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呼吸情况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心衰药物、硝酸酯类以及利尿剂和镇静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经鼻导管行高流量吸氧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呼吸指标、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而动脉血CO2分压(Pa 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每搏量(SV)和射血分数(E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中心静脉压(CVP)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临床疗效较好,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鼻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2 h后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血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O2、PaCO2及治疗后心率、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小于对照组,PaO2、PaCO2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越红  卢一郡  唐宇涛 《内科》2009,4(4):547-548
目的观察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支持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与常规治疗组,无创通气组24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常规治疗组24例为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h动脉血pH、PaO2、SaO2和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无创正压通气组经呼吸支持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减慢;PaO2、SaO2明显上升,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结核合并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疗效。方法选择19例常规治疗方法无效肺结核合并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严重低氧血症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动脉血气中变化以及患者的临床变化。结果pH、PaCO2、SaO2、PaO2/F iO2及HR、PR、M BP与治疗前比较相互有显著差异(0.005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ICU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100例ICU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两组(利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HR、R、PaCO2、PaO2、TEL、SV、LVEF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无创呼吸机治疗冠心病所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在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1例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下不能有效改善低氧血症时,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39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pH、PaO2、PaCO2、HR、RR、MAP及S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也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5.1%。结论无创BiPAP可明显改善冠心病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低氧血症,提高冠心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呼吸机的治疗,分为有合并症组A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无合并症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两组撤机时间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撤机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PaO2、PaCO2无差异(P>0.05);各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利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合并症并无降低其治疗效果和延长撤机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井冈山市中医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度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心率、Pa O2、呼吸频率、Sp O2及p H值;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及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浆脑钠肽(BNP)、K+及Na+水平。结果左心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TEI指数、LVEF、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EI指数低于对照组,LVEF和SV高于对照组(P<0.05)。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Pa O2、呼吸频率、Sp O2及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a O2、Sp O2及p H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BNP、K+及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BNP、K+及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左心功能、肺通气及水钠潴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内采取常规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pH、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呼吸(RR)、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pH、PaCO2、PaO2、RR、HR的变化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共60例分成观察组(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血压、心率,BNP、K+和Na+水平以及血气分析及氧动力学参数结果(PH、DO2、VO2以及PaO2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TEI指数、LVEF以及SV)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改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 h生命体征变化及pH、PaCO2、PaO2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2h后,研究组患者pH、PaCO2、Pa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pH、PaCO2、PaO2指标改善不明显(P>0.05).②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低于研究者(P<0.05).③研究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需气管插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检测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AP、PaCO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aO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两组CO、SV、CI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V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鼻导管吸氧法治疗,观察组(n=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PaO2、PaCO2、SaO2、pH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PaO2、PaCO2、SaO2、HR及RR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pH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应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61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治疗初期即采用无创双水平(BiPAP)正压通气,对照组先予以面罩吸氧,2h后进行无创通气,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h、8h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及24h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h后的各项指标、8h后的部分指标变化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24h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0%(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治疗初期是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最佳时机,临床见效快,并且成功率高,可供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军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4,7(12):1142-114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及72 h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 h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PaO2、PaCO2、pH、BNP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配合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和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纳络酮1.2~1.6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内,1次/d,静脉滴注,连用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液酸碱度(pH)等指标变化及肺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显示动脉PaO2上升,PaCO2下降(P<0.01);治疗组肺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临床疗效更高(P<0.01)。结论纳络酮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安全、可靠,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ICU诊治的老年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两组都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在呼吸泵衰竭改善会改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照组只有在符合撤机标准时予撤机。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86.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AP、RR、pH、PaO2与PaCO2值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狭窄、气道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2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作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并不影响患者的血气指标,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仇毅洲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502-150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通气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变化(HR)。结果治疗48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pH值、PaO2、PaCO2、RR和HR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NIPPV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是否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给予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实验组(31例:给予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h、24h后PaO_2、PaCO_2、SaO_2等动脉血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4h后BNP、LVEF、SV(每搏输出量)等相关数值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48h后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未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插管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插管率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及72 h血气分析指标pH、PaO2及PaCO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