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小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15-116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妇科住院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围术期焦虑程度、血压、心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焦虑程度、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的波动,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患者的影响及其应用。方法:将60例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值、心率、血压及术后自觉疼痛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值在降低,干预后两组焦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压、心率干预后也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减轻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是手术成功、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门诊围术期患者的焦虑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1年7月在本院门诊围术期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常规护理,围术期不给予心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围术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中焦虑症状分别进行评分,并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围术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及氧饱和度。结果:①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焦虑症状,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5%和9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比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焦虑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中实验组的心率、脉搏、呼吸频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门诊围术期患者术前有明显的焦虑症状,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并且有利于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使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郭建选 《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983-2984
目的 分析总结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按不同的护理方式随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干预组患者术后再次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术期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传统护理方法。分别观察术前1d,手术当天和术后3d患者心率、血压和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在术前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当日,术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手术当日血压、心率较术前基础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围术期实施有效地护理干预可缓解老年手术患者焦虑心理,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幅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50例颅内动脉瘤实施开颅夹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5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75例,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比例、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施行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术期甲状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普外科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心率与血压波动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及出院前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前心率、血压虽有升高但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2,6,12h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焦虑情绪,减少心率、血压波动,减轻伤口疼痛,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学龄期门诊包皮环切术患儿的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进行门诊包皮环切术的学龄期儿童54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正常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正常对照组进行正常的手术护理,而心理干预组则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并在术后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结果心理干预组3级疼痛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心理干预1、2级疼痛患儿较正常对照组多。结果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具有减小学龄期门诊包皮环切术患儿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群 《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26-227
目的优质护理措施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分别来自优质护理开展前后各1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措施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儿童正畸治疗过程中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其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2月~2010年1月收治的正畸的儿童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儿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并对患儿正畸过程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学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应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正畸儿童采用合理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学习成绩,改善患儿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健康宣教,对试验组给予术前访视,针对患者心理问题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血压、心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麻醉前、术后3d收缩压、心率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可明显缓解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保持患者血压、心率稳定。  相似文献   

12.
手术全期护理流程再造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家秀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29-2430
目的:探讨手术全期护理流程再造在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全期护理流程再造护理方法,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阶段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值、心理状态、血压、心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收缩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天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术全期护理流程再造能有效缓解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及心率波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谢珊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24-125,127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反应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指导,两组术后的护理程序完全一致.住院当天,术前1d和术后2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术后第2、7天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并比较心理干预前后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焦虑程度.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当天行心理干预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术前1d、术后2 d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7天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心理干预可降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的焦虑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疗效,对视网膜成功复位起到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远惠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28-129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人造肛门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常规专科护理,实验组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小于23.5 d的例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小于23.5 d的例数为18例,而对照组为12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有5例出现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直肠癌手术人造肛门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基础上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利用术前访视对不孕症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并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术前在病区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由手术室护士利用术前访视对不孕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焦虑、抑郁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1d相比,对照组入室后5min的心率及血压显著升高,而心理干预组除心率加快外,血压变化并不显著。结论:不孕症人群心理状况的整体水平较正常人低,不良情绪以抑郁、焦虑等为主。利用术前访视对不孕症腹腔镜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手术患者围术期血压及心率具有稳定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胡晓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44-145
目的 研究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人工髋骨关节置换围术期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的焦虑评分分别为(33.8±6.8)、(40.2±7.2)分,抑郁评分分别为(35.0±8.5)、(41.8±8.1)分,实验组术后疼痛测试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焦虑症状,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与丹参滴注液分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进一步探讨两药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2例,2组患者均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和血糖等对症治疗,并给予脑保护剂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滴注液250 ml静脉滴注,1日1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65/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48/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安全、有效,且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临床疗效明显,具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护理访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机体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和预防方法。方法将接受相同术式的6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运用术前访视沟通、增加人文关怀并加以应激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情绪、血压、心率、并发症等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人手术室时的血压和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人手术室时的血压和心率与基础值相比变化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访视沟通干预对策可显著减轻或消除患者情绪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理护理外,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稳定血压和心率,心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