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洪虹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531-3533
目的 评价卡贝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予卡贝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出血情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各时间段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下降值、红细胞(RBC)下降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使用卡贝缩宫素,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提高预防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效果,具有减少出血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优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预防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70-3572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效果良好,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欣母沛、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2例二次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欣母沛、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与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子宫复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两组的Hb、HCT、Ca2+、FIB、D-D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可有效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正常经阴道顺产产妇产后即时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100例经阴道顺产产妇,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顺产后常规给予缩宫素10 U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产妇产后在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后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宫颈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及产前、产后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RBC、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即时给予麦角新碱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正常顺产后单用缩宫素,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血常规指标发生大幅度变化,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43-4145
目的观察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产妇90例为研究对象,均出现产后出血,以胎儿娩出后药物使用状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用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出血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产后30min、1h、2h、24h,对照组产妇出血量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辅以马来酸麦角新碱和缩宫素共同治疗来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16例高危产妇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入选者根据分娩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产妇应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出血事件的概率、产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止血时间、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发生出血事件概率为10.34%(6/58),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29.31%(17/58),研究组比对照组出血事件发生概率更低(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1h、2h、24h的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减少(P<0.05);研究组产妇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用时更短,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17%)显著低于对照组(24.14%)(P<0.05)。结论辅以马来酸麦角新碱和缩宫素共同治疗有利于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及减少出血量,止血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马来酸麦角新碱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剖宫产产后出血2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4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观察两组出血量、恢复效果、血红蛋白(HGB)、纤维蛋白原(FIB)及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较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GB和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的HGB和FIB指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O、N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O、N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更佳,可有效减少产妇的出血量,加快产妇术后恢复,调节HGB和FIB水平,降低NO、NOS含量,属于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10月选择性剖宫产产妇9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角新碱,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1 h、4 h、24 h时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且产后24 h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略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出血量,提高产妇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111-2112
目的分析研究卡贝缩宫素对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卡贝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第三产程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同时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及24h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用剖宫产手术治疗时给予卡贝缩宫素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出血情况,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7):1061-1062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宫体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卵巢功能指标、宫底下降幅度和恶露持续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中、产后2h、产后3d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天后,观察组卵巢功能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1d、3d、5d宫底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恶露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结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在加强子宫收缩、减少术后出血方面效果显著,利于产妇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不同时点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2组用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产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变化,并比较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24 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观察组Hb下降值和RBC下降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效果,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术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预防产后出血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术中注射缩宫素,研究组接受术中注射缩宫素和欣母沛,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研究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及术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注射缩宫素的同时,加以欣母沛,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且安全,预防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卡贝缩宫素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选择剖宫产分娩产妇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胎儿娩出后24 h出血量>500 ml)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6/47),低于对照组31.91%(1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中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高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高龄剖宫产产后出血128例,根据不同药物干预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各64例。研究组采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24 h后临床效果,产后2和24 h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产后24、48和72 h宫底高度,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 h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和24 h,研究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24 h后,2组血清IL-6、TNF-α和LPO较治疗前降低,GSH-Px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血清IL-6、TNF-α和LPO低于对照组,血清GSH-Px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48和72 h,研究组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复方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对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行自然分娩553例孕妇进行分析。随机分组,研究组产时用缩宫素20U静脉推注,产后每天用复方益母草胶囊。对照组产时用缩宫素20u静脉推注。结果:产后24h平均出血量观察组为(215+45)mL,对照组为(285+5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益母草胶囊与缩宫素联合应用与单用缩宫素比较,可明显减少顺产产后24h的出血量,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出血中的预防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8例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产妇产后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给予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止血时间、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4例(占8.16%),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率13例(占26.53%),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不同时间内的出血量均较对照组更少,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对照组为24.4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产后出血预防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所有产妇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予以益母草注射液和缩宫素联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对照组单用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结果观察组中有1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为0.67%,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产后出血量为6.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出血总量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显著差异,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48h HCT变化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且无显著不良反应,适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联合应用缩宫素注射液与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分娩的200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应用缩宫素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的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100),对照组产妇为9%(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妇术后收缩压、舒张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00),对照组为4%(4/100),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在缩宫素基础上联合应用欣母沛可减少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率,改善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防治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产科分娩的产后宫缩乏力出血产妇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于胎儿娩出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出血量、宫底高度以及给药期间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24 h宫底高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2 h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给药期间应激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防治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效果确切,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接收的382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每组患者191例。研究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参照组仅给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对比其治疗前后心率与血氧饱和度水平;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正常分娩与剖宫产分娩,产后2h及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前后心率与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呈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2.1%,低于参照组4.2%。结论给予产妇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预防产妇产后出血,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