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兴清 《医学临床研究》2014,(12):2413-2415
目的探讨不同抗栓药物在二级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血栓栓塞患者165例,所有患者既往均有脑血栓史,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华法林组(n=57),氯吡格雷组(n=54)和阿司匹林组(n=54),比较三种药物在预防高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栓塞的作用。结果总危险事件统计华法林组24例(42.1%),氯吡格雷组40例(74.1%),阿司匹林组50例(92.6%),华法林组能显著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P< 0.05);三组脑栓塞复发率和后循环缺血发生率大小比较均为:阿司匹林组 >氯吡格雷组 >华法林组,三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与阿司匹林治疗组比较,华法林组和氯吡格雷组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显著升高(P < 0.05);三组间在病死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华法林能显著降低总危险事件发生率,在无禁忌证时,对高龄高危脑栓塞患者应首选华法林,若有禁忌证则考虑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华法林在伴有心房纤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将235例伴有心房纤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华法林组给予华法林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卒中复发率及出血性并发症的概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访观察1年,阿司匹林组卒中复发率为15.0%,出血率为2.5%;氯吡格雷组复发率为4.0%,出血率为0;华法林组卒中复发率3.8%,出血率3.8%。结论华法林、氯吡格雷对于伴有心房纤颤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的二级预防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选用阿司匹林、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方案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接受冠心病PCI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n=60)患者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观察组(n=6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16例ACS行PCI患者分成糖尿病组(n=30)与非糖尿病组(n=86),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情况。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11例(36.7%)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非糖尿病患者中13例(15.1%)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更易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2):1885-1886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心绞痛改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43%,观察组为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反复发作性脑梗死患者短期加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及综合内科收治的反复发作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成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研究组,n=41)和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n=41),比较两组住院14日及出院6个月内急性脑梗死的总再次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急性脑梗死总再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7.3%vs 22.0%,P0.05)。结论 :反复发作性脑梗死患者若无禁忌症及患者同意,应尽早行短期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再次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诊治的5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期间辅助以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250例,将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25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及复发率进行学分析。结果 (1)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研究组主观护理体验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97.2%)(P0.05);(2)研究组复发率(0.8%)低于对照组的(4.4%)(χ2=6.397,P=0.011)。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中辅助以优质护理干预,可增强治疗效果,,并予以患者理想主观护理体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华法林与氯吡格雷预防心房纤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93例心房纤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46例给予华法林治疗,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控制在1.8~2.5之间;47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两组脑卒中、周围血管栓塞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缺血性脑卒中总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30)。华法林组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26)。结论华法林降低了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及周围血管栓塞危险性且优于氯吡格雷,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心源性脑栓塞危险性实现的,但可能同时伴随有出血危险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66例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66例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90.9%比63.6%,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UAP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61-1062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从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两组疗效情况。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观察组LVEF、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具有不错的效果,其中氯吡格雷有效性、安全性更高,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黏膜的损伤。方法对16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氯吡格雷75 mg/d;Ⅱ组基础治疗上加服阿司匹林100 mg/d;Ⅲ组在基础治疗上联合阿司匹林100 mg/d 和氯吡格雷75 mg/d;Ⅳ组为对照组,只给予基础治疗。疗程14 d。观察患者受试后消化道症状的不良表现,疗程结束后第1天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送病理,观察患者内镜下胃黏膜情况、病理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口服氯吡格雷组与口服阿司匹林组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组部分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并引起内镜下胃黏膜及病理情况的改变,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单服氯吡格雷组与单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无明显差异(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内镜下胃黏膜情况及病理改变结果类似,亦即单服氯吡格雷组与单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无明显差异(P>0.05),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单药治疗组(P<0.01)。结论口服氯吡格雷会引起消化道不良症状的出现,并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其结果与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相似。而二者联合用药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PCI术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G、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CI术后,联合组TIMI血流分级及TMPG分级Ⅱ级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较术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5),但联合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联合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总发生率明显更低(χ2=4.336,P=0.037)。结论对于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肌灌注及心脏功能,对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波立维)联合用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病人遵医嘱予波立维75 mg、阿司匹林 100 mg口服,每日1次;华法林3 mg口服,每晚1次,定时复查凝血指标,使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维持在2~3.分别于服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经心脏超声心动图(TTE) 和(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左心房血栓消退情况.[结果]30例应用氯吡格雷联合用药治疗后,15例血栓消失,8例血栓缩小.[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华法林联合用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左心房血栓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光学比浊法(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ometry, LTA)检测评价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对血栓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血栓性疾病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76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作为对照组。单一用药组按照敏感药物不同分为氯吡格雷组(n=27)和阿司匹林组(n=49),联合用药组按照用药不同分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n=32)、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n=28)、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替罗非班组(n=16)。采用LTA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分析三组血小板聚集功能[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胶原(collagen, COL)]水平。结果 阿司匹林组和氯吡格雷组AA、ADP、CO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阿司匹林组AA、COL水平均较氯吡格雷组低(P<0.05);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替罗...  相似文献   

15.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上无差异,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平均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有改善者占87.5%,与对照组(6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吸烟对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二联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患者493例,均连续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达7d以上,根据病史分为吸烟组241例和非吸烟组252例,入选时所有患者均测定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后予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口服,并于服用氯吡格雷75mg/d3d后再次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在性别、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的总发生率为19.1%;吸烟组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的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25.5%vs14.3%,P=0.027),年龄(OR=3.79,95%CI:1.77~8.12)和吸烟(OR=1.98,95%CI:1.18~4.43)是阿司匹林抵抗和半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为19.5%,吸烟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低于非吸烟组(13.2%vs24.3%,P=0.03),吸烟是氯吡格雷抵抗的保护因素(OR=0.22,95%CI:0.09~0.54)。结论吸烟降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效应,但增强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在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7例,均行PCI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指标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I)水平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TC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两组血清CK-MB、cTnI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升高,但观察组术后3d血清CK-MB、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结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减轻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血脂水平,且术后MACE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血栓弹力图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抑制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13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120例接受PCI治疗并联合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患者作为联合用药组,15例未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单独用药组)分别单独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组,8例)或氯吡格雷(氯吡格雷组,7例)。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花生四烯酸(AA)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比较两组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结果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为(61.66±21.44)%,高于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5.23±13.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AA和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5.52±24.61)%和(58.67±22.75)%,高于阿司匹林组AA途径和氯吡格雷组ADP途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用药组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良好率)均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组(40.00%郴12.50%,26.67% vs 0,P均〈0.01)。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均能起到很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氯吡格雷稍差,联合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能起到更强的抗血小板作用。血栓弹力图是评价血小板抑制率的有效工具,可根据AA/ADP抑制率的情况发现对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进而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调脂、扩张血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本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住院号末位奇、偶数原则将其进行分组,入组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设为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设为试验组,比较不同护理措施疗效差异。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加疗效并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