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盆底疾病发展历程及本中心的临床实践体会,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学科整合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对盆底功能多学科整合的认识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由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导致的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子宫切除术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主要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术中子宫的摘除与对血管、韧带和神经的损伤易对盆底功能产生影响,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然而其临床研究尚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3.
庄秋英  刘佳 《护理研究》2012,26(27):2571-2572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疾病包括一组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日益受到关注。多年来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高。近年兴起的盆底重建术采用聚丙烯网片替代薄弱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中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手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的效果与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女性作为参考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对观察组手术前和手术后6个月及参考组体检时的肛提肌裂孔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明显大于参考组体检时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作为患者术前和术后功能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盆底肌群训练联合生物反馈防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及其应用效果,主要包括反复收缩提肛肌,并用肌电图检测结果。认为该方法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
网片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POP-Q分期Ⅲ或Ⅳ期的生殖器官脱垂患者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1min;术中出血平均270 ml;随访3~18个月;全部治愈;2例有肛门胀感,可耐受;余患者无近期并发症。结论采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相似文献   

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以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为主要症状的盆底结构功能异常的一组征候群。据调查盆腔器官脱垂在女性围绝经期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16%。当前,以盆底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整合,妇科泌尿学和盆底重建外科学正在快速发展。而影像学检查技术作为盆底疾病的研究已成为必不可缺的手段,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能够显示完整的盆膈裂孔的声像图,本研究旨在从三维超声影像学的角度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解剖结构的改变。帮助外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评估手术效果[1]。  相似文献   

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压力性尿失禁(SUI)是其常见表现形式,发病率约27.6%,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随着"盆底整体理论"的形成,人们认识到任何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对PFD疗效都不理想[2].在此理论指导下,作者采用包括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康复器、模拟场景生物反馈的个体化盆底仿生治疗女性SUI,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一组以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UI)为主的妇科疾病.中老年妇女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益发展,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作为一种新术式,利用生物网片(prolift)替代受损的盆底筋膜组织,分别在前、中、后3个区域重建盆底,全面纠正盆底缺陷[1].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保留了子宫等无病变脏器,对合并内科疾病、体质虚弱、不能耐受大手术的老年女性病人更加适宜[2].我科于2008年6月-2010年12月对67例盆底功能障碍病人实施了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一个普遍性的妇女健康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其中妊娠、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产后阶段尽早进行科学的盆底康复管理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妊娠及分娩过程中损伤神经、肌肉和结构的修复与还原,降低近远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本文围绕育龄妇女围产期盆底损伤发生机制、产后盆底康复概念、产后盆底康复管理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产后盆底康复管理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对妇女产后盆底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并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规范的产后盆底康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女性盆底是一个多层次相互作用,相互支持的三维立体结构,由肌肉、筋膜、结缔组织等软组织构成,较为薄弱,因此成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如压力性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等)的好发部位。研究表明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阴道分娩对盆底所造成的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女性盆底结构观察及功能评估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阴道分娩相关损伤及影像学评价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是盆底支持组织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及性功能障碍等[1]。妊娠和分娩导致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因素[2]。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性的心理感受,追求性的和谐与美满,也就是更关注性生活的质量。国外调查[3-5]显示,26%~47%的女性SUI 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25%的SUI患者在性交过程中有漏尿[6],并导致性欲减退等。马乐等[7]对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438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性生活调查后发现,接受调查的251例患者中,84.5%的患者自觉尿失禁对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辅以各种场景下的反馈训练以及Kegel锻炼等联合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又称为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ance,SUI)等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而引  相似文献   

14.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FPFD/PFD)是指盆底组织因损伤、衰老等病因造成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系列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一组症状群,经常合并发生[1]。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FPFD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妊娠和分娩是发生F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4]。妊娠晚期腹压的增加、分娩时胎头挤压和产道损伤等都会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受到  相似文献   

15.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粪失禁(FI)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又称盆底肌力,它是盆底组织功能状态的反映,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密切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评价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患者及20例盆底正常女性行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成像,观察肛门内括约肌的厚度、形态、连续性,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耻骨直肠厚度等。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成像技术测量所有患者肛门内括约肌厚度、缺损面宽度、盆膈裂孔大小、耻骨直肠厚度,与正常对照组数据相对比,提示所有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断层成像实现女性盆底影像学检查,通过测量患者肛门内括约肌厚度、缺损面宽度、盆膈裂孔大小、耻骨直肠厚度可定量分析其盆底功能障碍程度,指导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孕龄期妇女盆底结构变化及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测量167例单胎、顺产孕妇各孕期膀胱颈移动度(BND)、宫颈外口移动度(CD)、膀胱后角(RVA)、盆膈裂孔面积(LHA)、前后径(LR)、横径(HA),分析产程特点与产后盆底结构异常类型,总结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康复效能的对比。结果:盆底超声指标BND、CD、RVA、LHA、LR、HA随孕周增加而增加,组间对比差异于孕晚期开始出现(P<0.05);观察组内比较,孕晚期、产时、产后与孕早期、中期有统计学差异,且在产时达到最大(P<0.05),孕早期与孕中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长产程及机械助产与产后盆底结构异常存在相关性;参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参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阴道分娩可影响女性盆底结构,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盆底超声能直观反映妊娠期、产时及产后女性的盆底结构,且具有无创、无辐射、可重复等突出优势,对预防及诊断妊娠期、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所致。三维超声不仅能清晰显示盆底结构,而且还能从形态和功能方面为女性PF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直观的影像学证据。本文就PFD的影像解剖基础及三维超声在PFD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评估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30例经针灸治疗的女性盆腔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通过分析超声影像评估针灸对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结果:3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经针灸治疗后,经三维超声检查评估有一定治疗效果。结论: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评估针灸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验分析利用盆底超声检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为实验组,将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1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实施检查后,实验组患者膀胱颈角度(静息)、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等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在静息的情况下,两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容积、肛提肌裂孔前后径以及耻骨内肌厚度参数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盆底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检查,可明显发现相关指标的异常,符合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特征,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