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的影像特点及病因,提高对本征象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临床确诊的儿童脑CLN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CT及MRI表现特点并与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儿童脑CLN病灶常累及双侧大脑半球多个脑叶,可发生在皮质区、皮质下区及基底节区,表现为线状或脑回状、斑片状和斑点状.典型影像表现为T1WI和FLAIR上病灶侧皮质表面或沿脑回走行的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期即可显示扩散受限的高信号,Gd-DTPA增强早期可出现线样、脑回样强化.脑梗死CLN较局限,急性缺氧性脑病CLN出现早、范围广,慢性缺氧性脑病及炎性脑病CLN出现晚但存在时间长.结论 儿童脑CLN病因及影像学表现多样,在各成像序列呈现特征性的时间变化,不同病因导致CLN影像学分布模式及时间分布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皮质层状坏死(cortical laminar necrosis,CLN)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我院神经内科及儿内科确诊为脑皮质层状坏死患者MRI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病例在发病后MRI均有异常表现,病灶区呈层状短T1、长T2改变(13/13),其中6例(6/13)呈短T1、长T2改变出现在病灶侧皮质表面或沿脑回走行;3例(3/13)同时出现在病灶侧皮质表面或沿脑回走行、病灶侧基底节区和皮质下;2例(2/13)仅出现在病灶侧基底节区和皮质下;2例(2/13)呈斑点状出现在病变区内。FLAIR像上均呈高信号(13/13),即使T1WI高信号消失后,FLAIR高信号仍可持续1年左右(2/13)。DWI像上有9例(9/13)表现为弥散受限,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较T1WI高信号显示病变范围更广有3例(3/13)。GD-DTPA早期即可明显强化,多呈线样、脑回样强化。结论:引起脑皮质层状坏死的病因较多,影像学上有特征性改变,T1WI脑回样高信号和长时间FLAIR高信号是其特异征象,结合临床病史,不难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结节性硬化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临床、影像及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硬化患者的脑部CT和MRI表现。结果20例中CT表现为沿侧脑室壁分布的多发室管膜下钙化结节16例,其中多发结节14例,单发结节2例,室管膜下等密度未钙化结节2例,结节大小介于2~12mm。未见明确异常2例。MRI显示多发室管膜下结节19例,单发结节1例,T1WI结节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等信号或稍高信号。MRI显示脑皮质及皮质下病变19例,呈局限脑回样异常信号;脑白质异常信号7例,分别呈线状、楔形及不规则形。9例MRI增强扫描室管膜下结节多呈轻中度强化,脑实质内结节多不强化。结论结节性硬化的CT和MRI表现均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何亚奇  杨昂  唐秉航   《放射学实践》2013,28(7):755-758
目的:探讨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的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2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32例CL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发病机制、影像特点。患者年龄1个月~77岁,平均38.9岁;病因包括重度颅脑损伤15例、脑血管意外1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烟雾病1例、脑肿瘤切除术后1例。2例仅行MRI检查,17例仅行CT检查,13例同时行2种检查。追踪复查时间最长2年。结果:本组中CLN检出时间为就诊后9~98天,平均21.8天。CT平扫均为脑皮质脑回状高密度影,平均CT值55.3HU;复查最短10天消失,最长23个月尚未消失。病变于MR T1WI上均表现为脑回状高信号,FLAIR像上呈高信号,DWI上11例(73.3%)呈高信号,T2WI上病变区信号杂乱。结论:CLN具有典型的影像特征,即脑皮质CT平扫脑回状高密度影和T1WI脑回状高信号,结合临床病史不难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布氏杆菌脊柱炎的CT、MRI表现,包括病变椎体密度及信号改变,椎间盘信号,椎间隙改变,有无死骨、椎旁脓肿等。结果 CT显示6例椎体骨质破坏呈小类圆形或斑片样低密度灶,病灶见边缘硬化带,2例硬化带可见新破坏灶;MRI显示4例椎体破坏呈长T_1长T_2混杂信号影,2例椎体T_1WI、T_2WI呈低信号;3例椎间盘T_1WI、T_2WI呈低信号改变,3例椎间盘呈不均匀长T_1长T_2信号影。6例椎间隙均变窄;均未见死骨;椎小关节均未见破坏;4例见椎旁脓肿形成。结论布氏杆菌脊柱炎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影像学表现相邻椎体破坏伴骨质增生硬化,椎间隙变窄,可有椎旁脓肿或硬膜外脓肿,两者结合能为布氏杆菌脊柱炎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具有很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I型(NF1)患者脑内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临床确诊NF1患者头颅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T_2 WI、T_1 WI、FLAIR),增强扫描。结果 11例病变表现为基底节受累的T_2/FLAIR高信号,其中1例单侧,10例双侧;累及丘脑5例,脑干受累4例;脑内病灶形态呈斑片状,T_2WI序列共检出27个,FLAIR序列共检出39个。仅1例患者病灶呈肿块样改变;5例增强未见强化;1例MRS显示Cho/Cr:1.93,Cho/NAA:2.52;DWI未见弥散受限。其中6例CT平扫显示阴性。结论 NF1患者在颅脑具有特征性MRI表现,基底节好发,FLAIR序列较T_2序列检出病灶更具有优势;磁共振在NF1患者基底节病变的检出及定性、随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LHI)相关脑皮质层状坏死(CLN)的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8例LHI相关CLN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收集76例LHI患者为对照组.总结CLN的多模态MRI及CT特点,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表现为皮质特征性条带状异常信号/密度,T1...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CT、MRI诊断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或脑梗死的水平。材料和方法:分析经治疗性诊断证实3例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或脑梗死的CT、MRI、DSA表现。