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电图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一部分患者在门诊体检中发现心电图T波倒置,不少医务人员即做出心肌供血不足的判断,甚至立即诊断冠心病,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这里本文就心电图T波倒置在临床中基本分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3.
赵淑琳 《实用医技》2007,14(36):4989-4990
在临床心电图报告中,T波改变是很常见的一种异常心电图诊断,但笔者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把T波的某些改变片面地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导致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损失。众所周知,心电图中的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下降支较陡。T波的方向和QRS波主方向一致,在Ⅰ、Ⅱ、Ⅴ4~6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其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的R波的1/10。任何引起心肌除极异常的因素都可能引起T波的相应改变,如形态、振幅、极性等,易变性较大。这些改变有些是基于原有的心脏器质性病变,而有的则是功能性紊乱或其他原因所致。现将几种常见的T波病因概述如下,以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69例资料完整的AMI分成A、B两组,A组为早期T波倒置组,B组为早期T波无倒置组,考查A、B两组之间再通率、心肌酶峰值、心衰、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再通率显著高于B组。A组心肌酶峰值、心衰、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AMI早期T波倒置是判断AMI冠状动脉再通、估计临床预后可靠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罗骏超 《广西医学》2004,26(2):196-197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明显回落,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是梗死相关冠脉再通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对早期T波的改变注意较少。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院行溶栓治疗的AMI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溶栓治疗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强  王孟杰  罗远战 《广西医学》2003,25(9):1741-1743
静脉溶栓疗法是当前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通过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心肌较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再通是梗塞心肌再灌注的前提 ,其在心电图的表现上人们常常注意溶栓早期ST段改变的重要性 ,而很少注意溶栓后早期T波改变的意义。本文对我院 1 993~ 2 0 0 1年期间住院行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 4 3例 ,并与急诊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的病人 4 1例对照分析 ,探讨溶栓治疗后早期T波倒置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溶栓病人 4 3例 ,其中男 35例 ,女 8例。年龄 4 0~ 73岁 (5 2± 7 4 6岁 )。其中下壁梗塞2 1例 ,前间壁 6…  相似文献   

8.
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6):4989-4990
<正>在临床心电图报告中。T波改变是很常见的一种异常心电图诊断,但笔者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把T波的某些改变片面地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导致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损失。众所周知,心电图中的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T波形态钝圆,占时较长,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下降支较陡。T波的方向和QRS波主方向一致,在Ⅰ、Ⅱ、Ⅴ_(4~6)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其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的R波的1/10。任何引起心肌除极异常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后T波倒置时间的临床意义,为再灌注成功者的预后提供临床上的依据.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后3~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左室射血分数和梗死区室壁运动指数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为(44.7±7.5)%,显著高于B组(36.6±10.8)%,P<0.05;梗死区室壁运动指数(WMSI)A组为(1.65±0.31),显著低于B组(2.10±0.35),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者,心电图T波倒置越早,心功能受影响越小,提示心肌坏死得越少,因此T波倒置的时间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成功后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时。缺血型T波可呈假性正常,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这种现象常提示更严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本文就T波假性正常的心电图表现、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1.心电图特征 按心绞痛发病顺序和心电图特点,可以分为3期: 1·1 静息期 主要为左心室导联呈缺血型表现,ST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静息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息心电图示一过性形态对称巨大倒置T波主要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占71.7%;持续性巨大倒置T波亦主要见于各类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T波形态对称且无左室肥大者冠心病占85.7%。结论:持续性形态对称巨大倒置T波且无左室肥大或一过性形态对称巨大倒置T波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预测和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的病因、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心电图T波改变儿童患者(≤14岁)的临床资料,总结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的病因;应用四通道动态心电图对各病因导致的小儿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心肌酶谱和病毒学检查,总结其心肌酶谱特点.