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孙河治疗干眼的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河诊治的干眼患者的中药处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对处方中出现的中药名称、性味、归经统一规范化处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得到中药方116个,涉及中药130味,累计使用频次1,681次。四气以寒性药最多,共62味(47.6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48味(36.92%);归经以肝经最多,共41味(31.54%)。(2)使用频次: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8味。排在前5位的是茯苓(92次,79.31%)、甘草(87次,75.00%)、玉竹(63次,54.31%)、枸杞子(60次,51.72%)、生地黄(59次,50.86%)。(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最多,共8味(28.57%),其次为清热药6味(21.42%)、解表药5味(17.85%),活血化瘀药3味(10.71%),安神药2味(7.14%)。(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功效分别为养阴清热、滋阴降火、疏肝健脾、滋补肝肾。(5)高频中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6月23日.采用SPSS 23.0...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2,(1):201-206
目的:探讨《景岳全书·血证》组方用药规律及张景岳治疗血证的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景岳全书·血证》中的方剂,建立方剂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分析方剂中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收录方剂136首,涉及中药157味,使用频次较高药物31味(频次≥7),排名前5位分别为:甘草(65)、人参(42)、茯苓(36)、当归(32)、熟地黄(30),药物四气以温、寒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脾经最多,功效以补虚类药最高,核心药物组合26组,药物关联规则9条,K-means聚类得到新方4首。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揭示了《景岳全书·血证》用药规律,治法上重视调补气血,亦不忽视祛除火热外邪,擅补脾肺元气,滋养肝肾命门精血,体现了张景岳论治血证的学术思想,为现代临床治疗出血性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相关文献,构建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挖掘处方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结果:共筛选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文献共193篇,纳入处方148首,使用中药137味。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用药频次≥21次的高频药物有30味,排在前5位的为当归、牛膝、杜仲、甘草、续断;频次≥35次的高频药对有25个,排在前5位的药对为牛膝-当归、牛膝-杜仲、杜仲-当归、杜仲-续断、甘草-当归。药性温性药偏多,占59. 49%,药味以甘、苦、辛为主,频率为85. 99%,归经以肝肾脾居多。最终挖掘核心组合22个,新处方11首。结论:中医药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用药以补肾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药为主,为指导临床用药及研发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古医籍《内府秘传经验女科》是明代名医龚廷贤在1716年为治疗妇科疾病所撰的妇科著作。通过对该古籍所载53首中药内服复方,涉及132种中药,用药总次数为505次的药物、药类的频数、频率进行分析,得出药类依次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为主,累计频率为80.00%;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计频率为86.76%;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计频率为94.57%;归经以脾、肝、心、肺、胃、肾为主,累计频率为88.61%。因而,临床治疗使用核心药主要为当归、甘草、川芎、白茯苓、白芍、人参、白术、生姜、陈皮、黄芩。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等中药运用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铺灸组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铺灸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纳入的所有干预措施以督脉药物铺灸为主的文献,采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对病种、证型进行频次分析;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铺灸组方的用药、药性、归经等进行频次与关联规则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脑鸣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检索建库至2022年11月1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脑鸣的相关文献,提取相关方剂,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用药进行分析,包括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结果:共收录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104首,涉及中药180味,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24味(频次≥16),排名前十位的依次为熟地黄、甘草、茯苓、山茱萸、山药、川芎、当归、石菖蒲、白术、半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肺、肾、脾、心经为主;功效以补虚药最多,其次为安神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常见中药配伍为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山茱萸-山药-茯苓、山茱萸-山药、山茱萸-山药-熟地黄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脑鸣效果较好的药组有4类。结论:中医治疗脑鸣以补虚泻实为原则,虚者宜补肾健脾调肝,尤以补肾填精为关键,实者宜化痰降浊、活血化瘀、平肝息风。另外,对脑鸣的治疗无论虚实都应重视安神。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有关中医药治疗DN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处方365首,中药264味,高频中药主要有黄芪、茯苓、生地黄等;功效主要以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为主;药味以甘、苦最为常用,药性以温、寒为主;归经以肾、肺、脾经多见。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对为黄芪-丹参。结论:中医药治疗DN以补虚为主,兼以清热利湿,且活血化瘀法贯穿疾病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郑玉玲教授治疗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整理郑玉玲教授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门诊病历资料,采用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病例43例,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方剂依次为当归芍药散、四妙散、五苓散;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茯苓、当归、炙甘草、白芍、川芎;用方涉及的18类药中,补益、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类药物位居前3位;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甘为主,归经以脾、肝、肾居多;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3类,因子分析提取了9个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了13个高关联度的配伍组合。