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CA心肺脑复苏后的康复对策。方法分析我科17例CA患者心肺脑复苏后所实施的康复治疗措施。结果生存1年以上者8例,其中1例生存16年。康复的具体有效措施实施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维持循环稳定、支持呼吸等综合性心脏康复方案是CA心肺脑复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心肺复苏程序组合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06年6月—2009年12月我院救治的心搏呼吸骤停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胸部按压-气道-呼吸(C-A-B)程序51例、电除颤和给予复苏药物(D)程序37例、电除颤和给予复苏药物-胸部按压(D-C)程序32例,对照组均采用气道-呼吸-胸部按压-电除颤和给予复苏药物(A-B-C-D)心肺复苏程序。比较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4.17%(17/120),高于对照组的8.33%(10/120)(P0.05)。研究组行C-A-B程序心肺复苏成功率为19.61%(10/51),行D-C程序成功率为9.38%(3/32),行D程序成功率为10.81%(4/37)。行C-A-B程序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行D-C程序和D程序(P0.05);行D-C程序和D程序心肺复苏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结论实施心肺复苏时根据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地组合心肺复苏程序可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及护理干预对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骤停到心肺复苏时间,患者被分为>6min组(12例)、4~6min组(21例)、1~3min组(33例)和<1min组(34例)。观察比较各组心肺复苏结果和结局转归,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急救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6min组、4~6min组、1~3min组和<1min组,成功复苏的例数分别为0,4,18和28例,总计50例成功复苏。与>6min组、4~6min组比较,1~3min组和<1min组的复苏成功率(0%,19.05%比54.55%,82.35%)显著升高,P<0.05或<0.01。成功复苏患者的痊愈率为43(86.00%),其中15例来自1~3min组,28例来自<1min组。>6min组、4~6min组、1~3min组和<1min组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66.67%、90.48%、93.94%和97.06%,总体满意度为92.00%,且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急救大面积心肌梗死并发心脏骤停病人的关键为心肺复苏的时机,而护理干预作为加强救治效果的作用也很大。  相似文献   

4.
心跳、呼吸骤停时 ,进行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是呼吸循环重建的主要措施之一。急救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 ,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是唯一抢救生命的有效方法。1.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 (2 )面色苍白或紫绀。 (3)瞳孔散大。(4 )大动脉搏动及心音消失。 (5 )呼吸停止或吸息样呼吸。2 .抢救步骤(1)呼叫患者“怎么了”,并急呼别人来协助抢救。 (2 )听有无自主呼吸 ,查看瞳孔是否散大及有无大动脉搏动。(3)将患者仰卧在硬板床或地上 ,解开衣扣 ,暴露胸部。(4 )有假牙者取出 ,清除口腔内分泌物 ,畅通呼吸道。 (5 )左手…  相似文献   

5.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小时内(亦有规定24小时)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病人如经及时救治可获得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现将1998年我们抢救的12例心脏猝死病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36~84岁,平均64岁。其中冠心病患者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例,无心脏病  相似文献   

6.
概述 回顾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50年发展历程,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1].在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CPR指南发表后,CPR的质量和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仍然较低[2,3];胸外按压的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4];不同地区的心脏骤停的存活率相差较大[5,6];旁观者心肺复苏的执行率仍然较低[7,8]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自主循环综合征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5年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成功心肺复苏自主循环200例,除去年龄不符(小于16岁)的,还有资料不完整的,最后纳入研究150例,对可能与预后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基础疾病史情况,性别,这三个因素对患者预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有:心脏复苏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第4天的APACHEⅡ评分,以及复苏后有无肌肉阵挛,肌肉抽搐,有无脑干反应,有无室颤,室速等,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开始时间,持续时间,第4天的APACHEⅡ评分以及复苏中有无肌肉阵挛,肌肉抽搐,有无室颤,室速,有无脑干反射等这些因素是进行心肺复苏自主循环综合征预后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跳骤停是造成全球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心肺复苏发病机制和救治措施的研究从未停止,但心肺复 苏在过去的20年间其生存率未取得显著进展,全球的心肺复苏生存率仍仅有7%左右。过去的20年学者们充分认识 到了按压质量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然而,心脏的前负荷对于心脏的射血非常重要,增加心脏前负荷能否增加心 肺复苏时的心脏血流,仍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不同心肺复苏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9例2018年10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39例患者予以人工心肺复苏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心肺复苏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按压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在按压有效率上,实验组数据为97.50%,对照组数据为82.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实验组数据为5.00%,对照组数据为7.6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相关指标上,两组PaO2(氧分压)、SaO2(血氧饱和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PaCO2(二氧化碳分压)、SP(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人工心肺复苏治疗而言,心肺复苏机治疗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按压有效率更高,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复苏联盟(International Liaision Commiftee on Re-suscitation)于2008年10月发表了心脏停搏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的共识报告[1],综述了心脏停搏恢复循环后病理生理、治疗及预后方面新进展,目的为该  相似文献   