结果 小儿心电图T波改变主要由心脏功能紊乱、心肌炎、呼吸道感染引起,分别占43.75%(56/128)、12.50%(16/128)、17.96%(23/128).除心肌炎引起的T波改变以全天改变为主外,心脏功能紊乱等疾病引起的T波改变主要表现为白天改变、夜间正常.128例心电图T波改变儿童患者,全天改变为12.50%(16/128),夜间正常为67.97%(87/128),白天改变为19.53%(25/128).128例心电图T波改变儿童患者中出现早搏现象92例,占71.88%,室性、房性、交界性早搏均以频发性早搏为主,占比分别为71.70%(38/53),59.38%(19/32),85.71%(6/7).心肌酶谱以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I)增高为主,共94例,占73.44%,其次为谷草转氨酶(AST),占19.53%(25/128).结论 当儿童出现心电图T波改变时,应该加强对T波改变情况、早搏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儿童心肌酶谱检测,以便能够及早发现病因,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性圆钝尖角T波改变。方法对212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的T波进行分析,并与低血钾心电图做比较。结果 212例先天性心脏病中有23例出现了圆钝尖角T波改变,发生率10.8%,见于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复合型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多见于室间隔缺损,占60.9%,但复合型缺损发生率最高,37.5%。圆钝尖角改变与低血钾改变明显不同,易于区分而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特征性改变。结论圆钝尖角T波改变是先天性心脏病的特征性改变,对先天性心脏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其机制是与左向右分流造成左右心室复极的不同步、合并右心室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李莉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2):156-15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h内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溶栓后2 4h内T波倒置与否 ,将 5 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 (倒置组 )和B组 (未倒置组 ) ,根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 72 4%和 3 3 3 % (P <0 .0 1) ;住院期间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 5 7 5± 11 6) %和 ( 4 6 2± 13 2 ) % (P <0 .0 1) ;住院期间冠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3 7%和 3 7 0 %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h内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标 ,同时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5.
李琦 《中原医刊》2011,(14):31-32
目的探讨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男女T波形态及变化规律。方法测量900例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男女各450例,分析T波形态及变化规律。结果V3R→V6R直立T波出现率逐渐减少,倒置T波出现率逐渐增多。女性以倒置T波为主,男性直立T波多见,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R→V6R的T波可均倒置,女性多于男性(P〈0.01);也可由直立→双相→平坦→倒置,男性多于女性(P〈0.01),但未见由倒置→直立。结论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男女差异显著,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6.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心律时,体表心电图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用现代仪器监测出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作为一种无创的心电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结合文献对近些年来微伏级T波电交替最新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为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正常心肌收缩与心电图的关系,论述了前间壁心肌梗塞心电图的QS波、ST段上移和倒置T波的形成。提出QS波代表室间隔有部分的严重缺血或坏死,对称性倒置的T波代表室间隔和心室壁都有部分的严重缺血或坏死。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指标对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揭示代谢综合征的促心律失常作用。方法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86例,对照组102例,均行12导联同步体表心电图描记,分别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最小P波时限(Pmin)及P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Pd明显增高(47.31±12.18 vs 33.08±11.04,P=0.001),但Pmax和Pmin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Pd与体质量指数(BM I,P=0.001)、总胆固醇(TC,P=0.038)、甘油三酯(TG,P=0.001)、载脂蛋白B(Apo B,P=0.027)、收缩压(SBP,P=0.036)及舒张压(DBP,P=0.015)呈正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P=0.001)与Pd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结论 BMI是影响Pd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代谢综合征及体质量指数为心律失常防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尤其是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与冠脉再通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 5 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A组 (倒置组 )和B组 (未倒置组 ) ,根据临床间接血管再通标准观察两组冠脉再通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 72 .4 %和 33.3% (P <0 .0 1) ;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 (5 7.5± 11.6 ) %和 (4 6 .2± 13.2 ) % (P <0 .0 1) ;住院期间冠脉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13.7%和 37.0 % (P <0 .0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 2 4小时内T波倒置可作为冠脉再通的临床间接指标 ,同时提示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