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107例。所有患者的脱垂以前盆腔为主,无严重中盆腔脱垂(POP-Q评分分期,阴道前壁脱垂Ⅱ~Ⅲ度,"D"点达坐骨棘水平以上)。将107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骶棘韧带组及桥式组)。其中骶棘韧带组52例,行前盆底重建及骶棘韧带固定术,桥式组55例,行前盆底重建及桥式修补术。术后随访24个月。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POP-Q各指示点位置变化、客观治愈率、复发率、主观治愈率、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骶棘韧带组患者较桥式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骶棘韧带组及桥式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后24个月骶棘韧带组前盆腔(Aa点、Ba点)、中盆腔(C点、D点)及后盆腔(Ap点、Bp点)指示点数值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 0.05);桥式组前盆腔及后盆腔指示点数值较术前明显减小(P 0.05),中盆腔指示点数值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24个月骶棘韧带组中盆腔指示点数值明显较桥式组明显更小(P 0.05),前盆腔及后盆腔指示点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个月,骶棘韧带组主观治愈率为96.15%,桥式组主观治愈率为96.36%,两组患者的一般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 0.05),两组间术后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 0.05),桥式组术后性生活质量比较骶棘韧带组明显更高(P 0.05)。骶棘韧带组和桥式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中盆腔复发率分别为1.92%及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复发率分别为7.69%及1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客观治愈率分别为92.31%、8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骶棘韧带组有1例膀胱损伤及1例术后血肿发生。两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均行网片修剪术后愈合。结论对于前盆腔脏器脱垂为主,无严重中盆腔脱垂("D"点可达坐骨棘水平以上)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与联合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相比,术后24个月中盆腔脱垂程度明显更轻,性生活质量更高。但两者主客观治愈率及一般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同时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术的手术相关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2.
孙珂  罗晓芬  华九月 《护理与康复》2011,10(10):915-917
盆腔脏器脱垂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腹腔镜下阴道/子宫骶骨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经腹骶骨固定术、高位骶韧带阴道穹隆悬吊术相比,是手术创口小、复发率低且性功能、膀胱及直肠功能恢复最佳的手术,将其定为穹隆脱垂的金标准术式[2]。2010年1月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手术治疗及预防盆底器官脱垂(子宫脱垂及阴道穹窿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行骶棘韧带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预防组(30例),治疗组因子宫和(或)阴道穹窿脱垂患者或合并其他妇科情况,行阴式子宫切除术,预防组(因子宫肌瘤和其他的病变的宫体情况)施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或保留子宫)+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手术。对照组(巨大的肌瘤、黏膜下肌瘤及峡部或宫颈肌瘤具有子宫切除手术指征)30例行常规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后阴道顶端与坐骨棘关系有明显的改善,阴道顶端位于坐骨棘上方;预防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阴道顶端均位于坐骨棘上方,阴道穹窿无脱垂。结论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术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又一种手术方式,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微创、价格相对便宜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前壁补片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前、中盆腔脱垂的中短期疗效。方法烟台毓璜顶医院妇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以前、中盆腔联合缺陷为主的患者31例,实施阴道前壁补片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其中改良Gynemesh聚丙烯补片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12例;Prolift系统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10例;Prosima系统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9例。术后定期随访,采用客观评价指标POP-Q测量值及主观评价指标PFIQ-7评分进行中短期疗效分析。结果 12例采用改良前壁Gynemesh聚丙烯补片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的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15.2±23.9)min,术中出血50~350ml,平均(121.7±91.4)ml。10例采用前壁Prolift盆底重建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的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90.4±24.3)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70.0±28.2)ml。9例前壁Prosima盆底修复系统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的手术时间55~120min,平均(87.7±22.3)min,术中出血20~100ml,平均(58.9±28.5)ml。所有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1~3d,平均(1.9±0.6)d;术后疼痛NRS评分0~8分,平均(2.9±2.2)分;住院天数6~17d,平均(9.1±2.2)d。除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内科疾患去世以外,其余患者均按期随访,随访率96.8%。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2~29个月)。术后客观治愈率为96.8%。出现网片外露1例;新发压力性尿失禁1例。术后1年PFIQ-7评分由术前的(105.2±10.6)分降至(14.9±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前壁补片联合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前中盆腔的联合缺陷中短期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脱垂患者的脱垂症状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远期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仍有待继续积累病例并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与腹腔镜腹壁下悬吊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腹壁下悬吊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PFIQ-7评分和PFDI-20评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观察组术后PFIQ-7、PFDI-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髂耻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定量分析评价经阴道单侧骶棘韧带悬吊术、双侧骶棘韧带悬吊术及采用网片的双侧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治疗重度中盆腔器官脱垂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中盆腔脱垂Ⅲ度及以上患者,根据术式分为经阴道单侧骶棘韧带悬吊术组(A组,n=23)、双侧骶棘韧带悬吊术组(B组,n=34)和采用网片的双侧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组(C组,n=39)。