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和胶体金法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64例疑似MP感染的住院患儿,同时用CLIA法和胶体金法进行MP-IgM抗体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和一致性。结果CLIA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出阳性155例和147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71%和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0.598,说明两种方法一致性一般。当病程≤7 d时,CLIA法检测阳性率高于胶体金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病程>7 d时,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高于CLIA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法和胶体金法各有优点,均适用于临床常规筛查MP感染,是辅助诊断小儿MP感染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肺炎支原体(MP)抗体效价检测和MP-IgM、MP-IgG抗体分型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其在M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PPA)、ELISA法检测527例成人呼吸道感染者的MP抗体效价、MP-IgG和MP-IgM,对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配对χ2检验发现,PPA法与ELISA法所测得的MP-IgM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结果缺乏一致性(Kappa=0.256).而PPA法与ELISA法所测得的MP-IgG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02).如果将MP-IgM和(或)MP-IgG阳性的患者均认为ELISA法检测阳性,与PPA法所报告的MP抗体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两种报告方式之间具有更好的一致性(Kappa=0.746).结论 在成人患者中,诊断MP感染不能仅依靠检测MP-IgM,而应动态检测MP-IgG或MP抗体效价,并结合患者病史、发病时间、用药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在儿童早期MP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被动凝集法(PPA)作为MP感染的诊断标准,选取PPA检测MP抗体阳性和阴性的儿童标本血清各80例,根据滴度(1∶40~1∶320)分为4组,每组阳性和阴性各20例,同时采用胶体金法测定每份标本血清MP-IgM抗体,分析胶体金法检测MP-IgM抗体诊断MP感染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结果以不同滴度(1∶40~1∶320)为阳性界值时,胶体金法检测MP-IgM抗体诊断MP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10.0%、15.0%、65.0%和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6%、54.1%、74.1%和100.0%。结论以PPA检测MP抗体滴度≤1∶160为阳性界值时,胶体金法检测MP-IgM抗体诊断MP感染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较低,以抗体滴度≥1∶320为阳性界值时才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因此,胶体金法检测MP-IgM抗体不适合儿童MP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PP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在肺炎支原体(M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儿科2015年1~12月疑因MP感染的2 517例住院患儿采用PPA和IIFA检测血清MP-IgM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MP-IgM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PPA和IIFA各检出MP-IgM阳性976例和614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77%和24.39%,PP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IIF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0.29%,阴性符合率为74.61%,总符合率为76.00%。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检测MP-IgM,阳性检出率可达到43.58%,敏感性明显高于任一单一方法。结论 PPA检测MP-IgM较IIFA敏感,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万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的感染情况,探讨小儿MP感染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季节之间的关系,为小儿MP感染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 783例,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4 78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检测结果阳性者2 620例,阳性率为54.75%,且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检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三季(P0.01)。结论本地区儿童MP感染率较高,建议医生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血清MP-IgM抗体检测,以提高MP感染的确诊率,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不同检测方法的肺炎支原体(MP)阳性检出率,为有效诊断儿童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疑似MP感染患儿460例,分别采用被动颗粒凝集法、RNA恒温扩增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MP混合抗体、MP RNA和抗MP-IgM抗体。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分析3种方法的检测性能。结果 460例疑似MP感染患儿中有124例被临床确诊为支原体肺炎。以临床诊断为判断标准,患儿MP混合抗体滴度1∶80、1∶160、1∶320、1∶640和1∶1 280对应的MP阳性率分别为21.7%、28.2%、44.8%、52.7%和66.6%。被动颗粒凝集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和71.4%,RNA恒温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90.9%,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和83.3%。将12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3岁(56例)、4~6岁(43例)及7~12岁(25例),4~6岁患儿MP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患儿及7~12岁患儿(P0.05);按性别分组,男童组与女童组之间MP RN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夏季和秋季的MP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结论被动颗粒凝集法MP混合抗体滴度≥1:320的检测效能较高,可用于辅助诊断MP感染。