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现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3年1-12月某三甲医院普外科212例行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该院结、直肠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列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替安(49.5%)、拉氧头孢(39.15%)、奥硝唑(39.15%)。联合用药多为头孢菌素联合奥硝唑,术前0.5-2h给药占44.34%,41.97%的患者术后预防疗程小于48h。结论:该院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肝胆外科胆石病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8年第4季度105例胆石病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达100%;45.7%的患者术后预防用药时间偏长(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为3.8d),抗菌药物应用率列前5位的分别为奥硝唑(29.1%)、头孢唑啉钠(20.1%)、头孢硫脒(16.4%)、甲硝唑(11.1%)、哌拉西林/舒巴坦钠(8.5%);联合用药中以二联应用比率最高(69.5%)。结论:我院胆石病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较普遍,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该院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1年1~12月100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应用品种以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尼西、头孢替安、氨曲南、奥硝唑为主;结扎脐带后立即给药67例;中位用药天数为4.82d。结论该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但尚存在给药时机不当及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用药监管,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某院普外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查阅该院普外科2012年(整治前)及2013年(整治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各病历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整治前后患者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整治前应用例次列前5位的药品分别是奥硝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美唑、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平均用药时间为6.3 d;整治后共使用3个品种,头霉素及特殊级抗菌药物未再使用,抗菌药物平均用药时间为4.2 d。结论:抗菌药物整治活动后,该院普外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肝胆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肝胆外科2010年11月—2011年2月10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达100%;抗菌药物应用率排序居前5位的分别是洛美沙星71例次(25.9%)、头孢匹罗49例次(17.9%)、头孢米诺28例次(10.2%)、奥硝唑26例次(9.5%)、头孢替安25例次(9.1%);单一用药57例(53.3%)、二联用药46例(43.0%)、三联用药4例(3.7%);初次给药在术前0.5~2 h内者3例、在48 h内停药者1例、在72 h内停药者11例,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平均为5.1 d。结论: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较普遍,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DUE程序评价某院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建立围手术期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评估(DUE)标准,根据药品金额销售排名,确定销售排名位于首位的头孢替安作为DUE评价药品,采用回顾法筛选出普外科44名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头孢替安,依据DUE标准,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理由、皮试实验、用法用量、用药途径、溶媒选用、用药前实验室检查和用药结果等符合标准。联合用药不合理比例为62.50%,更换药品普遍缺乏换药依据,用药选择不合理占45.45%,术前给药时机正确仅为6.82%,Ⅱ类切口术后给药均超过48 h,Ⅲ类切口术后给药时机符合要求,ADR监测无记录等。结论:采用DUE法是对围手术期患者预防用药进行科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手段,对持续改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学坤  姚毅强 《中国药业》2012,21(18):82-84
目的了解医院阑尾炎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抽查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阑尾手术患者病历278份,对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及联合用药情况等,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阑尾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达100%,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为头孢美唑、奥硝唑、头孢替安、甲硝唑和头孢西丁,两联用药占40.65%,平均用药时间4.97 d,术后用药大于3 d的比例高达89.93%。结论阑尾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需加强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区林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01-202
目的:了解某院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方法:回顾性抽取2009年7月~2010年4月全部甲状腺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共108份,对其中符合条件的97份病历的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100%,选用抗菌药物的前3位分别是头孢替唑、头孢硫脒、头孢呋辛,术后首次预防用药的患者占94.85%,平均术后预防用抗生素疗程为6.07d。结论:该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亟待加强管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某三甲医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旨在为全面实施围手术预防用药管理提供基线情况。方法:抽查2010年3月所有清洁手术,登记性别、年龄、科室、手术名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抗菌药物费用、血常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录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4份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78.3%,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时间3.7 d;预防用药合理性判断中合理和基本合理率占40%;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居前3位的为头孢替安、头孢硫脒和头孢孟多;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主要表现形式为术后用药>3 d(37.7%)、术前未用药术后用药(21.7%)、术前用药在切皮前>2 h给予(18.0%)、用药品种不当(12.8%)等。结论: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给药时机不合理及用药选择不当等问题,提示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管理亟待在所有清洁手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一所三级医院3种I类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了2009年1-12月134例外科3种Ⅰ类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134例病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比例为100%,术前给药时机正确率为80.6%,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涉及5类12种,头孢一代占60.27%,头孢替安等其他药物占39.7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比例为8.96%,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为4.37 d,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43 d,乳腺手术2.23 d,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6.95 d。结论外科3种Ⅰ类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瓯市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为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管和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2013年12月—2014年9月我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6.81%,术前0.5~2.0 h内用药所占比例为89.25%,用药疗程在24 h内所占比例为35.72%,常用抗菌药物有头孢唑林、头孢硫脒、头孢替安、头孢米诺、美洛西林/舒巴坦等。