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大肠腺癌癌前状态,其相关性大肠腺癌发生率与溃疡性结肠炎病程,炎症累及范围,炎症活动程度及起病时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实施大肠镜监测方案,有助于及时发现与溃疡性结肠炎有关的粘膜不典型增生和癌肿,减少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大肠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溃疡性结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UC)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被认为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已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此病好发年龄在20~50岁,西方人群发病率6~8/10万人,13本人3/10万人,我国虽无精确统计,但近年文献报道颇多,据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太原学术研讨会报道为3065例,1997年杂志对溃疡性结肠炎报道的文章300余篇,据不完全统计其病例数约为12500例,在此前报道不足1000例,显示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预计此病还将逐年增加,因而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与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综述一氧化氮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及研究进展,提高对一氧化氮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重要性的认识.方法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回顾性总结近年国内外对一氧化氮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从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①NO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的合成异常大量研究表明正常人群结肠粘膜既有cNOS又有iNOS,但肌层以cNOS为主;而UC患者结肠粘膜层则以iNOS为主,UC患者结肠粘膜iNOS活性增加与炎症程度呈平行关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NO合成增加,iNOS活性增高,以致致癌性物质亚硝盐合成增多,是UC结肠癌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②NO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许多学者研究动物炎症损伤模型后发现,炎症初期NO抗炎作用表现在维持微循环完整性,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肠粘膜血流并抑制血小板、白细胞在内皮细胞表面粘附、积聚,防止血栓形成,同时抑制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护上皮屏障及促进上皮修复的作用.随着炎症的发展、持续,大剂量NO释放致组织、细胞损伤显得尤为突出.NO导致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有三个途径.@在NO合成过程中,伴有超氧阴离子O2产生,合成过氧化亚硝酸盐(OONO),一旦质子化迅速蜕变为OH及NO2,具有很强的生物氧化性,可造成组织损伤.bNO是机体抵抗细胞内微生物及其他致病因子的第一道防线,能直接作用于微生物,也可用于启动免疫防御系统,若作用过强则造成自身正常组织损伤.CL-精氨酸通过NO介导细胞内传递、降低靶细胞内CAMP/CGMP比例,可激活NK,LAK细胞,直接增加两种细胞毒性;若作用过甚,势必造成正常组织损伤.③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iNOS基因调控表明,针灸可以抑制模型大鼠脾脏、结肠粘膜iNOSmRNA,IL-1βmRNA的表达,降低NO在组织中的浓度及组织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直肠、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炎症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合成异常的NO在炎症过程中充当了双重角色.既有其保护作用,又有杀伤毒性及促炎作用,这取决于NO产生部位、数量及作用持续时间.针灸可以降低NO在组织中的浓度及组织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结肠与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与克罗恩病(CD)一起,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溃疡性结肠炎以慢性、反复发作、病因不明为特征,1978年以来,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病发病率在我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迄今,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近年的一些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免疫调节所引起的各种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1.1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溃疡性结肠炎,是指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远端扩展,以及遍及整个结肠[1]。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不愈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为便秘或无血便。临床上往往易将病因不明的慢性腹泻.统称为“慢性结肠炎”,甚至与溃疡性结肠炎混淆,1985年张锦坤等报告79例慢性结肠炎,80%以上可以查清病因.20%以下为溃疡性结肠炎。早在1981年陈国帧指出.…  相似文献   

6.
董秀丽  于水莲 《内科》2008,3(3):397-398
溃疡性结肠炎(u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较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日见增高,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与患者遗传易感性、机体免疫应答及肠黏膜免疫识别失调密切相关^[1]。我们自2003年5月至2006年12月,用乌梅丸加减口服加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2例,并与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近年来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的六经辨证施治体系和经典方剂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中广泛运用,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爰从中医病名演变、病理机制、常用经方及应用要点论述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证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上升的趋势,由于其反复发作,所以根治比较困难,对其治疗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54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采用了三黄汤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以结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病程迁延,治疗缺乏特异性措施,且有癌变的危险。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UC的结肠组织中常见有微血栓形成,因此,在治疗时应采用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本文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商品名:海普宁,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对治疗UC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主要累及直肠粘膜、乙状结肠粘膜,也可逆行向上扩展至左半、右半结肠,甚至全结肠和末端回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部分患者有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多反复发作。其病程与预后因发病过  相似文献   

11.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大肠非特异性炎症,有复发、缓解、反复发作的特点。病变以粘膜为主,常有糜烂和浅溃疡形成。临床症状为腹泻、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周身症状,如病程长,严重可累及全结肠易有癌变倾向,治疗比较困难。我院在3700例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溃疡性结肠炎212例,占被检6%,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00例,获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工作压力增大、生活节奏加快,UC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粗略计算国内UC患病率为11.62/10^5,Jian和Cui综合分析了10218例国内文献报道的UC患者,发现10年该病报道率上升3.08倍,欧洲年发病率为(79~268)/10^5,但仍较西方国家发病率低;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关,且病程长、病变程度轻重各异,由于病因不明,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而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目前认为肠道免疫功能失调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根本原因,针对肠道免疫功能失调的治疗是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研究的热点。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使用的限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仅50%左右,并且还无有效控制复发的治疗手段。近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发现不同形式的营养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些营养成分还具有调整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病程缓慢,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结肠镜下可见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粘膜下小血管模糊不清或消失,粘膜面呈颗粒状,轻触易出血,常有糜烂或浅小溃疡。临床以直肠,乙状结肠发病多见。笔者采用中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6例获得良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是结直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何有效控制炎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发生率是临床重要问题。中医药多成分、多环节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控制炎症、预防癌变、已变防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监测预防及中医药防治癌变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在探讨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的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99-07/2001-12我们采用中药锡类散和灭滴灵、硫糖铝、氟美松等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34例,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加速结肠粘膜溃疡的修复和炎症好转等方面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目前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过程及氧自由基损伤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只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只在5-氨基水杨酸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而不作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初始治疗用药。近几年我们尝试在此类患者初始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短疗程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奥沙拉嗪及灌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医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有明显的优势与鲜明的特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综述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互关系以及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生长抑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和表皮生长因子具有调节结肠蠕动,电解质分泌,免疫功能和保护肠道粘膜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溃疡性结肠炎时这几种 变化及其在动物模型中的作用说明它们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家驹 《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0):637-638
溃疡性结肠炎(溃结)是一种较常见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与患病率日见增高。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与宿主遗传易感性、机体免疫应答及肠黏膜免疫识别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