结果:上矢状窦血栓1例,CT平扫示两侧大脑半球多发片状低密度灶;MRI平扫示两侧大脑半球多发脑回样T1WI低、T2WI高、T2FLAIR高信号灶,增强扫描无明显增强;DSA示左侧上矢状窦充盈差,皮层静脉减少稀疏。脑梗死2例,CT平扫示两侧大脑半球多发片状低密度灶;MRI平扫示两侧大脑半球多发脑回样T1WI低、T2WI高、DWI高信号灶,增强扫描局部呈轻度斑片状增强,MRS示病灶区乳酸峰值明显增高。结论:产褥期并发上矢状窦血栓或脑梗死CT、MRI表现无特异性,其诊断要紧密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CT及MRI)资料.结果 19例为硬模窦血栓形成(DST),6例为皮层静脉血栓形成(ICVT).25例均可见直接征象.DST在CT上表现为硬膜窦内异常高密度;在MRI上,急性期血栓,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亚急性期血栓,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MRI增强检查可见"空三角征或δ征".ICVT患者CT主要表现"带征(cord sign)",MRI上血栓的信号同DST,MRI增强检查肿胀的脑回内见线样强化.21例同时出现间接征象,表现为静脉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及邻近静脉扩张.DST以亚急性期血栓为主(66.7%),ICVT以急性期血栓为主(83.3%).结论 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依赖于其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熟悉常见诱因、结合MRI多序列成像可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CT及MRI对颅骨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以骨质破坏为主的颅骨良性病变的CT及MRI表现,并与其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例中骨纤维结构不良6例,主要CT表现为局限性小病灶(5例)多呈磨玻璃密度,弥漫性病灶(1例)可见磨玻璃密度及丝瓜络样改变;主要MRI表现为病灶在T1WI及T2WI上均以低信号为主;骨化性纤维瘤3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呈膨胀性生长,骨皮质破坏不明显,无骨膜反应;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2例,主要CT表现为病灶内可见多发骨性分隔,MRI上可见病灶呈多房样改变;胆固醇性肉芽肿1例,在T1WI、T2WI及压脂图像上病灶均呈高信号,有一定特征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其特征性影像表现为病灶内可见液 液平面。结论:部分颅骨良性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CT及MRI检查有助于这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SS)的CT和MRI表现,探讨CT和MRI对滑膜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SS发生于四肢及躯干深部软组织内,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瘤体较大,6例病灶最大直径为3.4~17.8 cm,平均8.2 cm,仅1例病灶最大径小于2 cm。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的软组织肿块,6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区,3例病灶边缘合并有钙化。MRI平扫肿瘤实性部分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病灶呈稍高或高信号,部分病灶内部可见分隔样低信号。CT增强和MRI增强表现相仿,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SS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和MRI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滑膜肉瘤的诊断,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7例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中,Juri A型2例;B型3例,C型2例,病灶最小1.61cm×1.27cm,最大6.63cm×3.17cm,平均3.25cm×2.02cm。MRI表现:T_1WI 6例呈高低混杂信号,1例呈等低信号;T_2WI均呈高低混杂信号,4例边缘可见低信号环,1例病灶内可见液液平面;增强扫描2例边缘部分强化,5例增强扫描未见强化;7例中2例合并有少许脑室积血,6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脑积水。CT表现:3例行CT平扫,均表现结节状、桑葚状高密度影,CT值约45~75HU,病灶内部密度大部分均匀。结论脑室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增进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1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其中4例CT平扫后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余7例直接行MRI平扫或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①白血病浸润软脑膜5例,CT表现为脑沟、脑池消失,内可见条状低密度灶,对应MRI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2WI/FLAIR呈高信号,脑回肿胀,D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②脑实质浸润6例,单发肿块2例,余均为多发,MRI表现T1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DWI高信号,无明显占位效应,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出血.③硬脑膜受累1例,累及额部板障,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灶,MRI表现为软组织信号灶,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增强检查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表现的认识,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临床确诊或具有典型表现的股骨颈疝窝16例,分析其X线、64排CT及1.5T-MRI表现。结果 16例患者共发现21个病灶,其中左侧5例,右侧6例,双侧均发生5例;X线表现为股骨颈外侧局部不规则略低密度影;CT发现14个病灶,9个病灶为单囊型,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环形硬化;4个病灶为双囊型,表现为一大一小两个低密度灶,似"葫芦"形,中间见分隔;1个病变为长条状;MRI发现9个病灶,不规则形2个、类三角形1个、其余6个均为圆形或类圆形单囊型;T_1WI、T_2WI均表现为中间高信号,边缘环形低信号3个;T_1WI为低信号、T_2WI为中间高周边低、T_2WI(fs)为高信号4个,T_1WI、T_2WI均为低信号2个。