3种方法中RNA恒温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2563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段阳性率的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2 56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共检出MP-IgM抗体阳性577例,阳性率为22.51%,其中0~1岁、1~3岁、3~5岁、5~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08%、23.68%、26.07%、30.61%;除0~1岁组MP-IgM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外(P<0.001),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可作为MP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MP主要感染3~12岁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在判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85例疑似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同时进行被动凝集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2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明胶颗粒法和ELISA间接法在检测MP抗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例MP感染患儿中,轻度MP感染237例(41.4%),中度感染192例(33.5%),重度感染143例(25%);MP抗体滴度1∶80有182例(31.8%),滴度1∶160有85例(14.9%),滴度1∶320有178例(31.1%),滴度1∶640有37例(6.5%),滴度1∶1280有90例(15.7%)。经统计学分析,血清MP抗体滴度与MP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78,P0.01)。结论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敏感度高,操作简单;MP抗体滴度的测定有助于判断患儿的病情,为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儿童肺炎支原体培养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和肺炎支原体(MP)培养的研究,探讨MP的检测方法。方法对212例肺炎患儿做MP培养和MP-IgM检测。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MP-IgM检出率为32.1%,MP培养检出率为27.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F培养、MP-IgM检测各有优点、缺点,均是诊断MP感染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被动凝集法和ELISA对1 633例疑似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进行血清MP IgM检测.结果 1 633例血清标本中,被动凝集法检测阳性率为17.4%(285/1 633),ELISA检测阳性率为21.0%(343/1 633),2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5例被动凝集法检测阳性标本ELISA检测均为阳性;1 348例被动凝集法检测阴性标本中,有58例ELISA检测为阳性,被动凝集法漏检率为3.55%(58/1 633).结论 被动凝集法用于支原体肺炎疑似患者的初筛,当抗体效价小于1∶160,但临床症状支持阳性诊断时,需进行ELISA检测以提高检出率,从而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和被动颗粒凝集法(passive particle agglutination,PPA)在儿童下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双份血清PPA和IFA检测 MP-IgM的结果,分析不同病程中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结果:388例血清标本中总MP-IgM检出率为32.5%(126/388)。2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受发热天数的影响有所差异,发热0~3 d时PPA与IFA 2种方法间的MP-IgM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发热天数增加,两者出现差异,发热天数4 d以上,PPA法检测MP-IgM阳性率为25.14%(119/388),高于IFA法的检出率(18.0%,70/388),2次检出结果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一致性(Kappa=0.126)。结论:对于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在无发热及发热1~3 d的病例中PPA与IFA测得的MP-IgM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热4 d以上病例中,2种检测结果间有差异,此时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MP-IgM的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3种血清法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80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被动凝集法(甲组)、酶联免疫吸附法(乙组)及胶体金法(丙组)进行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阳性率,同时比较3种方法检测不同性别患儿间的阳性率。结果 3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结果:甲组检测阳性率(95.0%)与乙组检测阳性率(9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6,P=0.428);甲组与丙组检测阳性率(8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5,P=0.000);乙组与丙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63,P=0.000)。3种方法在不同性别间的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被动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检测阳性率,但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需设置阴性、阳性对照,所以不适合在基层社区医院开展,且会增加医院成本。采用被动凝集法、胶体金法检查时,临床医师可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及时给予复查,以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被动颗粒凝集法(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91份MP感染疑似患者血清,采用凝集法检测各样本中MP抗体的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对各样本中的MP IgM、IgA、IgG特异性抗体进行分型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8.4%,阴性符合率为75.8%,总符合率为84.3%.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Kappa=0.642(P=0.001),且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r=0.642,P=0.025).随着凝集法中抗体滴度由低到高,IgM、IgA亚型阳性的样本比例增加,且各滴度组间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凝集法阳性样本中既往感染比例为26.4%,现症感染率为58.1%.特异性IgM抗体在幼儿组(43.3%)及青少年组(36.1%)患者中检出率最高,而IgG(100.0%)及IgA(66.7%)在老年组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结论 凝集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较好;较之凝集法,ELISA法检测IgM、IgA、IgG亚型可提示病程,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对不同年龄段MP感染都具有诊断价值.建议同时参考抗体各亚型的检测结果来确定现症感染.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48-1249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时期7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哮喘组、对照组患儿行血清MP-IgM检测;将哮喘组患儿分为MP-IgM阳性组与MP-IgM阴性组,对MP-IgM阳性组、MP-IgM阴性组患儿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抗体检测,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哮喘组70例患儿中有29例(41.43%)患儿的MP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对照组中共有8例(11.43%)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平均值为220.40±30.01×109/L,血清总IgE浓度为490.12±53.96IU/ml。