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不合理的预防性应用主要表现在用药指征不严、药物选择起点过高、预防性用药率过高、给药时间不当、用药疗程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等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对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乳腺癌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围术期预防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调查2013年南昌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850例接受Ⅰ类切口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2013年我院乳腺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7.2%(61/850);用药时机选择术前2 h内用药70.5%(43/61)和术后用药29.5%(18/61)。用药疗程合理93.4%(57/61);用药时间超过48 h占3.3%(2/61)。抗菌药物选择合理率78.7%(48/61)。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促进了我院乳腺癌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和疗程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王丽  董雪  李林楷  杨富恒  李振东 《今日药学》2020,(3):194-196,208
目的调查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研究临床药师在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HIS调取干预前3个月(2018年7~9月),第一级阶段干预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第二阶段干预组(2019年2~4月)的剖宫产手术病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对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时机、术后用药天数的影响。结果经过两轮干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由0%上升至80.56%(P<0.05),干预前头孢孟多和奥硝唑使用频率最高,干预后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使用比例从46.54%升至96.34%,二联用药比例由40.92%下降至19.71%。干预前后预防用药疗程超48 h患者比例由100%降至90.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率由1.02%降至0.56%。结论通过临床药师的积极干预,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率改善显著,但术后用药天数过长,需要临床药师进一步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10年7-12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住院时间、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共211例次,平均用药1.17次;术前首次预防用药≤2h者46例(25.56%),平均用药时间为7.33 d(1~17 d);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共涉及7类14种,应用频次排序列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替安(61例次)、头孢地秦(30例次)、头孢替唑(27例次);单一用药159例(88.33%),联合用药21例(11.67%)。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较严重不规范现象,应加强对医师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宣传并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7—9月我院665例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86%(285/665),术前0.5~2 h内给药率为85.26%(243/285),平均用药疗程为2.31 d,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美洛西林、头孢替安等。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指征把握不严、预防使用率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当、用药疗程长、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需进一步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章富良 《海峡药学》2012,24(5):249-250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主要以硝基咪唑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药物分别是奥硝唑(使用率为26.8%)、乳酸左氧氟沙星(使用率为22.7%)、头孢匹胺钠 (使用率为18.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达99.2%.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基本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医院Ⅱ类切口治疗病人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问题开展调查,并研究其合理性。方法:2021-06~2022-04我院接受Ⅱ类切口手术的的1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情况。结果:17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共8种,使用频率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唑林40.45%、头孢呋辛32.02%和头孢替安14.04%;对Ⅱ类切口手术的病例数据经过了统计后调查发现,在178例病人中,有81例病人采用单一抗菌药物,占比为45.51%;有97例病人采用二联抗菌药物,占比为54.49%,其中选择头孢唑林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的为45例(47.37%),其次是头孢呋辛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的为23例(24.21%);无病人采用三联或三联以上药物治疗的方法;在研究的178例Ⅱ类切口治疗病人中,28例(15.73%)病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当中以持续时间过长居多例次为22例(12.36%),其次因手术时间过长而导致在术中不追加抗菌性药物例次为5例(2.81%)。结论:目前医院对Ⅱ类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选用正面临着多种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院2010年度普外科围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度手术250份出院病历,对手术切口类型,选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联用情况、用药时间等内容做统计分析,并做出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围术期预防性用药使用率达100%.共涉及抗菌药物19种,使用前6位依次为头孢西丁、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替硝唑、奥硝唑、头孢孟多、哌拉西林.结论 需要加强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和甲状腺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间诊疗的100例乳腺和甲状腺清洁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1例(占31.00%),均符合抗菌药物用药指证;乳腺手术患者术前2 h用药为9例手术后7 h内加用抗菌药物者1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2 h内均用药者20例,术后24 h内停药为7例;11例乳腺手术患者使用的药物主要为奥硝唑、培氟沙星、头孢替安、头孢三嗪。结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不可滥用,以避免耐药性增长和不必要的医源性浪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现状,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6–12月465例剖宫产手术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剂量、品种、用药时间以及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465例剖宫产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者464例(99.8%),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者391例(84.3%),联合用药者73例(15.8%);383例(82.5%)在断脐后给药;用药时间≥72 h、≤48 h、≤24 h者分别为314例(67.7%)、10例(2.2%)、140例(30.1%);用药频度居前三位的药物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替安钠、奥硝唑。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时机、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等比较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药物利用指数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