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某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症状积分以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气喘、咳痰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肺功能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705-707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唑肟治疗小儿肺炎对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2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63例,给予头孢唑肟治疗;联合组63例,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唑肟治疗;观察比较给药1周后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唑肟治疗小儿肺炎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Th1/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IL-4、IL-10、γ干扰素(INF-γ)]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EF、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较对照组83.6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4、IL-10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细菌溶解产物胶囊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可改善肺功能指标,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C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B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两组治疗后咳痰、气喘、咳嗽症状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莫西林治疗CB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临床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龙咳喘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疗效及对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浓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组52例给予黄龙咳喘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NT-proBNP、PCT浓度和血液流变学,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T-proBNP、PCT浓度以及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黄龙咳喘胶囊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降低血清NT-proBNP、PCT浓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丙卡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CVA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盐酸丙卡特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PEF、FVC和FEV1高于对照组,且IL-17、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丙卡特罗、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CVA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COPD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单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细胞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FEV1/FVC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8和TNF-α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对重症哮喘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82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加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HR)、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及哮喘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4 h,2组除p H值无明显改变外,心率、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后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茶碱类药物及受体激动剂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常规药物治疗重症哮喘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肺外源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ARD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及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按照《ARDS诊治指南》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实施治疗,治疗时间为7d,记录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活量(VC)、肺总量(TLC)、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用力呼气肺活量1秒量(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1秒率(FEV1/FV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有效改善肺外源性ARDS患者肺功能及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减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4(IL-4)]水平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增幅比对照组大(P0.05),2组CRP、IL-4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降幅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GQOLI74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是治疗老年肺炎效果较好的方案,能加速患者症状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某院收治的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1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58例,有效25例,治疗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31例,治疗总有效率7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和患者的呼吸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6(IL-6)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在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湖北省建始县中医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IPF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PF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在BALF、IL-17、IL-6表达水平等项目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患者BALF和血清中的IL-17、IL-6含量均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肺功能检查中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检查指标均小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IL-17、IL-6和BALF检测能够作为老年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片对老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体征、气道重塑及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抗纤维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甲泼尼龙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 1/FVC)]、气道重塑和纤维化相关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VC、FEV 1、FEV 1/FVC均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MMP-3、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片应用于老年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减轻气道重塑、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分压[p(O_2)]}、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度(PEF)]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 67%,显著高于对照组74. 47%(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O_2)、SaO_2均显著升高,p(CO_2)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治疗后,观察组p(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EV1%、FVC、PEF等指标均显著升高(P 0. 05或P 0. 01),且观察组FEV1%、FVC、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有助于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疗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经口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IL-17、IL-23及TGF-β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喘息、咳嗽、痰鸣音及哮鸣音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和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VC和FEV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7、IL-23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法联合丙酸倍氯米松可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血清中IL-17、IL-23和TGF-β1水平,并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临床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探讨对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重症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IPPV,且研究组加用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比较2组疗效、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IL-6、BMP-7、TGF-β1水平,并比较2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治疗后随访至校正18月龄,比较2组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达峰容积比(VP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吸频率(RR)]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pa(O_2)、pH值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05),pa(CO_2)与血清IL-6、BMP-7、TGF-β_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随访至校正18月龄,研究组VT、VPEF/VE、TPTEF/T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R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NIPPV联合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重症NRDS可改善患儿血气情况,降低血清IL-6、BMP-7、TGF-β_1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改善肺功能,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病情改善及气道黏膜组织修复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该院COPD缓解期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家庭氧疗、肺康复训练及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模式。观察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急性发作次数和治疗前后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肺通气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FEV 1/FVC]、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急性发作总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19.5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和血清IL-8、TNF-α及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FEV 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T评分、血清IL-8、TNF-α及VEGF水均较治疗前下降,FEV 1/FV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模式通过调节脏腑功能、纠正病理状态有利于抑制炎性反应、促进气道黏膜组织修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氧合指数、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氧合指数及MLIS、MMP-9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退热、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以及胸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氧饱和度(Sa O2)、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ML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Toll样受体4(TLR4)、Ⅳ型胶原蛋白(Ⅳ-C)、MMP-9、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周,2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及呼气峰值流速(PEF)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64例ACOS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措施,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糖皮质激素,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对比两组入院时及疗程结束时血清炎性因子指标(EOS、IL-6、CRP)、血清气道重塑相关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神经生长因子(N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后两组EOS、IL-6、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气道重塑指标:治疗前两组TIMP-1、NGF、MMP-9、b-F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IMP-1、NGF、MMP-9、b-F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皮细胞功能:治疗前两组Sicam-1、ET-1、N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肺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FEV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FEV1、FEV1%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5)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9%(3/32)与对照组6.26%(2/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COS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体内炎性反应,延缓气道重塑,改善肺功能及内皮细胞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MH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毒症毒素[血磷、β_2-微球蛋白(β_2-MG)、同型半胱氨酸(Hcy)]、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β_2-MG、Hcy水平和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低血压、肌肉痉挛、出血/渗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HDF治疗对MHD患者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的清除效果优于单纯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