MP-IgM阴性组患儿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平均值为190.11±20.14×109/L,血清IgE浓度为390.59±50.11IU/ml,MP-IgM阳性组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和血清IgE浓度明显高于MP-IgM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研究结果充分显示肺炎支原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较高,因此应在临床中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支原体筛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MRD)与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MP-IgM)抗体检测在诊断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确诊患有MP感染的14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74例患儿采用MRD法进行检测,74例患儿采用MP-IgM抗体检测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情况。结果 MRD法测出阳性者68例(91.89%),MP-IgM法测出阳性者58例(78.38%),MRD法的阳性率较MP-IgM法明显升高(P0.05)。结论 MRD法与MP-IgM抗体检测法在早期MP感染的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用MRD法诊断较MP-IgM抗体检测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可考虑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被动凝集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664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中的MP抗体(IgA+IgM+Ig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4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0.3%,女童阳性率高于男童,有显著性差异(P<0.01);7~9岁阳性率最高,为52.3%,<1岁阳性率最低,为5.0%,<1岁和1~3岁组与其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大小与检测出的抗体滴度均值呈正相关,r=0.900;冬季阳性率最高,为34.6%,但各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是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被动凝集法可作为临床常规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9):2402-2403
目的 分析该院2011年肺炎支原体(MP)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对2011年该院疑为MP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并将结果根据季节、性别、年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检出MP阳性者631例,阳性率15.99%.春季MP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共检出MP阳性者291例,阳性率19.36%,男性共检出MP阳性者340例,阳性率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7~17岁)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的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成年人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应考虑将MP检测列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胶体金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意义.方法 以胶乳凝集法作为对照,比较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 药敏系统和胶体金层析技术检测MRSA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出MRSA 113株,阳性检出率为77.9%(113/145);纸片扩散法检出MRSA 111株,阳性检出率为76.6%(111/145);Vitek32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检出MRSA 111株,阳性检出率为76.6%(111/145);胶体金法检出MRSA 112株,阳性检出率为77.2%(112/145).结论 胶体金层析技术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317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被动凝集法、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寻求合理的检测方法以提高病原体的检出率,综合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17例,荧光PCR检测咽拭子及深部痰液,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CRP。结果荧光PCR阳性率15.1%(48/317),单份血清被动凝集法30.6%(97/317),双份血清被动凝集法35.6%(113/317),荧光PCR联合被动凝集法41.6%(132/317)。荧光PCR与被动凝集法的结果一致性比较差,荧光PCR阳性患者检测平均病程8.2 d,被动凝集法阳性患者检测平均病程12.6 d,t=11.67,P<0.001,两者检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PCR更适用于早期诊断。联合血浆CRP检测,以CRP>6 mg/L为阳性,各种方法检测阳性患儿中CRP阳性率为荧光PCR阳性率的52.1%(25/48);被动凝集法阳性滴度(1∶40)组71.6%(53/74);被动凝集法阳性滴度大于(1∶40)组79.5%(31/39);荧光PCR与CRP的阳性符合率低于被动凝集法。在不同年龄段3种方法的检测,0~3岁组6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单份及双份血清被动凝集法阳性率分别为3.2%(2/62)和4.8%(3/62),与荧光PCR阳性率14.5%(9/62)比较,χ2=6.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荧光PCR更适用于婴幼儿的MP感染检测。结论荧光PCR更适用于早期诊断及婴幼儿的MP感染检测。被动凝集法与CRP对荧光PCR的检测结果,尤其对带菌人群的临床假阳性结果可提供辅助诊断,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比较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 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阳性率,寻求适合于各级医院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284例典型症状高度符合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被动凝集法、胶体金法分别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84例标本中,ELISA法阳性率最高,为96.8%;其次为被动凝集法,为94.7%;胶体金法最低,为83.1%.ELISA法与被动凝集法、胶体金法与另外两种方法 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法 检测男、女患儿,ELISA法阳性率分别为98.7%、94.4%,被动凝集法阳性率分别为95.6%、93.6%,胶体金法阳性率分别为85.4%、80.2%.经统计学处理,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法和被动凝集法可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血清学实验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患儿,临床医师应结合症状,及时进行复查,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