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烧伤润肌软膏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对1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进行疗效观察并作比较。结果使用本院自制的烧伤润肌软膏治疗组与湿润烧伤膏对照组比较疗效显著。结论烧伤润肌软膏使用后有清凉舒适感觉、价格低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花烧伤膏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不同原因所致创面的治疗,观察紫花烧伤膏治疗褥疮的疗效。结果40例患者褥疮创面全部愈合,最长90天,最短7大。结论紫花烧伤膏治疗褥疮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4.
唇的慢性损害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症状表现相当于中医的“唇风”是临床上作中较为常见的唇疾病,我科自1996年3月~1997年4月一年间,先后用双解通圣散加减配合外用药物润肌膏治疗唇的慢性损害20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选择本文所选病例多为唇的一般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例如由急性炎症(外伤、感染)治疗不当转变而来,或因风吹、日晒、烟酒等刺激,或因不良习惯如舔唇、咬唇,或系原因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京万红膏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12d、18d,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中药烧伤膏湿润疗法能有效提高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创口的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湿润烧伤膏治疗耳部烧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面部烧伤患者大多数都有耳部烧伤,处理不当易导致感染。如果烧伤严重易留耳廓畸形。我院2007年6月-2009年12月,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耳部烧伤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宝旗 《河北医药》2005,27(7):490-490
我支队卫生所从1993年开始应用中国烧伤创疡科技中心徐荣祥教授发明的湿润暴露疗法(MEBT)及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通过10余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7例小面积浅度烧伤患者全程采用MEBO治疗。结果 47例烧伤创面全部治愈。结论应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对小面积浅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7例小面积浅度烧伤患者全程采用MEBO治疗.结果 47例烧伤创面全部治愈.结论 应用MEBO治疗小面积烧伤,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减少瘢痕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文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6-17,20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擦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门诊和外科治疗皮肤擦伤的患者30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止痛时间为(1.0±0.5)h,治愈天数为(12.24±2.64)d,创面感染率为5.13%,愈合瘢痕形成率为7.69%,色素沉着率为11.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皮肤擦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任何刺激性和副作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忠  师军  薛宏斌 《中国医药》2011,6(10):1250-1252
目的 通过观察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的变化,评价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与乌司他丁注射液的疗效。方法 120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均给予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器官保护等治疗。血必净+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静脉滴注,2次/d,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血必净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7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等渗盐水,连用7d。分别于To(入院后即刻)、T2(伤后48~72 h)、T4(伤后96~120 h)、T7(伤后168~192 h)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PA。结果 烧伤后患者PA水平均下降,在T4、T7 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血必净+乌司他丁组(96.9±15.7) mg/L,血必净组(86.2±18.2)mg/L,乌司他丁组(75.6± 17.4) mg/L,对照组(64.9±18.2) mg/L;T7:血必净+乌司他丁组(70.3±25.0)mg/L,血必净组(58.2±27.1 )mg/L,乌司他丁组(47.3±14.7) mg/L,对照组(32.6±9.0) mg/L,P<0.05或P<0.01]。血必净+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下降幅度小于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能明显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better master the use of ciprofloxacin (CPF) in burn patients, a clinical study, including pharmacokinetics in serum and urine, was undertaken in a pathophysiologically homogeneous population of major-burn subjects. Methods: Twelve major-burn patients who were infected with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nterobacteria and gram-positive cocci, received CPF (600 mg t.i.d.). The mean body surface area affected by third-degree burns was 31.8 ± 14.5%. Two series of 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after the first and seventh doses; urine was collected during the first infusion. Levels of CPF in serum and urine were measured by means of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 non-compartmental method was used for kinetic and graphic analysis of concentration–time pairs. Results: No adverse effects were noted. Trough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on day 3 (mean ± SD) were abov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for the organism responsible for infection; i.e., 2.0 ± 1.2 μg · ml−1, and maximum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 9.9 ± 3.4 μg · ml−1. An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AUC)/MIC ratio above 125 SIT−1 (where SIT is the serum inhibitory titer), which has been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response and time to bacterial eradication, was achieved in 11 patients with a MIC of 0.5 μg · ml−1.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min and AUC determined on day 1 and day 3. In contrast to healthy volunteers, CPF clearance rates were notably decreased. Conclusi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PF was altered in major-burn patients. The recommended dosage regimen for administration of CPF, i.e. 600 mg t.i.d. shows no adverse effects and a good microbiological efficacy. Received: 13 October 1998 /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8 June 19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出生的高危新生儿4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硬肿、黄疸、肺炎、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患儿硬肿、黄疸、肺炎、败血症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使用人血清蛋白治疗高危新生儿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有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剂量环磷酰胺对烧伤大鼠全身炎症介质综合征 (SIRS)的控制作用。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 ,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制作 5 0 %Ⅲ°烫伤模型 ,实验组于伤后 1小时腹腔内注射低剂量环磷酰胺 (2mg/kg) ,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伤后 2h、3h、6h测量 2组血液及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 -a)的含量。喂养至动物死亡观察两组动物的生存时间。结果实验组、对照组伤后 2小时血液及肝脏内TNF -a的含量明显高于未烧伤的空白组 (P <0 0 5 )。实验组伤后 2h、3h、6h血液及肝脏内TNF -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实验组动物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结论低剂量环磷酰胺能够减少烧伤后炎症介质的释放 ,能减轻烧伤后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年收治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16.
喻茂彬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61-3562
目的:总结美宝(Exposed Bum Ointment,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颜面部浅度(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颜面部Ⅱ度烧伤患者120例,全部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结果:120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未留有瘢痕,无感染并发症.结论: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颜面部Ⅱ度烧伤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波市澥浦镇卫生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纤溶酶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3.58%),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8例行休克期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以下简称治疗组),另7例行休克期常规治疗(以下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伤后第4天生命体征、尿量、休克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患者伤后第4天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或偏多,休克持续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及早应用乌司他丁能够显著抑制机体过度的炎性反应,减少氧自由基释放,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消耗,从而减轻创伤对机体器官的损伤,改善休克期机体存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使机体能够及早平稳度过休克期,为下一步切(削)痂手术植皮等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治疗组患儿的气促缓解、心率正常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儿的哮鸣音、湿啰音、咳嗽等临床特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缩短病程、副作用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