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疳证,乃是小儿长(?)营养障碍所致,其总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斯固然是理但笔者从临床体会到,疳证病机始终尚贯穿着兼挟,“火热”致病。1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其五脏生理特点是:两有余(心、肝有余),三不足(肺、脾、肾下足)。“肝常有余”,肝气汪兴,“气有余,便是火”,故小儿任性从事,易怒善哭。“脾常不足”。易伤食积滞,积郁化热,则常见积热内伤之证,可见小儿多般属火热之体。2 从疳证的发病季节、地区认识疳证一  相似文献   

2.
儿童厌食症是一种似疳非疳 ,似积非积的病证 ,多因喂养不当 ,脾胃虚弱 ,湿热阻滞中焦或胃阴不足而致。李浚川教授行医执教 50载 ,精通医理 ,勤于实践 ,学验俱丰。兹将李师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经验总结如下。1 整体辨治 健脾化湿治疗小儿厌食症 ,必须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 ,注重健脾化湿。因脾主运化水湿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 ,湿阻中焦。李师认为 ,本病病在中焦 ,与湿邪内阻 ,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关。有些患儿即使没有明显的湿邪内犯中焦 ,或过食生冷内伤脾胃的病史 ,亦不能忽视脾虚湿阻的病机。因小儿脏腑娇嫩 ,脾常不足 ,加之生长发育过快 ,需…  相似文献   

3.
<正> 钱育寿儿科主任医师,业医四十余载。学识渊博,医术高超,对小儿脾胃病尤为擅长,现将其用药经验,简介如下。疗疳证忌唯脾是图小儿脾常不足,易患疳证,故有“疳之为  相似文献   

4.
家父唐镇湘,擅长儿科,几十年来摸索小儿疳证的诊治规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他常说:小儿脾常不足,形气未充,易于外感风寒,内伤饮食。被称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的疳证,即由恣食肥甘生冷之物,脾胃受损,壅滞中焦,迁延日久,气液干涸所致。故家父常以消积、导滞、理脾为法,治疗小儿疳积之初起,选家传“导滞散”为基本方,药用麦芽、神曲、楂炭、陈皮、积壳、鸡内金、莱菔子、白芍、麦冬、甘草。本方药性平和,既可导积行滞,又不  相似文献   

5.
卓权老师治疗小儿积滞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卓权是广州中医学院儿科副教授,行医四十多年,对治疗小儿积滞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卓老曰:小儿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体,故小儿患病以风、惊、痰、积为多见。《幼幼集成·伤食证治》云:“小儿之病,伤食最多”。现将卓老治疗积滞的经验,简介如下: 积滞一证,它的临床表现虽与伤食、疳证有所不  相似文献   

6.
根据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小儿疳症的形成主要由1.“无积不成疳”,积久生热生虫,阻滞胃肠,营养发生障碍,饮食不为肌肤,小儿就会逐渐消瘦,面黄腹胀,皮悴毛焦,疳症乃成。2.病变在脾胃,前人明白指出:“诸疳皆脾胃之病”,小儿脾常不足,脾胃怯弱,饱则易伤,水谷之精微,不能灌输五脏,洒陈六腑,终则内亡津液而致赢瘦。3.脾胃无津液,“脾虚则为津液不足之病”。疳症后期,不仅脾胃俱虚,且能导致五脏虚的严重后果。例如脾阴不  相似文献   

7.
宋文瑶 《四川中医》2008,26(5):87-87
小儿由于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故容易导致肝木克伐脾土.逍遥散为调和肝脾的要方,用其治疗儿科各种杂病,符合小儿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 一、解释名词:1.疳——古人解释有两种意思:①疳者“甘”也。认为小儿每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积久成疳。②疳者“干”也。认为小儿气液耗伤,营养障碍,形体消瘦,而成疳症。2.稚阴稚阳——是指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方面均未臻成熟的意思。3.脾常不足——是指小儿生机旺盛,对水谷精微的需要特别迫切,脾胃功能尚未完善,常易为乳食所伤,而出呕吐、泻泄等脾胃功能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民生活提高,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全赖后大水谷滋养,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但小儿脾常不足,胃肠酸耐受力差,若饮食不节,喂养失宜,或失治误治,或病后调养不当,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饮食积带于中焦,生化不足,机体内体内外失养而成为疳积,正如古代医书指出的小儿“疳者,因脾脏虚损,津津消亡”之故。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厌食是以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症。此病似疳而非疳,似积而非积,一般精神状态尚可,1~6岁多见,以纳呆厌食为主要临床表现[1]。临证医家多从脾胃辨证,笔者秉承中医基础理论"审证求因"的思想,认为小儿厌食亦可从表里、虚实辨证。通过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体会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而拓宽小儿厌食的临床诊疗思路,也为用药寻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疳积为小儿常见的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多属长期脾胃功能失调而导致的脾胃虚损证。疳积实为积滞和疳证两种,故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本病由于脾胃虚损,运化失职,腐熟障碍,致使脾胃受纳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津液的功能不足,日久则津液枯竭,诸脏失养。钱乙说:“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本证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笔者经临床观察,利用推拿法治疗疳积12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小结如下。本组120例病儿均为1990年~1992年  相似文献   

