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组各40例。阿司匹林组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氯吡格雷组口服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变化和临床疗效,并随访半年,记录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率、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后,3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P0.05);治疗后,3组NIHSS评分、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ADL评分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的70.00%、75.00%(P0.05);在随访过程中显示,3组出血、死亡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氯吡格雷组、联合组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率为5.00%、2.50%,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5.00%(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预后,临床用药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脉血康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C)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某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50例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使用RIPOC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指数及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IPOC治疗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预防血栓形成,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脑安胶囊不同制剂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工艺制剂的脑安胶囊(新型及传统型)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为研制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新工艺提供了依据。方法 大鼠60只,单纯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新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mg/kg)和高剂量组(80mg/kg)、传统型脑安胶囊低剂量组(40mg/kg)和高剂量组(80mg/kg),阿司匹林组(300mg/kg);实验药物经口灌胃,1次/d,连续给药3d后取血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并计算出聚集抑制率。结果 新型脑安胶囊高剂量、传统型脑安胶囊高剂量和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6.4%,57.4%和49.5%,经统计学分析,两种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超过阿司匹林(t=2.7—5.1,P&;lt;0.0l,P&;lt;0.05),其中新型脑安胶囊高剂量与传统型脑安胶囊高剂量对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相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新型脑安胶囊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传统型脑安胶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酮酯分散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溶栓、抗凝及降纤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银杏酮酯分散片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 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 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ESSEN评分、复发率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V0),观察组治疗后第2周(V1)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24周(V4)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V0~V3时点,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点组间和组内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V3时点AA和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时点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SS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阿司匹林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认知功能,通过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抑制,具有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作用,降低复发率,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CC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加用丁苯酞,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脑血流量,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改善(P〈0.05),MMSE、H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CC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血流量,治疗CC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患者均使用地西泮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均使用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使用脑卒中评价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睡眠质量。比较用药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睡眠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以及PSQI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睡眠质量,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小板抑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Hcy水平均有所降低,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cy水平,增强抗血小板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规范治疗,脑苷肌肽组(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 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及 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及 Barthel 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率可明显提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尿酸(UA)、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神经功能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 83%、81. 25%,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治疗前,2组的UA、BAX、Bcl-2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效果满意,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调节UA、BAX、Bcl-2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脑络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在二级预防中常规应用脑络通的价值。方法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高血脂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降脂、控制血压和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脑络通胶囊,2粒/次,3次/d,连续用1个月为一疗程,每半年服用一疗程。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服用脑络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及B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予RtPA静脉溶栓、扩管、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NIHSS、mRS及BI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DA、IL-6、IFN-γ、CRP水平及NIHSS、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SOD、GSH-Px水平及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NIHSS、mRS评分,升高BI评分。  相似文献   

13.
抽取7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维脑路通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应用疏血通联合维脑路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潘维花  李杰  宋裕如 《临床医学》2020,40(6):111-112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两组均予以临床常规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对症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抗感染等、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补液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吸氧补充机体氧容量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依达拉奉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相关指标、神经损伤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动脉平均血流量、外周阻力、特性阻抗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动脉平均血流量上升,两组外周阻力、特性阻抗均下降,研究组治疗后上述脑血流相关指标改变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NIHS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量表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有效性较优,值得在今后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替罗非班治疗。治疗2周,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量表(NIHSS)评分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3例(7.50%),观察组肉眼血尿2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联合治疗老年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血清hs-CRP、IGF-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 67%(P 0. 05)。2组疗程结束后NIHS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DL较治疗前显著增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疗程结束后,2组IGF-1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 00%,与对照组11. 67%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应用rt-PA静脉溶栓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可调节血清hs-CRP、IGF-1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脑安胶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住院40岁以上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人群,在一般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脑安胶囊,通过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CVHI)比较治疗前后血管血液动力学各指标变化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结果:脑安胶囊治疗组2年后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min)、平均血流速度(Vmean)、最大血流速度(Vmax)明显增高,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和临界压(CP)明显下降,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安胶囊能有效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通络化痰胶囊联合丁苯酞对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集2019年5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丁苯酞及常规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丁苯酞联合通络化痰胶囊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脉动指数)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脉动指数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化痰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93-2895
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供血不足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量、Mo CA评分、MMSE评分、H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较对照组的66%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血流量、Mo CA评分、MMSE评分、HDS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P0.05),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脑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系科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4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救治流程;选取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救治的37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脑系科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流程。比较两组就诊到溶栓治疗时间即门-针时间(DNT)、溶栓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病死率。结果:观察组DNT短于对照组(P 0. 05),溶栓率、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脑系科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流程,可有效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溶栓的等待时间,提高溶栓率和救治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