系列方法进行防护,避免援鄂医护人员感染。方法:复旦中山援鄂医疗队采用心理评估及干预、做好人文关怀、医院系列培训与考核、重症病房的布局及医护防护、驻地处防护等系列措施进行医护防护。结果:复旦中山援鄂医疗队自2020年2月7日至2020年4月1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接管两个重症病房,80张床位,共收治1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治愈119例,同时实现了中山援鄂医疗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护零感染。结论:复旦中山援鄂医疗队医护防护系列措施实施有效,值得同行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与分析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量表(OIS量表)对我院66名首批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进行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并针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首批66名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中19人获得较高的职业认同感,28人获得中等的职业认同感,16人获得偏低的职业认同感,3人获得较低的职业认同感,其结果与护士的年龄、学历、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及职称相关,同时还受到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结论我院首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不高,处于中等水平,得分为(102.14±10.81)。医院应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流程,及时疏导有心理应激反应的护士,加强人文关怀与沟通,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疫情中一线支援护士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8.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在工作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包括援鄂医疗队护理小组与当地医院护理小组协同、援鄂医疗队护理小组成员之间协同及护士与患者之间协同.本援鄂国家医疗队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有效增加了不同地区医生-护士-患者之间的交流,达到共享知识、信息,合理配置各方医疗资源,为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定点收治医院如何快速调拨人力资源,满足院内外疫情防控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方法:根据现有常规工作量、预期疫情防控院内工作量及组建应急救援队工作量进行人力资源需求评估,在原有灾害护理预备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灾害救援机动护士库调配、护理部定向调配、志愿报名3种方式快速组建疫情防控人力资源贮备库。分梯队、递进式调配人力资源,满足不同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力资源需求。结果:护理部24 h共建库机动护士271名,共5批次紧急调配至门急诊、发热门诊、感染科、援武汉医疗队、重症医学科71名,满足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非定点收治医院院内疫情防控及援鄂医疗队组建对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结论:分层、递进式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模式可有效缩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资源应急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体验,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确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2020年1月15日—2020年1月31日在深圳市及西安市医院一线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15名临床护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主要提取5项主题:①惊恐、疑虑应激反应;②知识缺乏,正确判断认知;③正确面对个人及他人防护;④众志成城,保卫家园;⑤预防为主,重视教育。[结论]临床一线护士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身心感受复杂多样,需要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保障防护用品及设施的供给外,确保足够的护理人力资源梯队,以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