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1995年山西晋南地区发生恙虫病流行,我们对该地区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从患者和野鼠体内分离的恙虫病立克次体进行了病原学研究。方法:利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法(MIF)对恙虫病立克次体在人群中的流行进行了调查;采用MIF、PCR/RFLP和序列分析方法对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和结论:晋南地区人民群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25%;恙虫病立克次体山西分离株(Sxh951,Sxh952,Sxh953,Sxm97)的血清型别为Gilliam株;序列分析提示:在相对分郭质量56000蛋白基因水平上,Sxh951株与Yongchon株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56例心电图改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恙虫病56例心电图改变分析313000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郭宏德孙勇骆合德顾小维①关键词恙虫病;立克次体;心电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13.2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疫区逐渐扩大,部分地区呈暴发流行趋势〔1〕。恙虫病可...  相似文献   

3.
1987年1月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通过了“沂蒙山区首次恙虫病流行调查报告”此系山东省蒙阴县防疫站和我院五所协作进行的一项科研成果。恙虫病是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甚广,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诸国均有该病流行。在我国,江南诸省也有该病流行,但江北还从未见报道。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曾先后几次怀疑山东有恙虫病,但均未得到证实。1986年9~12月间山东省蒙阴县发现疑似恙虫病的病例,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分析、病原检查和血清学鉴定后,确诊为地恙虫病。此次恙虫病的调查对山东省及国防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对江北恙虫病的调查研究是一重要提示,将为今后立克次体疫源  相似文献   

4.
恙虫病新媒介海岛纤恙螨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50年代初期,作者在浙江东矶列岛发现一新种恙螨,定名为海岛纤恙螨,经生态学、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该螨各变态期(卵、幼虫、若虫、成虫)内均保有恙虫病立克次体;并能经卵传递恙虫病立克次体;能够叮人传病;具有自然感染;为当地恙虫病疫源地绝对优势种,其季节消长、生境分布均与恙虫病的流行相吻合。对照国际公认的确定媒介恙螨的标准条件,该螨已完全具备。故认定:我国发现的海岛纤恙螨新种为恙虫病新媒介。  相似文献   

5.
舰员恙虫病44例临床分析梁祥胜我院于1970~1991年共收治舰员恙虫病44例,现将临床诊治情况与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流行特征:本组患者发病时间分布见表1。由表可见,近年来发病有明显增加趋势,四季时间则以夏秋为多(占75%)。44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6.
恙虫病是东南沿海地区常见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也是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沿海山地、岛礁、海岸地区频繁发生。流行特征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经恙螨幼虫叮咬人的皮肤后所导致的,极易引起暴发流行。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寄生宿主),患者不是传染源。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黄毛鼠和褐家鼠。本病传播媒介为恙螨幼虫。恙螨主要孳生于湿度较高的丛林边缘和河流两岸的多草地带。恙虫病的感染过程为:恙螨幼虫吸食宿主(主要为鼠类)血液后,感染东方立克次体,然后再叮咬人的皮肤,将立克次体注入人体而引起…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恙虫病立克次体的首次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等继1986年首次证实山东省恙虫病流行之后,于1987年9~11月间,在流行区进行了病原分离.用小鼠分别自小盾纤恙螨(Leptotrombidium(L) scutellarae)、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以及恙虫病患者血液分离出8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0、25和50%.所有分离物感染小鼠的肝脾均有3~5倍的扩大,其中3株仅血清抗体阳性而小鼠不发病;5株可使小鼠有规律地发病,并可以从病鼠组织中查见立克次体颗粒,但毒力有区别,其中3株症状不典型、发病晚,有2株感染小鼠接种后5~12天发病,症状典型,7~15天部分小鼠死亡(25~75%).用酶标染色法进行血清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与普氏立克次体(E株)、Q热立克次体(06株)和斑点热立克次体(246株)无任何交叉反应,而与恙虫病立克次体(Gilliam株)呈阳性反应.初步认为,自山东分离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可能是与Gilliam同一血清型.但山东恙虫病为秋冬型.  相似文献   

