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态进展性牵伸(SPS)联合关节松动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TKA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患者均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SPS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定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HS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122.14±9.73)°、HSS评分(87.13±9.56)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PS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TKA后关节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扩大膝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物理因子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活动受限的影响。 方法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5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物理因子(红外线和调制中频)治疗方案,治疗组在上述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30d后(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治疗疗效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活动度为(110.15±10.13)°,与对照组治疗后的(85.49±15.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物理因子治疗TKA后术侧膝关节活动受限,可有效地缓解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关节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内固定手术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术后3天,2组患者均采用物理因子治疗、CPM、运动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IK膝关节牵伸系统进行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AROM);于术后24周对2组患者用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X线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明显下降趋势(均P0.05,0.01),且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均P0.05)。术后4及12周后,2组患者AROM均较治疗前呈明显增加趋势(均P0.05);术后4周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AROM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患者X线检查均有骨痂通过骨折线,患肢无纵向扣击痛,不扶拐能行走3min,对比之前X线片骨折无变形,内固定无松动开裂,无骨不连发生。结论: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静态进展性牵伸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扩大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提高膝关节功能,且不增加骨不连风险。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创伤后行内固定或/及外固定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屈膝功能障碍。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是理疗,尤其是传导热治疗结合膝关节屈曲功能持续载荷牵伸并结合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笔者通过对一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再配合膝关节松动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患者平均年龄(35.23±10.64)岁;胫骨平台骨折11例,股骨干骨折5例,髌骨骨折9例,腓骨小头骨折5例,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10例。所有患者均于骨折线模糊,骨痂明显生成后行康复治疗。20例患者行理疗、载荷牵伸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联合物理因子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侧膝关节关节活动受限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TKA术后骨性关节炎(OA)患者5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采用传统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0d后(治疗后),分别采用目测类比法(VAS)、量角器和临床治疗疗效标准对2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ROM)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膝部的VAS评分和ROM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ROM为(110.15±10.13)°,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5.49±15.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关节松动术联合物理因子治疗TKA后关节活动受限,不仅能有效地缓解患者膝关节肿胀和疼痛,还可显著改善膝关节ROM,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治疗偏瘫性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偏瘫性肩痛患者,均不伴肩关节脱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A组)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术;对照组(B组)应用传统疗法(按摩、电脑中频治疗仪),采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A组在减轻疼痛和增加关节活动度两方面均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松动术对不伴肩关节半脱位的偏瘫性肩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OA)是以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的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症状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目前治疗本病多采用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理疗、推拿等方法。我科于1995年2月~1998年2月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膝OA21例32只膝,并与用理疗治疗膝OA30例28只膝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前者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对象①治疗组膝OA患者21例共32膝,男10例,女11例;年龄50~71岁,平均5人3岁;病程1周~4年。②对照组膝OA患者ZO例共28膝,男8例,女12例;年龄SO~78岁,平均58.2岁;病程1周~IO年。2组均符合膝O…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肩周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对照组),每组15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牵伸疗法,A组同时给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B组同时给予关节松动术。每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ROM)评估、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指数(SPADI)评估对患者受累肩关节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三组患者的肩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组间比较发现,A组肩关节ROM改善优于B组、C组(P0.05);A组及B组SPADI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C组SPADI较治疗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发现,A组SPADI的改善优于B组(P0.05)。结论: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牵伸疗法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轻肩关节的疼痛程度及提高其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9.
2009~2012年在我科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损伤患者76例,均经MRI检查确诊并排除其他膝关节病损。76例分为2组,①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19~58岁;病程1周~2年。②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55岁;病程1周~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线高度改变对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2例,均初次行TKA,依据手术前后关节线高度改变分为-4^-2 mm组8例,>-2~2 mm组30例,>2~4 mm组15例,>4 mm组9例。比较4组术前及术后1 a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结果-4^-2 mm组、>-2~2 mm组、>2~4 mm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增加值[(53.14±17.92)°、(51.32±14.40)°、(51.82±14.21)°]、HSS评分增加值[(26.50±12.63)、(14.33±2.61)、(17.32±4.47)分]较>4 mm组[(40.58±18.69)°、(13.32±4.44)分]大(P<0.05),-4^-2 mm组、>-2~2 mm组、>2~4 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mm组术后WOMAC评分增加值[(-35.47±6.89)分]较>4 mm组[(-40.44±9.67)分]大(P<0.05),-4^-2 mm组[(-35.50±10.42)分]、>-2~2 mm组[(-39.30±8.65)分]与>4 m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TKA术后关节线高度增加>4 mm会影响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方法。方法:对77例行双膝关节同时置换的患者介入围手术期康复,针对双膝关节置换的特点制订一系列康复措施。以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Rating Scale (HSS)评分、骨密度和临床结果评价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平均关节活动度提高52.5分,HSS评分提高45分,平均骨密度T值提高0.65,平均股四头肌肌力提高I级,住院期间未发生任何康复并发症。经过平均2.5年的随访,大多数患者均主观评价满意。结论:接受双膝关节同时置换者术前因人而异制订个体化康复计划,可以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为手术效果的维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关节松动术结合BIODEX SYSTEMⅢ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关节松动术结合BIODEX SYSTEMⅢ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47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以关节松动术后结合BIODEX SYSTEMⅢ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关节松动术。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伸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BIODEX SYSTEMⅢ治疗膝关节功能障碍较之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对膝关节强直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患者用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为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仅用肌力训练治疗。结果经上述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0.40±25.72)度,对照组为(81.14±21.25)度,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电运动刺激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强直疗效较好;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越明显,其功能恢复越好;病程愈短,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49-325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晚期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晚期骨关节炎患者30例,根据其所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功能测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SS评分高于对照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86.68%,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提升治疗优良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应用及对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行TKA的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单次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大角度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TKR术后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大角度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组(观察组)和常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组(对照组),每组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活动角度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其中康复医学科病房治疗2周,出院后采用同样的方法治疗10周,观察组采用大角度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仅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的屈膝角度较对照组大20°,其他方法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于康复治疗前和康复治疗1,2,4,6,12周后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的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被动ROM评定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HSS评分和膝关节主动ROM和被动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康复治疗1,2,4,6,12周后,观察组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康复治疗1,2周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1,2,4,6,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和被动ROM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早期大角度被动关节活动可有效地改善TKR后患者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从而制订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方法:21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入组,采用HS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膝关节功能评估,应用关节量角器对膝关节进行关节活动范围测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术前各因素与术后1、2周及出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独立t检验对术后1、2周及出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比较。结果:术前HSS总分、术前关节疼痛、术前膝关节功能、术前膝关节活动和术前屈膝畸形与术后1周膝关节活动范围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0.430、0.423、0.539和0.403,P<0.05。术前所有评估因素除年龄外与术后2周和出院时关节活动度无相关。结论:术前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和术前屈膝畸形与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相关。 相似文献
20.
CPM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1970年Salter在一系列基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持续性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的概念。Salter等的基础研究证实:固定对正常或受损关节均是有害的,不利于关节软骨再生,并导致关节软骨的退变和软骨下骨的坏死,进而提出关节损伤或手术后进行持续性的运动。由于骨骼肌的易疲劳性,患者不可能长时间坚持主动运动,因此这种运动必定是被动的,同时他还指出,这种被动运动应在手术或创伤后立即、缓慢地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