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鲁观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9,7(2):116-11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5~78岁,平均48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者20例,腹部包块者9例,黑便者11例,肠梗阻者3例,贫血症状者7例。 相似文献
2.
胃间质瘤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且均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GST 46例,总结本病的CT征象.并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对43例单发不同直径GST的形态、生长方式、坏死及强化方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中,单发43例,多发3例.43例单发GST中,发生于胃体24例、胃底16例、胃窦3例.GST具有沿胃壁的垂直方向生长,肿瘤瘤体大但附着点较局限的生长特点.瘤体直径≤5cm者14例,形态规则10例.强化后密度均匀10例,有中心坏死者4例,呈腔内生长7例、腔外生长5例、腔内外同时生长2例;瘤体直径>5cm者29例,形态不规则24例,强化后密度不均匀27例,有中心坏死者24例,呈腔内生长5例、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同时生长15例.不同直径GST的形态、生长方式、坏死及强化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例单发GST中,实质密度不均匀强化31例、均匀强化12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的强化高于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强化明显而持续.5例表现为不均匀间隔状强化,4例表现为动脉期即呈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可达60 HU.结论 螺旋CT能准确显示GST的部位、形态、大小,并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结果本组中胃间质瘤7例,小肠间质瘤16例,结肠间质瘤2例,直肠间质瘤1例,难以确定部位者5例。31例中良性3例,交界性6例,恶性22例。肿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实性者6例,不均匀实性者14例,囊实性混合者11例,有2例有钙化灶。增强扫描有3例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内有斑点状变性坏死灶;25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内可见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区。3例良性者为均匀类圆形实性肿块,直径<5cm。交界性与恶性者形态、大小、密度等无明显差别,肿瘤直径均>5cm。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CT检查有助于发现肿块,定位准确,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间质瘤患者38例,观察其病灶大小、形态、密度、病灶强化特点、肿瘤累及范围以及其他继发改变等,并判断其良恶性。结果肿瘤最大径小于5cm者4例,最大径在5~10cm者22例,直径大于10cm者12例;13例患者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形成,8例患者病灶内见出血改变,10例患者病灶局部胃腔内粘膜正常结构消失,8例可见病灶与胃腔相通及局部溃疡形成,2例患者病灶内可见气体影但未见明确溃疡形成,增强扫描后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较大者以边缘强化为主;28例肿块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根据肿瘤大小、密度改变及邻近关系等,术前诊断良性肿瘤5例,间变性肿瘤23例,恶性肿瘤10例。结论 MSCT成像能够明确显示胃间质瘤病灶并提供有效的肿瘤诊断及分级信息,可以成为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或疗效评估的有效手段,能够对内窥镜检查进行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 位于食管1例,胃7例,小肠12例,结肠5例,肠系膜4例,由于肿瘤巨大,不能分辨来源1例,多发2例,起自胃肠道及其系膜.肿瘤最小1.5 cm×1.5 cm×1.0 cm,最大约45 cm×45 cm×32 cm.32例中恶性2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5例.肿瘤平扫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钙化.17例肿瘤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3种类型:I型,动脉期大致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瘤全部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II型,肿瘤实性部分结节状强化,结节之间可见线状低密度影.III型,动脉期肿瘤周边线状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增大,呈"花环状",延迟扫描肿瘤中心低密度区仍无强化.结论 CT表现与大体病理标本有很好的相关性,在GIST的诊断、分期及随访中很有价值,但确诊仍需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SCT表现,探讨MS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腹膜后间质瘤的临床及MSCT表现,7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7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肿块直径3.8~28.0cm,平均12.3cm。肿瘤呈类圆形1例,分叶状4例,不规则形2例。CT平扫密度均匀2例,其中增强扫描1例呈均匀中度强化,1例分隔样强化。平扫密度不均匀5例,其中钙化1例,出血1例。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中度以上强化,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其中3例呈纵横交错的轨道样强化,3例边缘及肿瘤中心可见肿瘤小血管。病理诊断:低度恶性潜能1例,恶性6例;远处转移2例。结论:腹膜后间质瘤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能较好地反映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以及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结果 极低危险组4例,低度危险组18例,中度危险组17例,高度危险组14例。