8.
1957年我们在浙南山区青田县高湖发现一新种纤恙螨,为当地优势螨种;其季节消长、地理分布与恙虫病的流行相一致;自该螨幼虫及其寄生宿主和病人中同时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该螨为恙虫病的新媒介。因在国内首次发现于高湖,故定名为高湖恙虫(新种)[Trombi-cula(Leptotrombidium)Gaohuensis nov sp]。曾在1960年公开发表。 1984年7月以11只高湖纤恙螨幼虫在作者身上作叮咬试验,证明该螨具有叮咬人的能力;在转换新宿主后(鼠→人)仍能再叮咬;该螨接触人体后至少经过35分钟的徘徊,才开始叮咬。叮人试验获得成功,为确定高湖纤恙螨的媒介作用,从生态学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古称沙螨热。某部驻珊瑚岛是恙虫病疫区,1994年对该岛自然疫源地调查证实为我国最南方热带珊瑚岛恙虫病疫源地〔1〕。近年来岛上恙虫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终年流行,为查明该岛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999年10~12月笔者在岛上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患者资料由岛上驻军医院提供,疑似患者经核实后,填写个案调查表。现场调查包括自然地理、气象情况、岛上居民生活的环境等。1.2方法(1)笼日等距离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境以等距离(240×100×110)cm布…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恙虫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室以从联合国引进的各群立克次体标准株为参考株,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记染色方法,结合病原体的检查,证实了1986年9~12月山东省恙虫病的流行.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染色检测10例可疑恙虫病人血清的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90%,IgG抗体滴度为2560~5120,IgM抗体滴度为2560~20480,高于IgG抗体滴度,且可在病人静脉血感染的小鼠脏器涂片中查见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1.
李芝勇 《人民军医》2009,(7):461-46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野外劳作、旅行、训练等活动增多,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恙虫病38例,其中误诊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斑点酶标染色技术对临床疑似恙虫病患者196份血清进行了IgM抗体的检测并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总检出率为92.3%;病后3天内检出率为50%,抗体滴度几何平均值(GMT)为226;4-7天检出率为83%,GMT为320;第4周抗体滴度达峰值,GMT为1585,检出率为100%,同时在4周内棋 GMT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提示应用本法进行IgM抗体的检测对恙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涂伟 《西南军医》2006,8(3):57-57
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恙虫病86例,其中以肺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恙虫病4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恙虫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为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和诊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临床诊断治疗的恙虫病病例,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收集3年间临床诊治恙虫病病例66例,63例(95.5%)发生于夏秋季7~10月,呈现明显的季节相关性;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农民为高发人群(占57.6%)。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高热或超高热(86.4%),多位于身体隐蔽部位的特征性焦痂或溃疡(74.2%),可同时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44例(66.7%),心肌酶谱异常15例(22.7%),肺部感染24例(36.4%)。早期检测外斐氏试验阳性率较低(26.8%)。氯霉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单用或联合使用对恙虫病有效。结论恙虫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预防重点应是夏秋季的农村地区,争取早期诊断并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可有效控制恙虫病病情。  相似文献   

15.
自1948年广州首次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休证实我国有恙虫病以来,近年来国内疫区有增多的趋势[1]。为进一步帮助医务人员认识本病,提高诊疗水平,现将作者于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收集的21例恙虫病做一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股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散发,共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4~53岁(平均32±6岁)。分布于广州、花县、九佛、从化等10个区县。4~10月为发病季节,其中5、6二月发病11例,占52.4%。农民14例、临时工(其中2例为花工)3例、干部2例、退休工人及儿童各1例。所有病例均有野外活动或草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平潭岛春季恙虫病疫区的恙虫病疑似病人、宿主、媒介标本进行检测,证实疫源地的存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控制流行.方法:现场采集恙虫病疑似病人外周静脉血和捕鼠采集体表恙螨.根据Ot 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群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制备寡核苷酸芯片.PCR技术分别扩增样本Ot DNA片段,与芯片上的探针杂交,用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加强卫生宣传,做好个人防护,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灭鼠、灭螨等防制措施.结果:对疑似病人血块3份、野鼠脾脏40份、恙螨5份DNA进行基因芯片检测,其中病人血3份,野鼠脾脏4份,恙螨2份检出阳性;经过2年防制,该地区2004年无恙虫病病例报告.结论:基因芯片检测样本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特点,从基因水平证实平潭岛春季恙虫病存在,所采取的防制措施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7.
恙虫病3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乡占  张雷 《人民军医》1998,41(11):655-656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80年代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新的疫区。现将我院收治的恙虫病3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98例,女114例;年龄4~76岁,平均36.2岁。每年均在7~12月发病,10月为高峰(占73.0%)。流行呈单高峰,病例呈散发。发病率0.5%~2.0%,个别地区高达3.5%。多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水库库区。1.2 临床特点 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或溃疡四大特征者225例(71.1%),均有发热和焦痂,体温39℃以上262例,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持续7~10d,个别可达1个月。皮疹于发病后5~10d出现235例(75.3%),主要分布于躯干…  相似文献   

18.
贾兴泽 《西南军医》2010,12(5):901-901
恙虫病是由恙虫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临床常见病,但该病合并甲型病毒性肝炎与败血症少见,为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避免漏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证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我们先后在吉林省珲春市、黑龙江省密山市和辽宁省宽甸县,选点进行了恙虫病自然疫源性疾病调查,从捕获的野鼠和恙螨体内分离到15株恙虫病立克次体。证实了东北三省都存在着恙虫病自然疫源地,最北部的疫源地达到北纬45°20′。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我国西沙群岛的恙虫病32例温荣彬,姜青锋自1993年3月至1994年4月在西沙群岛共发生来自永兴岛、附近各小岛及过往舰艇、渔船的恙虫病32例,现报告于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2例中,男31例,女1例;年龄16~41岁,其中18~25岁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