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citrullinatedpepfide,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ahfifis,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112例RA患者、76例非R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同时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结果:抗CCP抗体在RA组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112例RA患者中55例抗CCP抗体阳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9.1%和9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和56.2%。结论:抗CCP抗体与RF比较,其敏感性较RF低,而特异性明显高于RF,如能与RF联合测定,可提高临床对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司家峰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63-2264
【摘要】目的血清抗CCP抗体、抗AKA抗体及RF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108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38例非RA风湿病患者(非RA组)及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简称抗CCP)、抗AKA抗体(简称抗AKA)水平,并与类风湿因子(RF)比较。结果抗CCP抗体的阳性率在RA中为80.6%,在非RA中为3.4%,3种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CCP81.5%;AKA42.6%;RF74.1%。抗CCP抗体与AKA、RF之间显著相关(P〈0.01)。严重关节侵蚀、关节肿痛RA患者,抗CCP抗体水平高于形轻微关节侵蚀、关节肿痛RA患者,两组比较,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RA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抗CCP抗体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有望替代AKA与经典指标RF联合检测。认为抗CCP和抗AKA有助于不典型RA(特别是RF阴性的RA)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RF对RA诊断不足。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朱海龙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1):1593-1594
目的:分析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定量联合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其对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取150例RA患者,50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3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用ELISA定量检测抗CCP抗体,用Immage特种蛋白分析仪对RF定量检测。采用四格表法计算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RA组的RF、抗-CCP抗体敏感度分别为62%、54.7%,特异性分别为51.7%、96.0%。结论:RF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抗-CCP抗体对RA敏感性较RF筹,但具有高度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的RA患者104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6例(非RA组)及同期来本院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的抗CCP抗体、RF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R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对照组(P<0.05);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度高于RF(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4%,但灵敏度较单独RF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含量与RF浓度呈正相关(r=-0.413).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RA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临床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RA33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RA诊断标准的患者93例为RA组,其他自身免疫病组60例,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检测其RF、抗RA33抗体、抗CCP抗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F、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在RA中的灵敏度分别为88.2%、78.5%、20.4%,特异度分别为60.8%、90.8%、96.7%,抗CCP抗体的灵敏度低于RF,特异度高于RF(P〈O.05);抗RA33抗体的灵敏度低于RF、抗CCP抗体,特异度高于RF(P〈0.05),其特异度与抗CCP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98.0%。结论联合检测RF、抗RA33抗体、抗CCP抗体可以提高对RA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RA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取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定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AKA,乳胶凝集法测定RF,比较两组患者CCP、AKA、RE水平差异,并分析三种方法诊断敏感度等相关指标及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测定抗CCP抗体、AKA、RF后,其阳性率分别为21例(70.0%)、22例(73.3%)、19例(63.3%),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灵敏度、特异性为70.0%、96.7%,抗CCP抗体+AKA+RF联合检测,灵敏度为56.7%,特异性可达100%。结论CCP、AKA、及RE对RA灵敏度、特异度并不一致,三者联合检测特异度可达100%,具有较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解萍  谢雯  吴敏  张晖 《江苏医药》2006,32(1):68-69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cDNA序列人工合成的CCP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258例RA患者、183例非RA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抗CCP抗体,并比较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 抗CCP抗体在RA组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为50.4%,明显高于非RA组(3.8%)和正常对照组(P〈0.01)。抗CCP抗体对诊断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4%和9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4.9%和57.9%。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视为新的RA血清学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角质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进行检测,并对这些抗体间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酶免疫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KA;采用乳胶凝集法检测RF;采用卡方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RA患者血清中抗CCP阳性率83.3%(75/90),AKA(1:10)阳性率44.4%(40/90),RF(1:20)阳性率66.7%(60/90)。结论虽然RA患者血清中可出现上述三种抗体,但AKA与抗CCP、AKA与RF之间无相关性,而抗CCP与RF之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学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免疫球蛋白G(IgG)、C3、C4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RA患者(RA组)、130例其他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非RA组)、60例健康人(对照组)同时进行RF,抗CCP,AKA,IgG,C3、C4检测。结果RA组抗CCP、RF、AKA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P〈0.05);RA组Ig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RA组C3、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联合检测免疫学指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检查,探讨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的115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及131例非类风湿性患者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对RF、CRP进行定量检测,然后对RF、CRP及抗CCP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RF、CRP及抗CCP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组,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4.5%, CRP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9.9%, 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为60.5%,略低于抗CCP抗体和CRP;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为79.3%,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最高94.0%, CRP较低为55%;抗CCP抗体和RF、CRP联合检测时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98.9%。经统计学检验, 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与单独应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F、CRP及抗CCP抗体联合检测特异性比抗CCP抗体、RF、CR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单独将RF、CRP或抗CCP抗体的检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般,为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该将RF、CRP和抗CCP抗体检测进行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凤 《北方药学》2013,(1):63-64
目的:评价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CC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5例和135例健康人血清,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AKA,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RF,使用化学发光检测抗CCP抗体,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AKA、RF敏感性分别为0.84、0.58、0.73,特异性分别为0.96、0.89、0.9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93、0.77、0.84。结论:抗CCP抗体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AKA、RF,AKA作为一个新的诊断指标与抗CCP抗体、RF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应合理地选择检测项目,提高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电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散射法同时检测90例(临床已确诊为RA患者48例、其他疾病患者22例及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结果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RA诊断敏感性为72.92%,特异性为97.61%:类风湿因子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85.42%,特异性为71.43%;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平行试验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96.05%,特异性为69.72%。结论抗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敏感性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0例患者分为小剂量环磷酰胺组与甲氨蝶呤组,评价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组患者耐受良好,临床指标有所改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时间、ESR和CRP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DMARD治疗组(30例,联合组)和单纯应用DMARD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用DMARD治疗,联合组另给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 mg,1次/d口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均检测临床和免疫学指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临床DAS28评分、ESR、CRP、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DMARD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肿痛的症状,明显抑制炎症反应,控制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李伟 《中国医药科学》2014,(10):100-102
目的评价经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对照组(西医治疗组)30例,两组均治疗4周(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RF及各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经方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贾萍  荣晓凤  钟玉  杨涓  严瑾  周国庆 《中国药房》2014,(44):4174-4176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周+来氟米特20 mg,口服,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A剂(水剂)和B剂(粉剂)各3支混合,充分振摇,使冻干物溶解,室温静置5 min,制得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将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 d,每间隔20 d重复1个周期,共3个周期。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治疗后RA活动分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RA较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