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不仅病死率高,而且AMI不易及时诊断导致延误治疗,尤其是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易被忽视,同时合并症多.通过对46例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此类AMI患者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桂棠  韩雅玲  佟铭  邓捷 《心脏杂志》2007,19(4):454-456
目的评价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月2006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心功能均为Killip ⅢⅣ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米力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μg/(kg.min)静脉滴注5 h,每日1次,应用7 d。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心功能级别及不良反应。结果米力农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米力农组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心力衰竭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教(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并对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 26例AMI患者中,18例为无痛性梗死;1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VEF<40%10例,LVEF≥40%16例.随访14例患者中,半年内死亡5例.结论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无痛性梗死,心电图表现多为非ST段抬高性心阢梗死.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可能为左室收缩功能及/或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计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给予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后44例患者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明显改善,3例无效改为气管插管.BiPAP治疗总有效率为88%.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芳芳 《内科》2008,3(6):1002-1002
急性左心衰竭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终末期尿毒症患者70例,75例次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现将其临床情况分析如下。旨在总结经验,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图所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随访了14例患者的预后。结果 24例中,18例(75.0%)为无痛性梗死;19例(90.5%)为急性非透壁性梗死,3例并发完全  相似文献   

7.
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病程长,迁延不愈.易并发心衰.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救治19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急性弥漫性心肌损害,严重而突发的心脏排血障碍,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负荷突然明显增加而导致的左心排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的一组综合征。严重者为急性肺水肿,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患者起病急骤,  相似文献   

8.
李绪贵 《内科》2009,4(3):368-369
目的观察硝普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治疗。结果18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早期应用硝普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13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3d.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转归、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的室性早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米力农联合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疗效确切,能够缩短住ICU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抽取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83%和并发症发生率6.2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完善心理、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孔佐松 《内科》2014,(3):323-324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后,显效41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9%。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院前急救是重要的救治环节,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其心脏血管的自然老化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且由于病情危重 ,变化快 ,症状不典型 ,常被延误诊治。现将我科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监护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8例患者 (按“NYHA”标准诊断 )中男 73例 ,女 5例 ,年龄 6 5~84岁 ,平均 74 5岁1 2 病因  78例患者中 ,冠心病 2 5例( 32 15 % )、高血压性心脏病 2 3例( 2 9 5 % )、急性心肌梗死 9例 ( 11 5 % )、其他无明确心脏病史或伴体胖超重者 2 1例 ( 2 6 9% )。1 3 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有关临床因素。方法:43例血液透析(血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24例(Ⅰ组),血透当中未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9例(Ⅱ组);测定两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色素(Hb)、体重、超滤量等有关因素。结果:Ⅰ组及Ⅱ组之间血压、体重及超滤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体重增加,超滤量低时较易发生急性左心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所有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均为急性左心衰竭,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特征、心功能变化情况,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150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52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98例,其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85例。结论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多为非ST段抬高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此外,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的发病机制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收缩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吗啡,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心率、呼吸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和30 min时,观察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 min后,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33/36),高于对照组的69.2%(18/2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恢复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组2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20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比较,心力衰竭发生率(32%比11%)及病死率(36%比12%)前组均高于后组(P<0.05)。心房颤动组冠状动脉的2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P<0.05)。心房颤动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P<0.05),心房颤动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特点及转复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524例AMI住院患者,经确诊为AMI并房颤者56例,比较心肌梗死部位与房颤发生率的差异,根据房颤发生时间是否在24h以内又分为房颤早发亚组26例和房颤晚发亚组30例,比较房颤早发亚组和房颤晚发亚组间心肌梗死部位的差异。观察AMI并房颤的转复方法及疗效。结果AMI并房颤早发亚组中下壁心肌梗死明显增多(P<0.05),房颤晚发亚组中前壁心肌梗死明显增多(P<0.05)。而全部AMI中前壁心肌梗死房颤发生率最高(P<0.01),前壁心梗较易出现心功能不全,而心功能不全又易诱发快速型房颤,其房颤转复率低(P<0.05),预后差。结论AMI并房颤中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最高,其房颤转复率低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应用BiPAP呼吸机加上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与20例对照组对照。结果:BiPAP组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总有效率为90%,对血压无影响;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原梗死区ST段急性抬高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O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原梗死区ST段急性抬高且在首次发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均未采用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患者21例,均按急性左心衰竭常规处理以及对症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平稳后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随着急性左心衰竭症状的好转,抬高的ST段逐渐回落至等电位线或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前水平,但未出现典型AMI的T波演变,病理性Q波也无明显加深加宽。CAG结果证实所有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均是完全闭塞的,梗死区的血运完全靠侧支循环提供。冠状动脉3支病变16例(76·2%),2支病变5例(23·8%)。结论:OMI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其ST段抬高实质是梗死区域残存心肌侧支循环明显减少甚至中断,而非常规意义的冠状动脉急性血栓形成所致的AMI。临床上应按急性左心衰竭常规治疗,不应采取溶栓治疗,适时行完全或部分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是指老年人在原有慢性疾病基础上发生AMI后.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器官功能不全.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AMI患者136例的资料,其中发生MOFE 2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