CT冠状位重建、MRI冠状位扫描显示病变均位于骺线下方偏外侧。结论股骨颈疝窝有特殊的好发部位,X线、CT和MRI可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展现其形态、密度及内部信号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5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CT和MRI均能发现脑裂头蚴痛患者脑内多发病灶。主要CT表现为脑内多发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可见散在宽点状钙化2例,局部脑萎缩2例;增强后病灶呈环状、结节状强化。MRI显示病灶多位于白质区,于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边界模糊,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后呈结节状、环状、串状或扭曲索条状强化,以矢状面或冠状面图像上显示最佳;出现脑萎缩3例;对CT所见钙化显示不佳。结论:CT和MRI能检出脑裂头蚴病患者的脑内多发病灶,并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长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BC)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长骨ABC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18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X线表现为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10例病灶邻近骨质见连续骨膜反应,17例病灶内见粗细不一骨嵴;CT表现为病灶内缘分叶状改变,边缘锐利并不同程度硬化;MRI表现为囊性病灶,T_1WI序列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呈混杂稍高或高信号,病灶内及边缘可见分叶状或条索状低信号,20例可见液-液平面,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及内部分隔明显强化。结论长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影像学表现典型,结合不同影像检查,不难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韧带样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符合率。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以来,15例经病理证实为韧带样瘤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女性10例,男性5例,中位年龄36岁。3例行CT平扫检查,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7例CT均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块,呈等低密度,3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欠均,4例边界清晰,3例边界不清,增强扫描3例均匀强化,1例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MR图像比较有特征,呈等T_1稍长或等T_2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部分内见条片状低信号,坏死囊变少见,增强扫描均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条带状低信号无强化。上述病例3例复发,未见转移征象。结论韧带样瘤的影像学表现中,CT可以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但是缺乏特征性表现;MRI检查T_1WI及T_2WI病灶内可见条带状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低信号区增强扫描无强化,掌握其影像特征,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产前子痫脑病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产前子痫患者脑病的MR及CT特点以及MRI表现的病理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产前子痫患者头颅MRI/CT影像资料.结果病灶主要分布在两侧大脑半球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对称性分布.可同时累及基底节区、脑干及小脑.CT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病变面积大者脑池、脑裂、脑沟明显变窄.MRI 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ADC升高.结论产前子痫患者脑病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管错构瘤的超声、CT及MRI影像学表现,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胆管错构瘤的超声、CT及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检查胆管错构瘤表现为肝实质非均匀性回声增强,可见"彗星尾征"及"等号征";CT平扫表现为点状低密度灶弥漫或局限性分布,增强扫描5例未见增强,3例部分病灶边缘轻度强化。MRI检查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重T_2WI呈更高信号,增强扫描7例可见环形强化。结论超声及CT检查对胆管错构瘤的准确诊断不及MRI敏感、可靠,通过超声检查出可疑的胆管错构瘤,首选的进一步影像学诊断方法是MRI。但超声检查简便易行,经济廉价,因此,是本病检出与随访过程中的重要而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脑炎的病理基础与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MRI表现特点及其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深化对病毒性脑炎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临床证实的病毒性脑炎患者MRI影像表现与病毒性脑炎病理表现的相关性.17例均行MRI平扫及FLAIR扫描,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病毒性脑炎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灰质及大脑皮层下灰质核团.16例为多发病灶,1例为单发.病灶边缘清晰,周边无明显水肿.平扫T_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增强后病变表现多样,2例无明显强化,15例表现为脑表面线样强化,其中6例伴脑实质病变内淡薄斑片状强化,2例呈脑回状强化.结论 MRI能够反映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表现,对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