性别、年龄与肿瘤的危险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大小、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及有无转移灶与肿瘤的危险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方式及与胃肠道是否相通与危险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的大小、边界、密度、强化方式及有无转移可以判断肿瘤的危险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间质瘤多层CT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CT影像学特征及术前多层CT在预测GISTs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6例GISTs的术前多层CT和病理诊断资料,并对肿瘤发生部位及各项CT特征(生长方式、强化和瘤内坏死程度)与病理恶性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胃GISTs25例(占63.9%)、小肠12例(占33.3%)及结肠1例(占2.8%)。其中,24例GISTs(66.7%)为高度恶性,12例(33.3%)为低度恶性。CT影像与病理对照分析,肿瘤形态不规则、浸润性生长和严重瘤内坏死更多见于高度恶性胃肠道GISTs(P〈0.05);肿瘤生长部位和强化程度与GISTs的恶性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GISTs的多层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瘤轮廓、生长方式和坏死程度对预测GISTs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胃间质瘤与非胃间质瘤的CT征象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恶性风险与发生部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且CT资料完整的64例GIST患者资料,按照病灶发生部位将其分为胃间质瘤组与非胃间质瘤组。采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CT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差异。其中对间质瘤的生长方式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余均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当肿瘤直径≤5 cm,非胃间质瘤恶性风险明显高于胃间质瘤(P<0.05);且CT征象分别为圆形、腔内生长方式、无坏死、轻中度强化时,非胃间质瘤组与胃间质瘤组恶性风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对比:胃间质瘤肿块>5 cm、有坏死、重度强化者及发生转移的肿瘤恶性风险更高;非胃间质瘤组内3种生长方式对应的风险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腔内生长方式的恶性风险显著性高于腔外生长方式(P=0.042),且肿瘤有坏死比没有坏死恶性程度更高(P=0.001)。结论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风险高于胃间质瘤,且腔内生长方式的非胃来源间质瘤恶性程度更高,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以及与肿瘤危险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并与肿瘤危险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结果:42例中胃部24例,小肠12例,结肠1例,胃肠外5例,4例见肝转移。高度危险17例,中度危险12例,低度危险12例,极低危险1例。肿瘤发病部位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肿块大小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块形态、边缘情况、密度及强化方式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与肿瘤的危险程度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点,肿瘤发病部位、大小、形态、边缘情况、密度、强化方式可用于判断肿瘤危险程度,对治疗方案和随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变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并将其与病变的恶性程度做对照分析。结果:高度恶性的GSTs多为直径超过5 cm的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图像上呈不均匀强化,且病变内部可见明显囊变坏死改变,而低度恶性的GSTs则多表现为5 cm以下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增强后均匀强化,以上改变在两者中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是否伴有钙化及表面是否出现溃疡在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93和0.265)。75%的低度恶性病变和7.1%的高度恶性病变表现为胃腔内生长方式,二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26.635,P=0.000)。结论:GSTs的恶性程度与CT增强表现中病变的大小、形态、中心坏死程度、强化特征、边界清晰与否及生长方式有关,可有助于提高对GISTs的诊断准确率,并进一步为其恶性程度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CT征象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预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征象与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对照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观察病变的发病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密度、强化程度、周围有无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有无受侵、有无远处转移灶等方面。结果:36例GIST肿块大小不一,肿块大小与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0.05)。病灶形态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70)。肿块生长方式与恶性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601)。肿瘤强化程度与恶性程度关系见表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资料出现"牛眼征"(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缺血和坏死部分呈低密度,其余实质呈高密度增强)的交界组50%、恶性组83%。肿瘤强化方式与恶性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网膜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分界不清。