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30例,44个斑块,应用SMI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对斑块内新生血管探查并分级,评价SMI与CT血管造影(CTA)及超声造影(CEUS)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与CTA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57,P0.001);44个斑块中,检测出新生血管(SMI42个,CEUS41个),SMI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与CEUS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74,P0.001)。结论 SMI可无创的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及检测斑块内的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RA)掌指关节增厚滑膜新生血管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确诊RA患者共45个掌指关节增厚滑膜进行彩色多普勒(CDFI)、SM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增厚滑膜回声特点以低回声为主,厚薄不均。30例患者45个掌指关节CDF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7个(16%),而SMI检测出40个(89%),CEUS检测出43个(96%),SMI与CEUS评价有无血流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血管的分级与CEUS呈现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19,P0.001)。结论 SMI技术可以敏感地显示RA患者掌指关节增厚滑膜的新生血管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比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的价值。方法选取6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和SMI检查,其中35例接受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位置、厚度、回声强度、表面形态、有无溃疡、钙化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等,利用SMI和CEUS分别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记录新生血管的部位、形态、数量并评分,评价SMI和CEUS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SMI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18例,1分26例,2分25例;CEUS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评分:0分7例,1分13例,2分15例;SMI和CEUS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689,P0.05)。结论SMI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CEUS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MI技术可作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增强型能量多普勒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新生血管的评价及其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E-Flow成像技术对10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105个斑块进行检查。结果 105个斑块中31个斑块可显示血流信号。低、中等、混合、强回声斑块血流显示率分别为53.33%、13.33%、63.27%、0%。不同回声斑块血流显示率组间比较:低回声与混合回声斑块血流显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强回声与中等回声斑块血流显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低回声与中等回声斑块血流显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低回声与强回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等回声、强回声与混合回声斑块血流显示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斑块内有血流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无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Flow成像能显示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血流信号,斑块内有血流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较斑块内无血流组高,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并初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对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将30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纳入观察组((检出斑块35个),分析两组患者斑块的性质、斑块负荷参数及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以Ⅲ型最多,观察组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48.57%)显著高于对照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颈动脉斑块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检出率及狭窄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总共检出64个颈动脉斑块,超微血流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21个,稳定斑块43个;HRMRI检查结果显示:易损斑块25个,稳定斑块39个。采用超微血流成像的检查为准,HRMRI诊断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kappa一致性分别为90.48%(19/21)、86.04%(37/43)、87.50%(56/64)、76.00%(19/25)、94.87%(37/39)、0.752。结论 HRMRI有利于分析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能够有效地检测血管腔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估内-中膜(IMT)正常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桡动脉血管弹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终末期肾病患者138例(75例IMT正常(B组),63例IMT增厚和(或)伴有斑块形成(C组)),35例健康体检者(A组)。应用常规二维超声和ET技术对受检者的桡动脉弹性功能进行检查,包括IMT、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eta)、僵硬度指数(Beta)、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增大指数(AI)弹性参数,三组间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与术中对照。结果二维超声检查:与A组比较,B组桡动脉IMT厚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桡动脉IMT增厚,并且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检查:终末期肾病组(B组和C组)患者桡动脉PWVbeta、Ep、Beta高于A组,AC低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可以较早、准确、客观地评估终末期肾病患者IMT正常的桡动脉血管弹性变化,为临床动静脉瘘术前血管评估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改变。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评价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颈动脉包括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值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参数在内的一系列弹性功能指标,通过这些参数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病组的β、Ep、AI、PWV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应用ET技术有助于评估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与脉压差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探讨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化系数(β)、血管顺应性(AC)、管径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参数反映动脉弹性的敏感性。资料与方法高血压病患者150例,按脉压差(PP)<60mmHg、60mmHg≤PP<75mmHg和PP≥75mmHg均分为3组;选择同期5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测量受检者颈动脉ET参数,比较各组间参数差异;选取30例PP≥75mmHg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PP、血压及参数的变化。结果高血压各组ET参数Ep、β、AC、AI和PWVβ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PP增大,β、Ep、AI、PWVβ增大,呈正相关;AC减小,呈负相关;PP≥75mmHg的部分患者治疗后随血压、PP降低,Ep、β、AC、PWVβ有所改善。结论 ET技术能早期发现并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PP增大之前弹性功能的减低,部分患者行降压治疗可改善颈动脉弹性;各参数间相关性好,可较敏感地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回声跟踪( echo tracking,ET)技术对受试者双侧颈动脉参数进行分析,定量评价高压氧干预对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41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为高压氧组,20名健康者为高气压组,另20名健康者为高流量组.前2组于进舱前及出舱后即刻、高流量组于吸氧前及吸氧后即刻,应用ET对双侧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检测参数包括血管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及血管顺应性(AC).结果 高压氧组干预后Ep[(112.38±50.94)kPa]及β值(8.29±3.66)较干预前均减小(129.04±52.4)kPa,(9,75±3.83),AC值增大[干预前(0.86±0.34) mm2/kPa,干预后(0.99±0.45)mm2/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气压组干预后β及Ep较值进舱前减小,AC值较进舱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流量组吸氧前后Ep、β及A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高压氧组及高气压组干预后Ep、β及AC值均有改善,且高压氧组较高气压组改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高压氧干预即刻即可改善颈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1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设为脑梗死组,同期将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96例正常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两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不同斑块类型构成的差异,并分析其颈动脉血流指标及hs-CRP情况。结果脑梗死组患者斑块检出率为83.0%高于对照组28.1%,软斑检出率为59.5%高于对照组22.6%,硬斑检出率为3.4%低于对照组19.4%,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对照组,而阻力指数、动脉内-中膜厚度、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较高,早期诊断软斑等不稳定斑块有利于脑梗死预防和治疗,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2006年肿瘤病区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6年我院肿瘤病区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肿瘤病区应用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金额、DDD费用、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我院肿瘤病区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列前三位的品类为多西他赛(15.6%)、易瑞沙(11.64%)和奥沙利铂(8.6%)。DDDs列前三位的品种是赛格恩(12.53%)、顺铂(10.34%)和艾恒(9.37%)。结论:进口化疗药物昂贵,应加快国产化疗药物及化疗辅助药物的研制。我院在抗肿瘤治疗中较多使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国产抗肿瘤药物,在合理用药和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生物合成的游离NgR对新生大鼠原代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ViraPowerTM慢病毒将NgR(310)ecto基因转染人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收集培养上清获得游离NgR.分离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将神经元种植到经含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培养;实验组先将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加入含CNS髓鞘蛋白的培养皿中,孵育4 h后再植入DRG神经元.两组细胞均在培养24 h后固定,进行βⅢ-tubu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观察神经元及其突起生长情况.结果 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转染后48 h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可见胞浆内荧光表达.种植24 h后对照组DRG细胞很少有突起长出;而实验组DRG细胞中60%的神经元长出突起,且突起较长.结论 游离NgR能够竞争性结合脊髓损伤后局部分泌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从而保护生理性NgR,可能是促轴突再生和脊髓功能恢复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Variations in angles of gait are common and can cause injuries such as shinsplints. Stretching exercises and physical therapy can be used for tight or weak muscl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张音  王磊 《军事医学》2021,45(6):414-417
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作为美国防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机构,在推动新一轮军事科技变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对DARPA 2020年度生物科技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全军卫生工作安排,军队医院在近3年内陆续实施微机联网工作。我院是军区首家试点并正式开通的单位,经管科在全院微机联网过程中发挥了参与、协调和推动作用,保证了网络数字、信息的准确性、可行性。经过近1年的运行观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