于术后1、3、6个月以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宫颈外口最低点距耻骨联合后下缘距离(CVD)和肛提肌裂孔面积(ALH),计算并比较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 A组术后3、6个月CVD较术后1个月减低(P=0.005、0.012);术后6个月ALH较术后3个月增加(P=0.002)。B组术后6个月CVD、ALH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07)。C组术后6个月ALH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术后6个月,A、B、C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3.04%(3/23)、8.82%(3/34)和2.56%(1/39),C组低于A和B组(P均<0.017)。结论 采用网片的双侧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脱垂术后稳定性好、复发率低;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可直观、准确评估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阴道改良骶棘韧带固定术与腹腔镜高位宫底韧带悬吊术治疗中年女性盆腔脱垂(POP)的疗效以及术后盆底功能。方法前瞻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47例PO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改良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组,23例)和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HUS组,24例)。术前、术后均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评估盆腔脱垂程度,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术后疼痛发生等。随访1年,记录术后并发症;填写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PFDI-20)、盆腔器官脱垂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简表(PFIQ-7)调查问卷,了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SSLF组与HUS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自主排尿时间、术后疼痛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两组患者的子宫C点位置均较术前抬高,Aa、Ba、Ap、Bp减少,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年SSLF组与HUS组POP-Q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SLF组、HUS组患者手术后PFDI-20、PFIQ-7问卷评分较术前降低,PISQ-12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SLF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HU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SSLF与HUS均适用于产后中年女性盆腔脱垂患者,对于宫颈超过5 cm且有性生活要求的患者,建议首选改良SSLF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8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重建术,并给予精心国术期护理及术后随访.结果:本组均顺利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精心围术期护理是盆底重建术成功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年轻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09-2010-06应用曼式或宫颈部分截除术同时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患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性疾病,年轻女性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3例患者术后出现膀胱不稳定症状外,其余均未发现术后并发症,术后3、6、12、18个月定期随访,33例患者的脱垂症状全部得到纠正,无一例复发,治愈率100%。结论曼式或宫颈部分截除术同时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能够恢复盆底功能并能保留生殖器官,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微创的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性疾病的手术方式,尤其是适合要求保留生殖器官及生育功能的年轻女性的手术方式,短期疗效肯定,但长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中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0例中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女性患者进行全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资料,根据主诉及妇科检查对手术前后脱垂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疗效,定期随访。结果30例患者手术全部经阴道完成,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盆腔脏器脱垂症状得到纠正,平均随访(4543±7.14)个月,网片侵蚀发生率10%,复发率6.67%。结论全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一种微创而又有效的手术方式,在保留子宫的同时能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治疗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89例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行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应用聚丙烯网片对子宫主韧带、骶韧带、阴道前后壁、膀胱宫颈韧带进行全盆底重建,并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70.20±9.88)min,术中出血量(60.87±19.40)mL;术后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尿失禁等症状均得到有效纠正;无院内感染发生,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d;术后随访5~21个月,患者盆底结构基本正常,相关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结论 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可治疗多区域、复杂型盆腔器官脱垂的微创手术,保留子宫同时可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全部或部分重建,短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腹腔镜下骶前韧带悬吊术后尿失禁(UI)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行经腹腔镜下骶前韧带悬吊手术治疗的86例POP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者术后UI发生状况,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产次、前一次分娩方式、绝经情况、盆腹协调性,分析POP患者腹腔镜下骶前韧带悬吊术后发生UI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POP患者术后发生UI 14例,发生率为16.2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阴道分娩、绝经、盆腹协调性很差均为POP患者术后UI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阴道分娩、绝经、盆腹协调性很差均为POP患者腹腔镜下骶前韧带悬吊术后UI发生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以减少术后UI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种阴式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POP-Q分度为子宫脱垂Ⅲ~Ⅳ度的老年患者220例,改良盆底重建术组(重建组)100例,阴式骶棘韧带固定术(固定组)60例,以阴道壁修补术(阴宫组)6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阴式全宫切除加阴道后壁修补术,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术后排尿、住院时间,术后1年来院复诊,以阴道总长度、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术后病率、住院时间优于盆底组,较阴宫组无统计学意义,固定组术后阴道总长度及复发率与重建组相同,优于阴宫组,固定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优于其他两组。