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多药在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莫西沙星+常规化疗)和对照组(左氧氟沙星+常规化疗)。治疗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肝功能。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肝功能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指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IgA)与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免疫球蛋白G(IgG)与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多药化疗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10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痰菌转阴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为86.28%,对照组为56.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闭合率88.24%,对照组为58.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林嘉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2):3138-3140
目的探索莫西沙星对多重耐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180例MDR-TB患者,随机等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改变,以及临床治愈情况。同时分析莫西沙星治疗后PCT和sTREM-1水平改变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莫西沙星组累计显效率(85.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患者血清sTREM-1和PC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sTREM-1在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有效控制MRD-TB患者病情程度,并降低血清PCT和sTREM-1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比较100例肺结核患者(实验组)治疗前后及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进一步比较实验组治疗后不同病灶吸收情况患者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4~+/CD8~+、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IFN-γ、TNF-α、IL-2、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灶明显吸收者CD3~+、CD4~+、CD8~+、CD4~+/CD8~+、IFN-γ、TNF-α、IL-2、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灶吸收不良者CD4~+、CD4~+/CD8~+、IFN-γ水平明显低于病灶明显吸收者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对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有指示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莫西沙星与吡嗪酰胺超短程化疗方案在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150例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痰菌转阴率及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与吡嗪酰胺超短程化疗方案可提高菌阳肺结核初治患者痰菌转阴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联合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纳入A组(42例)与B组(42例)。A组应用莫西沙星治疗,B组应用莫西沙星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发热、肺啰音、咳嗽咳痰)、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95.24%)高于A组(80.95%),P0.05;B组发热、肺啰音、咳嗽咳痰的改善时间[(2.84±0.23)d、(4.11±0.40)d、(3.51±0.62)d]均短于A组[(3.91±0.36)d、(5.25±0.56)d、(4.76±0.83)d],P均0.05;B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42.16±6.53)%、(27.15±3.96)%、1.84±0.79]均优于A组[(35.87±4.21)%、(32.82±4.11)%、1.36±0.53],P均0.05;B组治疗后的IL-6、IL-8、TNF-α[(72.89±64.36)ng/L、(162.37±105.91)ng/L、(107.86±59.62)μg/L]均低于A组[(159.66±75.80)ng/L、(385.84±142.68)ng/L、(189.44±76.56)μg/L],P均0.05。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联合匹多莫德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改善免疫功能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并了解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随机选取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160例,采用随机配对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使用含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化疗方案2(HZE+Mfx+Rfb)/6(HE+Rfb);对照组使用含利福平和链霉素化疗方案(2HRZEM/6HRE)治疗方案,8个月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痰菌阴转率、病灶总吸收率、复发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用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两组治疗前后各自的TNF-α、IL-10和IL-18变化并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5.0%(68/80)、病灶吸收率87.5%(70/80)、复发率7.5%(6/8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35.0%(28/80)]、病灶吸收率[43.8%(35/80)]、复发率[45.0%(36/8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两组患者IL-10、TNF-α和IL-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10、TNF-α和IL-18分别为(13.3±2.6)ng/L、(84.6±13.8)ng/ml、(90.7±11.3)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IL-10、TNF-α和IL-18水平[(19.6±2.9)ng/L、(152.6±17.4)ng/ml、(174.6±13.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利福布丁联合莫西沙星可明显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并降低外周血IL-10、TNF-α和IL-18水平,修复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8.
