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腕踝针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于返回病房时给予常规止痛药物联合腕踝针留置,按照腕踝针选区原则进行选区定位后行针刺,针刺后用输液贴固定4-6h。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药物对症治疗。分别在麻醉效应消失的1、6、12、24h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总量。结果:2组患者术后1h、6h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2h、24h疼痛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物用量方面,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腕踝针留置方法能有效缓解髋关节术后疼痛,其疗效优于药物止痛,可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髂筋膜间隙阻滞组(A组)和未行髂筋膜间隙阻滞组(B组),每组各20例。观察术中麻醉药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的用量,手术和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术后6、12、24、48h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48h关节锻炼时VAS和肌力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24、48h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量较B组明显减少,A组拔管时间较B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镇静评分、静息时VAS 6、12、24、48h评分和活动时VAS 24、48h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能有效减轻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减少全麻药剂量,缩短拔管时间,苏醒完全,术后并发症少,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高龄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23例。麻醉诱导前30 min在超声引导下,C组行单次髂筋膜间隙阻滞,T组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术毕C组患者行静脉PCA镇痛,T组经过术前留置导管行髂筋膜间隙连续阻滞镇痛。评估术后6 h(T3)、12 h(T4)、24 h(T5)、48 h(T6)各时点区域感觉阻滞情况、VAS评分和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镇痛补救情况。结果 T组T4、T5、T6时点不同区域感觉阻滞有效率高于C组,术后T5、T6时点静息及运动VAS评分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置管连续阻滞能为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提供安全和有效的镇痛效果,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并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神经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术后镇痛效果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T_1~T_4时点,神经阻滞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_0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较T_0时点降低,心率(HR)较T_0时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T_4时点的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阻滞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48 h内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 h,神经阻滞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神经阻滞组术后3 d时MMSE评分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3 d,神经阻滞组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髂筋膜间隙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优于全身麻醉,不仅可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而且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POCD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手动气压垫对全髋置换术后卧床老年患者腰痛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8月—2018年10月的研究对象归为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的研究对象归为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手动气压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24h的腰部静息VAS评分、24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12h、24h的静息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24h内镇痛药物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h腰部静息VAS评分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动气压垫能够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患者的腰痛症状,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浅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06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浅全麻。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两组入室时(T0)、切片(T1)、扩髓腔(T2)、术毕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毕和术后24 h的血糖(GLU)、乳酸(LAC)、皮质醇(Cor)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后6、12、24 h的VAS评分较低,T1、T2、T3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较低,术毕和术后24 h GLU、LAC、Cor水平较低;出院时Harris评分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浅全麻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应激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术前应用曲马多的临床镇痛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前曲马多的临床效果,摸索曲马多的合适剂量。方法:依麻醉前用药不同,60例择其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T0组(肌注0.9%NaCl 2ml);T1组(肌注曲马多1.5mg/kg);T2组(肌注曲马多2mg/kg),均采用联合阻滞麻醉。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术中术后应用镇痛药情况。(2)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结果:(1)T2组术中探查和宫缩痛的VAS评分明显低于T0组,P<0.01;术后4h、8h、12hT1组和T2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T0组,P<0.01;术后24h、48hT2组的VAS评分低于T0组,P<0.05;T1组和T2组的VAS评分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2)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各组间无明显差异。(3)胎儿娩出后T0组有7例、T1组有2例应用氟芬合剂,术后T0组均立即给吗啡2mg硬膜外腔注入,7例术后口服凯扶兰50mg镇痛,T1组8例平均术后4h给吗啡2mg硬膜外腔注入,T2组5例平均术后6h给吗啡2mg硬膜外腔注入。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曲马多能起到减轻术中术后疼痛和减少镇痛药用量的目的;推荐产科的安全剂量为1.5mg/kg。  相似文献   

8.
王军  任岩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6):2256-2258+226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洛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160例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具有完整随访记录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是否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麻醉后监护室(PACU)中芬太尼用量、手术48 h后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术后休息时和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眩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ACU中芬太尼用量、手术48 h后芬太尼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2天休息时和活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眩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方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及血黏度的影响,为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方法麻醉,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及血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0. 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 5%(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 5%(P 0. 05);观察组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以及全血低切还原黏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相比,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感染率更低,能抑制血黏度升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0. 35%,0. 30%,0. 25%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加全身麻醉对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共28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0例)、试验组1(70例)、试验组2(70例)及试验组3(70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0. 35%,0. 30%,0. 25%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加全身麻醉方案。比较四组气管插管时(T0)、手术切皮时(T1)、缝合切口时(T2)、进入麻醉苏醒室后30 min(T3)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 h、12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和术后瞻望(POD)发生率。结果试验组3的T1、T2及T3时间点心率和动脉压水平均显著高于试验组1、试验组2及对照组(P 0. 05);试验组1、2及3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1、2及3舒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自控镇痛(PCA)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1、2及3术后2 h、12 h、24 h及48 h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同时试验组1、2及3术后POCD和PO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1、2及3组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麻醉药物用量、疼痛VAS评分、POCD及P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罗哌卡因腰丛神经阻滞加全身麻醉用于行髋关节置换术高龄患者可有效提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加快康复进程,提高镇痛效果,并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损伤,同时应用0. 25%罗哌卡因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应用0. 35%、0. 30%罗哌卡因者,0. 25%罗哌卡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31-243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7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腰麻;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并比较入室时(T_0)、侧卧位时(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开始后0.5h(T_3)、手术缝合完成时(T_4)、术后24h(T_5)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完善时间,运动阻滞起效、完善时间较短(P<0.05);两组T_0时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1、T_2、T_3、T_4、T_5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与骶丛神经阻滞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麻醉起效快、效果好,且能降低术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2.