结论:郑玉玲教授认为子宫内膜癌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精亏虚、肝脾不调为本,血瘀、水饮、湿热内阻为标。治疗上扶正重在调补肝脾肾,祛邪以活血化瘀、温阳化饮、清热利湿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蒋益兰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蒋教授门诊治疗乳腺癌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中药频次、属性、归经、功效、复杂网络和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纳入300首方剂,150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为5266次,获得甘草、茯苓、百合、郁金、黄芪、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白术、枳壳、女贞子、墨旱莲、灵芝、首乌藤15味核心药物,药味以甘、苦、辛、酸为主,药性以平性为主,主要归肝、脾、肺、心经,功效以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燥湿化痰为主。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方药物为:百合、党参、黄芪、茯苓、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郁金。聚类分析获得4首聚类方。结论:蒋教授治疗乳腺癌多从肝郁、脾虚、冲任失和入手,采用疏肝解郁、燥湿化痰、补益肝脾、调理冲任之法,可取得佳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绝经综合征(MPS)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MP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MPS的相关文献。然后将筛选到的文献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表格,建立MPS方药数据库,并对所有药物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分析,采用chartcool进行绘图,运用SPSS molder 18.0软件进行关联分析获得核心药物组合,再使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使用频次排名前30的中药进行组间联接的聚类分析。结果 共筛选到符合标准文献1162篇,涉及处方1463首,共323味中药,其中方剂使用频次≥100首的药物有56味,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是白芍,药物四气以温为主,五味以甘、辛味为主,主要归肝、肾经二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较强的核心药对是“女贞子-墨旱莲”,对处方使用频次排名前30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8类药物组合。结论 MPS的中医药治疗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吕国雄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的用药经验及规律。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吕国雄主任医师门诊治疗失眠的有效病例及处方,使用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26.0、Cytoscape等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用药频次分析、性味归经分析、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可视化处理。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处方有244张,涉及药物96味。其中频数> 40的中药为茯苓、白术、首乌藤、生甘草、珍珠母等28种,高频药物以宁心安神,健脾利湿,清热化痰为主。药物的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属心、脾、肝经。通过对244张处方复杂网络和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得出最常用的中药组合为茯苓-白术,珍珠母-首乌藤,陈皮-半夏。通过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出3个聚类组,主要功效为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疏肝理气,清肝泻火,敛阴止汗。结论:吕国雄主任医师认为失眠的病位在心,与肝脾紧密相关,与“痰”“火”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以清热化痰,清肝泻火,宁心安神为基本治则,同时兼顾滋阴、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通过证候、用药频次及剂量、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关联性等方面分析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1222首方剂的分析,慢性胃炎的证型主要为虚证、湿热证、气滞证及血瘀证;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以健脾胃、清湿热、理气止痛、养阴护胃为主;药物的四气方面,温性药物4767种、寒性药物4715种、平性药物3786种、凉性药物1001种、热性药物63种;药物的五味方面分布为以苦味及甘味为主,兼以辛味之品,佐以少量的涩、咸、酸之品;药物的归经方面分布为脾经最多,其次是胃、肺、肝经,之后为心、肾经;应用关联规则分析,当支持度20%,有14个常用药对,置信度≥0.6时的药对有15组。结论:唐江山主任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稳中有变,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自建库至2020年4月有关于中药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有效的临床观察文献,提取相关处方药物,然后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药物数据库,最后通过SPSS 21.0、SPSS Clementine 12.0等数据挖掘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条件文献47篇,符合要求方剂47首,共计99味中药,总用药频次为475次,其中使用频数前三的药物分别为石菖蒲、川芎、地龙;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高频药物主要归肝经,四气为温、平,五味为甘、辛、苦;聚类树状图显示聚5类时效果较好,关联规则得出石菖蒲-川芎、石菖蒲-远志-川芎、红花-丹参-川芎-石菖蒲等高关联药对共22对。结论:现代医家认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为正气内虚、痰、瘀等实邪阻滞。治疗重在温补、平补、辛散其实邪,在于肝、脾两经,重视疏肝运脾,具体治疗主要为温阳补气、开窍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 Data)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方剂784首,所用药物358味,使用频次共计11671次,使用频数位于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桂枝、白芍、当归、黄芪、牛膝、防风、威灵仙、薏苡仁、白术,用药类别以补虚药、祛风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中药药性主要为温性药,药味以甘为主,主归脾(胃)经。聚类分析得到15个中药组合。关联分析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22项;三项关联药物组合26项;四项关联药物组合16项。复杂网络分析核心处方为:黄芪、桂枝、当归、白芍、甘草。结论:临床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以扶正祛邪为法,其中以补益肝脾肾三脏为主;同时根据风、寒、湿、瘀等病因辨证施治,分别采用活血祛瘀、化痰除湿、温阳散寒止痛等法。  相似文献   

16.