11.
心肺复苏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洁珍 《内科》2008,3(2):256-259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发展至今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自开始心肺复苏以来,不少患者重新获得了生存的机遇。这期间,国内外每几年都会推出新的复苏指南,不断对内容进行改进和增加新的内涵,并且提出了围心搏骤停期的新概念。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 1995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 ,我院对 35例心跳、呼吸停止病人进行复苏抢救 ,成功 2 0例 ,其护理要点及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0~ 58(34± 2 4 )岁。1.2 心跳、呼吸停止原因及诱因麻醉意外 4例 ,交通事故 3例 ,灼伤 4例 ,触电3例 ,心肌梗死 3例 ,心肌病 3例。1.3 综合抢救措施包括人工呼吸机应用 ,心外挤压 ,心电监护 ,抗心律失常 ,抗休克 ,纠正酸中毒 ,脱水 ,抗炎 ,利尿 ,冬眠及能量含剂应用等综合治疗。2 结 果经 3.8~ 2 5(14.4± 10 .6 )分钟综合抢救治疗 ,恢复生活自理者 17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性评价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ACD-CPR)对心跳骤停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 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WanFang Data和CNKI Data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1月的相关文献;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iew Manag...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钙(CG)联合应用极化液(PS)对心肺复苏(CPR)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接受CPR患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实施CPR以及血管活性类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CG联合应用P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肌酸肌酶(CK)、CR同工酶(CK-MB)、碱性磷酸酶(AST)、乳酸脱氨酶(LDH)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和血K+等指标水平变化以及复苏成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后的CK、CK-MB、AST、LDH及cTnI和血K+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均P<0.05)。实验组的CPR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苏失败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采取CG联合应用PS应用于CPR,可有效降低酸中毒对心脏的影响,提高CPR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高少勇  张毅 《山东医药》2003,43(10):67-67
心跳呼吸骤停是院外急救经常遇到的危重症。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8月 ,我们曾遇 5例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2~ 65岁。严重心律紊乱 3例 ,急性中毒 1例 ,触电 1例。均为突然昏厥 ,意识消失 ,面色苍白或紫绀 ,抽搐 ,颈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心电图示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3例 ,停搏 2例 ,到达现场后确认患者是心跳呼吸骤停 ,立即行心肺复苏术 ,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 ,控制呼吸 ,吸氧 ,体外电除颤及药物复苏等抢救。结果 :本组 5例中 ,2例 5分钟内心肺复苏成…  相似文献   

16.
17.
自 1996年 5月~ 2 0 0 2年 8月 ,我们抢救成功呼吸心跳骤停患者 2 2例 ,现就心肺脑复苏中的体会讨论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男 17例 ,女 5例 ;年龄 2 8~ 76岁。 2 1例为心原性猝死 ,1例为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致呼吸心跳停止。有 3例 2次出现室颤 ,1例 4次出现室颤。原发病包括 :急性心肌梗塞 14例 ,冠心病猝死 3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风湿性心脏病 1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食管癌手术 1例及腹部外伤肝脾破裂失血性休克 1例。2 .抢救方法和预后本组的抢救方法均按照 CPR标准与 ECC指南推荐的BL S及 AL S进行。2 2例中 19例呼吸心跳骤停发生…  相似文献   

18.
探讨护士心肺复苏(CPR)操作培训的方法,提高护士的急救技能和医护配合能力。对护士CRP的理论与技能进行了总结。护士必须熟练掌握CRP操作技术,密切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危急的征象,心跳呼吸骤停后的心肺脑复苏是危重病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心肺脑复苏(CPR)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如原发病、开始复苏时间、各种复苏措施是否及时、正确等。本研究分析了晋城市人民医院2004年12月-2007年3月入住ICU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并经心肺脑复苏的18例病人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6年来我院老年人心肺复苏(CPR)现状,分析其临床特点,研究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发生的335例心跳骤停(CA)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0岁)和非老年组(年龄〈60岁),比较2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成功率、脑复苏成功率; 分析2组CPR开始时间、人工气道开始建立时间、CPR持续时间、除颤次数、肾上腺素用量,组间进行比较。结果非老年组ROSC成功率为32.42%,脑复苏率为3.85%,老年组ROSC成功率为20.92%,脑复苏成功率为0.65%。2组之间CPR开始时间、人工气道开始建立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上腺素用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CA患者CPR成功率相当低,重视老年人基础疾病的救治,完善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是提高老年人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