12.
疳积是"疳"和"积"的总称."疳"者是指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1].本病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故又称"小儿疳积",曾经是中医儿科四大要证(痘、麻、惊、疳)之一.古时候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对小儿喂养不足使脾胃内亏而生疳积,故当时小儿疳积多由营养不良而引起.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盲目喂养甚至错误喂养,加重脾胃的负荷而损伤脾胃,导致疳积的产生故现代的小儿疳积多由于营养过剩引起的.中医学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疗效较好,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幼科要略》指出:“疳者,干也。小儿肠胃柔嫩,若乳食失调,肥甘不节,运化不及,停积发热,热久津干,此因因积成疳也。或五脏偏热,或因病后,或因医药误下,致亡津液,脾不运化,停滞不行,此因因疳致疾也。故五疳不离乎脾胃”。前者是说成疳之因,是由喂养不当,乳食未定时定量,  相似文献   

14.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病证。本病以1—6岁小儿多见,并以城市儿童为多。厌食患儿一般精神如常,临床表现似疳非疳,似积非积,现代医学认为与缺锌和缺乏某些内分泌因子有关。中医认为由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所致。厌食一症,中医古籍中未见列有专章,其论述散见于脾胃及脾胃病等章节中。近年来,此症日渐增多,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高等院校中医儿科教材已单独立病论述,近几年来,各地亦有不少报道,现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原因,由于平素饮食不节,喂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对治疗小儿疳病良方健脾金丹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对正常小鼠的血清溶菌酶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脾T、B细胞增殖,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白介素-1(IL-1)和脾T细胞产生白介素-2(IL-2)的能力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并对环磷酰胺(Cy)所致免疫受抑小鼠的上述指标及体重、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有显著的恢复作用(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方有免疫增强作用,在组方上肝脾同调,符合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病理特点,固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小儿抽动症是儿童抽动障碍中较为多见的一种,是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胡国恒教授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脾肾常亏虚不足",故提出本病的发病主要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所致,属本虚标实.从而提出在治疗小儿抽动症时应当以"镇肝熄风,滋阴潜阳"为主要治则,同时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提出"治风与治血"同行...  相似文献   

17.
<正> 疳积向称儿科四大要证之一,以其为病缠绵,每易并发它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故又有“恶候”之名。历代医家虽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面有所发挥,然试诸临床,总难得心应手。笔者于斯勤求众家,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一语中深得启迪,从脾阴虚论治疳积,疗效尚称满意。兹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亡津液为其主要病机:小儿“脾常不足”,易为乳食所伤。倘因乳食不节,肥甘无度,停积中脘,传化迟滞,脾胃受伤,久生积热,热盛则消耗气血,煎熬津液致脾胃津亏。胃津不足则不能磨谷而为脾提供营养物质,脾阴不足则不能俾助胃气而为胃行其津液,以致实者不消而愈虚其津,虚者不复而愈甚其积。虚虚实实,反复缠绵,则生化乏源,“气日以  相似文献   

18.
500多年以前,云南著名医药学家兰茂编著的《滇南本草》一书,是云南历史上第一部价值最大,影响最广的地方性本草,在我国医药史上有重要地位,书中遣方用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本文仅就其治疳学术思想论述如下。疳症是古代儿科四大症之一,是儿科常见多发病症,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疳疾主要病根在脾胃,小儿脏腑薄弱,具有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旺、肺常虚、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吴鞠通《温病条辨·疳疾论》指出:“疳者,干也,人所共知。不知疳生于湿,湿生于土虚,土虚生于饮食不节。”小…  相似文献   

19.
明代的儿科医家万全,通晓中医各科,尤以儿科为最精,被当代誉为“医圣”。他在钱仲阳“脏腑虚实辨证”的启迪下,提出了小儿“三有余,四不足”的学术见解(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具有指导意义。现仅就其“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20.
先父苏必中(1900~1975)幼承家学,从医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长儿科,善用柴胡治疗小儿疳积。现整理如下: 疳积病机及柴胡运用疳积又称脾疳,为五疳之一,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本病的发生,其因有二:一、小儿脾常不足,肠胃脆弱,谷气未充,加以饮食不节,恣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渐成积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