杨忠  赵欣  邓萌 《光明中医》2023,(12):2259-2263
目的 探讨国医大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用药经验。方法 搜集120名国医大师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医案,建立数据库,提取方药信息,应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77首方剂,涉及中药207种,总频次为1241次,高频次药物为甘草、白术、半夏、白花蛇舌草、黄芪等,用药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为脾、肝、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白术-甘草”“甘草-黄芪”等多种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8组聚类组合和2组聚类方。结论 国医大师治疗胃肠道肿瘤以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消食和胃、化痰散瘀为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组方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获得文献125篇,方剂155首,药物142味。药物总使用频次为1506次,单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甘草;药物功效种类17类,频次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理气药、化湿药;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脾、胃、肺、肾经为主。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8条,置信度>90%的药对4条,分别是白术→诃子、茯苓→广藿香、白术→莲子、茯苓→砂仁;频率较高的药对8组,分别为白术-茯苓、白术-党参、茯苓-党参、白术-陈皮、茯苓-陈皮、白术-山药、茯苓-山药、茯苓-木香。对频次≥10次的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4组。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慢性腹泻以补脾抑肝温肾为主,对于疗效不佳、久治不愈者,可从理气、化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出血症状方面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6例晚期恶性肿瘤并发出血患者的一般体力状况评分、出血类型、症状及舌脉、总生存期及治疗后生存期、止血药使用周期及止血治疗手段的使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1、36例患者合并有出血症状,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8.22%。2、对于出血量少、病情较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可应用中药口服止血,对于出血量多、不能进食且病情较重者则应用西医止血治疗,介于两种情况间的患者在应用中药口服止血的同时可结合西医止血手段。3、消化系统出血者的预后不良。[结论]肿瘤血证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病情状况来应用中医药止血治疗;止血中药给药途径的改进是今后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析名老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1988年1月1日-2021年7月20日名老中医运用中药方剂(含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提取医案中的方药组成。在完成筛选后建立好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的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统计药物使用频率、性味归经及功效分布情况,分析药物配伍规律及关联、聚类效果。结果:共筛选出91篇文献、145首方剂,涉及206味中药,其中,高频中药28味。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分别为川芎、白芍、白芷,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功效以解表、补虚为主。常用药对30对,常用3味药配伍17组,聚为3类时聚类效果较好。结论:偏头痛的治疗药物以辛温寒、归肝肺脾经者为多,治疗方法以解表补虚、平肝息风、活血化瘀为主。以数据统计分析为依据考究药物的配伍对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名老中医治疗健忘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国家服务平台"及"中国知网"中以"健忘""痴呆""记忆力减退""验案""医案"等为主题词的名老中医验案,整理后录入,建立数据库,应用Medcase V3.2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对数据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纳入141份医案,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石菖蒲,其次为远志;药物内关联分析,其中支持度最高的是远志→石菖蒲,置信度最高的是茯苓,远志→石菖蒲,系统聚类8种药物组合。结论名老中医治疗健忘以健脾、益肾、豁痰、活血、开窍为主要治法,对临床选方择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