背景:硬膜外持续镇痛曾被认为是下肢术后镇痛的金标准,其效果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普遍采用。但此法有低血压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且患者在术后常规需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有增加硬膜外血肿的可能性,限制了硬膜外镇痛的临床使用。目前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腔隙阻滞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甚少。 目的:评价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连续硬膜外阻滞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效果和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和连续硬膜外镇痛组(n=30)。两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均接受预注量,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经髂筋膜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30 mL,连续硬膜外阻滞组经硬膜外导管注入0.20%罗哌卡因10 mL,均留置导管。待镇痛效果明确后,全麻插管。术毕两组分别经髂筋膜间隙、硬膜外连接镇痛泵持续给药,未使用术后自控镇痛单次给药。若疼痛难以忍受时,视其疼痛程度,予补救镇痛(帕瑞昔布20-40 mg/次)。记录目测类比评分、帕瑞昔布补救剂量、麻醉并发症、髋关节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 结果与结论:目测类比评分、额外追加的镇痛药量、Harris 评分、住院日两组无明显差别。但是下床时间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早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而且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组并发症明显低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组。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两种镇痛方式均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可得到良好的恢复;但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并发症少且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对于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颈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股骨颈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0例。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定镇痛,对照1组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罗哌卡因镇痛,对照2组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VAS评分,术后康复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2组术后6h静态V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术后12h静态VAS评分以及24h、48h的静态和动态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床上活动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更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小,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下行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颈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223-22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对应激反应和功能锻炼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5 d评估,比较两组麻醉情况、应激反应、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最早起效时间、镇痛连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以局部麻药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MDA、AOP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3 d、5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胃肠道症状、谵妄及心血管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联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能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患者功能锻炼耐受性,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及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个30例。联合组采用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和单纯组采用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4h、8h、12h、24h、48h疼痛及烦躁、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h、48h两组患者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8h、12h、24h联合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单纯组(P0.05)。两组患者烦躁、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应用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麻醉效果和较高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连续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早期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60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连续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continuouspsoasplexusandsciaticnerveblockanalgesia,CPSA)、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intravenousanalgesia,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12、24、36、48、72 h不同时间点静息时VAS评分(rest visual analog scale,RVAS)和被动活动时VAS评分(passive VAS,PVAS),吗啡类镇痛药物追加使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前及术后72 h内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术后0、2和12周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以及并发症。结果 :与PCIA组相比,CPSA组术后12 h,24 h,36h的RVAS评分和24 h,36 h,48 h的PVAS评分降低(P<0.05),术后吗啡类镇痛药使用量减少(P<0.05),术后镇痛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率减少(P<0.05),患侧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无差异(P>0.05),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随访12周,两组患者TKA术后HSS评分均较术前(0 w)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早期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镇痛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但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镇痛的效果及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R组)、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R组:0.200%罗哌卡因30mL加生理盐水至200mL;DR组:1μg/kg右美托咪啶+0.200%罗哌卡因30mL加生理盐水至200mL;S组:2μg/kg舒芬太尼200mL。R组和DR组行髂筋膜间隙置管后连续镇痛,S组行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8、12、24h静息、活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记录入室时(T1)、术后第1天清晨7:00(T2)、第2天清晨7:00(T3)血皮质醇(Cor)与血糖(Glu)水平。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DR组和R组患者在各时点的静息和活动VAS评分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在各时点的活动VAS评分低于R组和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与Glu水平比较,各组患者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和R组T2、T3时均低于S组(P0.05),DR组明显低于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啶联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抑制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王翠  张婷 《系统医学》2024,(1):64-66+70
目的 探讨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腰麻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徐州市矿山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腰椎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先给予超声引导下髂筋膜神经阻滞,再予腰椎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评分、平均动脉压、心率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4、12 h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毕阶段观察组血压及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麻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结论超声下髂筋膜神经阻滞联合腰麻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静注曲马多于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超前镇痛效应。方法对60例LC术患者,使用不同药物超前镇痛。60例随机分成局部浸润甲磺酸罗哌卡因(R)、静脉注射曲马多(T)、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R+T)三组,各20例,观察三组术后2、4、6、8、12、24、48h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不良反应及不同时段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次数。结果术后2,4、6h内R+T组VAS评分低于R、T组(P<0.05)。Ramsay评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术后恶心呕吐(PONV)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0~6h内R+T组术后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次数少于R、T组(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可有效用于靶控瑞芬太尼下LC术患者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次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泸州市中医医院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组和C组,每组28例。E组采用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次坐骨神经阻滞镇痛,C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h的静息视觉模拟评分(RVAS)与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PVAS),术后48h内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术后补救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6、12、24、48h的RVAS评分和PVAS评分与同组术后2h时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E组术后2、6、12、24、48h的RVAS评分和P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E组在术后2h和6h的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6、12、24、48h的下肢肌力Bromage评分与同组术后2h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术后补救镇痛率及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次坐骨神经阻滞能显著缓解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