张启龙  高隆  杨俊 《医学临床研究》2016,(12):2295-2298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干预治疗对多重耐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40例MDR-TB患者,随机等分为莫西沙星组(n=70)和对照组(n=70),动态观察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改变,以及临床治愈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5.7%(6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4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5.962,P=0.015<0.05).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sTREM-1和PC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sTREM-1在2个月和6个月两个时间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PCT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患者无论是有效亚组还是无效亚组,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CT并没有明下降趋势,而sTREM-1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有效降低MRD-TB患者血清PCT和sTREM-1水平,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使用含莫西沙星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前来本院治疗的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列为研究人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成员均为39例。常规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和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更明显,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联合卷曲霉素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本院体检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对照组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依据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预后情况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比较两组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CD4~+/CD8~+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IL-8、IFN-γ、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4~+、CD4~+/CD8~+高于未缓解组,CD8~+、IL-8、IFN-γ、TNF-α低于未缓解组(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后与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8~+、IL-8、IFN-γ、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后可有效调节其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且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变化与其预后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微卡)联合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使用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改善、痰菌阴转率、用药后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程度,2、4、6、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CD4+/CD8+等水平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联合莫西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病灶吸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及血清免疫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IL-22、IL-8在结直肠癌(CR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结直肠癌(CRC)患者、54例慢性肠炎患者及36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肠癌组、良性组、健康组。测定各组受试者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含量及血清TNF-α、IL-2、IFN-γ、IL-22、IL-8水平。采用单因素ANOVA法分析3组受试者免疫相关指标,同时选择非参数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分析CRC患者免疫相关因子表达与病理分期间相关性。结果 3组受试者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含量及血清TNF-α、IL-2、IFN-γ、IL-22、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健康组相比,良性组和肠癌组患者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及血清TNF-α、IL-22、IL-8水平均显著上升,而外周血NK细胞、CD3~+、CD4~+含量及血清IL-2、IFN-γ水平显著下降(P 0. 05);与良性组相比,肠癌组TNF-α、IL-22、IL-8水平及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显著上升,血清IL-2、IFN-γ水平及外周血NK细胞、CD3~+、CD4~+含量显著下降(P 0. 05)。不同临床分期CRC患者血清TNF-α、IL-2、IFN-γ、IL-22、IL-8水平及外周血NK细胞、CD3~+、CD4~+、CD8~+、CD8~+CD28~-含量差异显著(P 0. 05),从TNMⅠ期到TNMⅣ期,患者血清TNF-α、IL-22、IL-8水平及外周血CD8~+、CD8~+CD28~-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IL-2、IFN-γ水平及外周血NK细胞、CD3~+、CD4~+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免疫相关因子TNF-α、IL-2、IFN-γ、IL-22、IL-8及外周血免疫细胞在CRC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作为反映CRC进展及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及微卡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常规化疗药物为力克肺疾(D)、吡嗪酰胺(Z)、丙硫异烟胺(Pto)、丁胺卡那霉素(Am),化疗方案为8(D +Z +Pto+ Am)/12(D +Z +Pto).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并全程给予莫西沙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卡.两组疗程均为20个月(强化期8个月,巩固期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4、6及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X线胸片检查病灶吸收情况;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4、6、1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9% vs 51.8%,P<0.01).(3)治疗组CD3+、CD4+、CD8+、CD4 +/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4)两组均为轻微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即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 莫西沙星和微卡联合应用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可提高临床痰菌转阴率,有助于病灶吸收,提高患者免疫力,同时不增加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早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抗休克治疗,观察组在脓毒症休克后2d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状况、炎性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元素(PCT)、白介素-6(IL-6)]。结果两组治疗后CD8+、TNF-α、PCT以及IL-6均下降,CD3+、CD4+以及CD4+/CD8+均提高,且观察组变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机体免疫,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肺部病灶组织中TNF-α、IFN-γ及IL-10水平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治疗的30例无合并症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1组,选取3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2组。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及IL-10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各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免疫功能检测(CD4、CD8、CD4/CD8);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gM、IgG、IgA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1、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的CD4+、CD4+/CD8+表达结果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对照2组患者的CD8表达结果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gM、IgG、IgA水平低于对组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TNF-α、IFN-γ及IL-10水平对其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中可以将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作为治疗肺结核并低蛋白血症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PSD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76例)给予r TMS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治疗2组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清BDNF、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免疫、炎症因子[CD3~+、CD4~+、CD8~+、IgG、IgA、IgM、白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HAMD、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2%,高于对照组的82.89%(P0.001)。治疗后,2组的血清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NSE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血清CD8~+、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IgA、IgG、IgM、CD3~+、CD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血清CD8~+、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帕罗西汀可改善PSD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独帕罗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高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方案,研究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莫西沙星的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 1%、MVV、FEV 1/FVC、SOD、GPx、NO水平高于对照组,MDA、ET-1、sICAM-1、IL-8、TNF-α、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高龄AECOPD患者中的抗感染效果更好,可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血管内皮损伤,增强抗氧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服用解痉平喘药物。对照组患者进行莫西沙星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8、IL-6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细胞因子及自然杀伤(NK)细胞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HFMD患儿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症组31例和重症组2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CD16+CD56+含量,并分析各指标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轻症组血清IL-6、IL-12、TNF-α水平显著高于重症组及对照组,重症组仅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重症组CD16+CD56+细胞含量显著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L-6和TNF-α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67,-0.518,P0.01)。结论 HFMD患儿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免疫功能紊乱,检测IL-6、IL-12、TNF-α水平及CD16+CD56+含量有助于识别重症HF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