有3例肝内转移,1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36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表现。结论: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牛眼征,强化方式单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肿块的形态、边缘、强化程度和生长方式对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评估无统计学意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肿块大小对胃肠间质瘤良恶性判断最有特异性,且肿块直径大于5cm并出现"牛眼征"时,可明确的诊断为恶性GIST。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征象。方法:对照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16例GIST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腔外生长(70%)或腔内生长(30%)的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边界光滑(85%),稍毛糙(15%);密度均匀(20%)或中心可见低密度(80%)(低密度区占整个肿块的25%-90%,平均58%),2例肿块局部与肠腔相通而分别见气体和气液平;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动脉期轻中度强化(CT值增加8-28HU,平均增加16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并趋于均匀(CT值进一步增加5-15HU,平均增加9HU),2例肿块内动脉期可见强化血管影。GIST中央坏死与肠腔相通形成假肠腔时,观察是否与肠腔直接相通、有无肿大淋巴结有助于与胃肠道淋巴瘤鉴别;与子宫或附件关系密切时,观察边界与比邻、强化程度、肿瘤标记物有助于与子宫肌瘤或卵巢癌鉴别;与腹腔胸膜外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鉴别困难。结论:GIST有一些特点。对于CT征象较典型的GIST,有些CT征象可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16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34例。术前行CT平扫2例,平扫加双期动态增强扫描32例。结果:34例中,良性5例,潜在恶性5例,恶性24例。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22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5例,小肠系膜和结肠系膜各1例,复发2例,直肠1例。CT表现:黏膜下富血供肿块,倾向腔外生长,可有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GIST均匀强化,边界清楚,恶性GIST强化不均匀,可有邻近脏器侵犯。CT定性准确率29/34(85.29%),定位准确率30/34(85.24%)。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动态扫描是目前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最重要方法之一,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测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MSCT征象,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定性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本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其MSCT特点,包括肿瘤的生长方式(腔内型、腔外型或腔内外型)、大小(〈或≥5cm)、囊变、坏死、钙化、溃疡、强化程度及方式、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和远处器官是否有转移等,判断上述征象对间质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8例胃间质瘤均为单发病灶,其中恶性9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4例。发生坏死、侵犯周围组织、腹腔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的间质瘤几乎全是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5cm、腔外或腔内外型生长、囊变、溃疡、钙化、不均匀强化的病变,恶性及潜在恶性几率明显增加。结论:胃间质瘤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肿瘤出现坏死、侵犯周边组织、区域淋巴结肿大和远处器官转移可判断为恶性及潜在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MGIST)的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MGIST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21例MGIST均为单发,发病部位包括胃11例,小肠7例,直肠3例。根据MGIST的形态与生长方式可将其CT表现分为4型:腔外型9例,腔内型3例,腔内外型4例,以及厚壁型5例。肿瘤直径小于5cm者5例,而大于5cm者16例。除2例肿瘤表现为均匀密度外,其余19例肿瘤为不均匀密度,伴有明显坏死、囊变及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缘。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或显著不均匀强化。瘘道形成与瘤内钙化各见于2例。CT扫描发现肝转移2例,网膜转移1例及伴发肠梗阻2例。结论MGIST随其生长方式而有不同的CT表现,而这些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3例,临床表现及CT表现(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及边缘、生长方式、增强特点、邻近脏器受侵、转移、腹水等征象)。结果23例均为单发,16例良性、7例恶性;病变位于胃11例,小肠8例,结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0.8~15.9cm,平均7.3cm大小。18例呈圆形或类圆形,5例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边界较清。均匀性强化12例,11例不均匀强化。腹水2例,肝转移2例,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良性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为胃肠道壁的软组织肿块,肿瘤多比较小,圆形,边缘光整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呈均匀轻度强化。恶性GIST常见腹水、肝内转移灶、分叶状肿块、中心液化坏死及不均匀明显强化等征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