结论骶棘韧带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微创,可降低老年人的围手术期风险和提高患者性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laparoscopic high uterosacral ligament suspension,LHUS)联合宫颈截除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vaginal 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SSLF)治疗生育期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冀中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Y"型聚丙烯网片在腹腔镜下改良阴道骶前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38例,于腹腔镜下应用"Y"型聚丙烯网片行改良阴道骶前固定手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随访观察复发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盆底器官脱垂定量评分等。结果 3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9.01±18.72)min,术中出血量(90±17)mL,住院时间(5.5±1.6)d;术后阴道前壁与后壁脱垂程度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总阴道长度[(6.3±1.2)cm)]与术前[(6.8±1.0)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盆底功能质量问卷评分(12.51±12.4)、盆底功能影响问卷评分(16.4±3.7)均较术前(80.4±13.2、99.2±18.3)降低(P0.05),性功能调查问卷评分(53.2±7.1)与术前(48.9±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未发生阴道残端脱垂以及网片侵蚀、暴露,无复发及再次手术病例。结论腹腔镜下应用"Y"型聚丙烯网片行改良阴道骶前固定术治疗PO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子宫脱垂患者经阴道改良补片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的评估作用。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在杭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例子宫脱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盆底超声检查评估脏器脱垂情况,明确诊断后行经阴道改良补片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8例伴有膀胱膨出及3例伴有直肠膨出的患者同时修补阴道前后壁并行会阴重建术,术后经阴道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观察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动作及缩肛状态下植入改良补片的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并经会阴二维及四维盆底超声观察盆底功能变化,比较术前、术后膀胱最低点、子宫下缘、直肠壶腹部到参考线(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离,以及盆底裂孔面积、肛提肌厚度。 结果经阴道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观察术后补片情况:可以清晰显示宫颈前方及两侧的"U"形高回声结构及活动情况;经会阴二维及四维盆底超声检查观察32例患者盆底脏器情况: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最低点、子宫下缘、直肠壶腹部到参考线距离(cm),肛提肌厚度(cm)术后较术前测值增大(0.65±1.85 vs 0.15±1.85,2.80±1.10 vs -1.00±1.50,0.60±1.90 vs -0.55±1.55,0.51±0.24 vs 0.37±0.19),盆底裂孔面积(cm2)术后较术前测值减小(20.15±7.20 vs 29.00±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例合并膀胱膨出的患者5例术后膀胱膨出治愈、3例术后膀胱膨出情况有改善,3例合并直肠膨出的患者术后直肠膨出均治愈。 结论经阴道及经会阴两种扫查方式结合的盆底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经阴道改良补片双侧骶棘韧带固定术术后改良补片的悬吊情况,可以为术前观察盆腔功能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红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2):213-215,219
【目的】探讨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POP患者47例,根据选取的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0),观察组给予阴道骶棘韦刃带悬吊术,对照组给予骨盆漏斗韧带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进行POP-Q测量,其中Ba指阴道前壁中线距处女膜缘3cm处,C指阴道残端和Bp指阴道穹窿的反摺及阴道残端距阴道处女膜中线点最远处。术后1年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和性生活问卷-12(PISQ-12)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留置尿管时间分别为(64.02±13.22)min、(87.20±12.23)mL和(87.92±12.21)h,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Ba、C和Bp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Ba、C和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PDFI-20评分为(20.03±2.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ISQ-12评分为(43.30±5.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POP疗效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及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洋  李晓玲 《华西医学》2013,(2):279-281
目的探讨加用网片盆底重建术(PROSIMA)治疗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3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施行的PROSIMA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3例患者术后尿失禁症状明显好转,舒适感增加;仅1例发生尿潴留,予重置尿管后顺利排尿;治愈率达100%。术后6个月复查时均无阴道壁膨出或穹隆脱垂,未出现下尿路感染、网片侵蚀、下肢疼痛等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PROSIMA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LSC)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于漳州市医院行LSC治疗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并分别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4 D盆底彩超技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短表(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的解剖学疗效、疾病相关症状、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10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LSC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5.53±12.66)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9.82±5.20) ml,平均术后体温(37.65±0.32)℃,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3.93±0.41) d,平均残余尿量(34.55±12.10) ml,平均住院时间(6.42±0.64) d,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且术后12个月内无复发;术后6个月、12个月时POP-Q各指示点位置及膀胱颈、阴道顶部、直肠壶腹部移动度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OP)患者行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不同程度POP患者采用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的临床和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2~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根据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判,盆底结构基本正常,无复发病例。结论宫颈阴道腹壁筋膜悬吊术治疗不同程度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满意,手术简单易行,严密的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