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动静脉内瘘成熟前使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疗疗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有人将血管通路称之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血液透析护士是维护透析患者生命线的第一使者。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反复使用的血管通路是长期透析患者的重要薄弱环节,内瘘的维持使用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关键,护士通过对内瘘穿刺质量的控制,可以不断提高穿刺技术,及时改进穿刺方式,降低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从而使透析顺利进行,保证透析质量,可见内瘘的管理也是透析中心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日间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行前臂远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27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患者经肾内科或肾移植科确诊终末期肾病,愿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转诊至血透通路专病门诊。完善术前检查,除外手术禁忌后,在日间手术住院系统内登记预约手术。当日日间病房手术结束后,患者在日间病房观察1 h,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医师确认患者可以出院后,安排患者出院。观察患者手术时间(入手术间至离开手术间),日间病房住院时间(进入日间病房至离开日间病房),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内瘘成熟率。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 6 min。患者日间病房住院时间为199. 0 min。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初次内瘘患者共2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术后2周闭塞1例;随访至术后3个月时,未能成熟3例,初次成熟率为79. 2%(19/24)。再次内瘘手术修复患者4例,手术成功率为100%(4/4)。结论前臂自体动静内瘘日间手术模式是安全的,无严重并发症,且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缝线用于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两种不同逢线用于128例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其中68例用国产普通无损伤逢线缝合血管,60例选用进口普理灵无损伤缝线缝合血管,对比两种缝线的术后血管通畅度及血管并发症。结果用普理灵无损伤缝线缝合动静脉血管后血管通畅程度好,术中断线及断针情况少,吻合口狭窄率发生低,优于国产缝线(P均〈0.01)。结论进口普理灵无损伤缝线用于血管吻合优于国产普通无损伤缝线,使用方便,利于建立并维持一个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从而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移植血管内瘘与自身动静脉内瘘术后近期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动-静脉内瘘是最常用的通路。内瘘有自身血管内瘘和动静脉移植物内瘘两种方式。本文介绍24例的临床经验,对比这两种方式的近期差别。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2~2005年在潍坊医学院附属文登中心医院肾内科的慢性肾衰竭患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两种止血方法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择合适的动静脉内瘘止血方法,减少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方法对32例血透患者分别采用弹力绷带方法和布胶布法结合弹力绷带法压迫止血,并对两种不同止血压迫方法对止血时间及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布胶布结合弹力绷带法压迫止血时间短,引起内瘘并发症发生率(针眼渗血、皮下血肿,肢体麻木、内瘘堵塞)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布胶布结合弹力绷带法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动静脉内瘘止血压迫方法。  相似文献   

7.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 ,具有创伤小、易穿刺、血流量充足、感染率低等优点[1] 。由于人体可供造瘘的血管较少 ,所以 ,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十分重要。 1998年 1月至2 0 0 2年 4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 ,2 2例以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 ,除 1例在使用半年后发生内瘘栓塞外 ,2 1例均保持了内瘘血管的通畅 ,且无炎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现将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中男 15例 ,女 7例 ,17~ 73岁。使用 >3年 5例 ,>2年 7例 ,≤ 2年 10例 ;栓塞 1例 ,通畅 2 1例 ;…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管理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透析需要一条方便、耐用的血管通路,血管通路的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患者用于可建立内瘘的血管有限,这就要求肾科医师对此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透析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臂动静脉内瘘是肾衰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其通畅程度直接影响血液透析效果[1].本研究总结分析了23例肾衰患者前臂动静脉内瘘的超声检测结果,旨在评价内瘘并发症的超声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显微镜下血管缝合在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瘘是血液透析患的生命线,它的通畅与否影响透析血流量的大小,影响透析的充分性。由于血管情况的差异,常规使用钛环或肉眼直视下缝线吻合血管,手术成功率相对较低,吻合口血流量小,使用寿命短等不足。特别是糖尿病、高龄透析患、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以及多次造瘘患用钛环或肉眼直视下缝线吻合困难较大。利用显微镜下血管吻合技术进行动静脉内瘘的制作,提高了内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而动静脉内瘘是维持透析患者最理想、最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术后因患者未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影响内瘘成熟,以及护理人员因不熟悉病情在做瘘侧肢体测量血压、静脉输液等操作,影响内瘘的成熟及透析效果,容易引发患者的不满,甚至发生纠纷,造成护理隐患。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解决患者术后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也可于日常居家使用,促进内瘘成熟,避免内瘘受压,易于观察内瘘使用的结构,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减轻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及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在长期的使用穿刺中,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如何减轻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给患者所带来的疼痛,并使其操作更加完善,一直是透析护理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就我院减轻动静脉内瘘穿刺给患者所带来疼痛的经验及  相似文献   

14.
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制备一个理想的动静脉内瘘,尽量减少并发症,是影响慢性肾衰患者存活的重要条件之一。我院自1991年10月至2000年12月,对肾病患者行内瘘吻合术250例,术中采用吻合口试压法,去除术中隐患,确保手术质量,对术后尽早透析及预防并发症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具有创伤小,易穿刺,血流量充足,感染率低的优点。由于人体可供造瘘的血管较少,所以,保护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十分重要。 1,护理 1.1内瘘的早期护理 内瘘术后早期护理是内瘘能否顺利成熟的关键。术后要严密观察内瘘的情况,经常触摸内瘘血管的震颤情况.听血管杂音,如果扪不到血管震颤,听不到血管杂音,表明内瘘不通畅.应及时处理。术侧肢体要悬吊抬高,以减轻末梢肢体肿胀,但不要长时间超过心脏水平,行走时以悬吊起术侧上肢以起到支持作用。切口包扎松紧要适中,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11月~1991年11月我中心为慢肾长期血透病人作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97例次,为保证病人长期血透顺利进行收到一定效果,现将资料分析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鼻烟窝部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对1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同时加强护理。结果鼻烟窝瘘和前臂远端腕部动静脉内瘘(Cimino瘘)4w、1年、2年、3年通畅率分别为95.7%和94.5%(P〉0.05)、92.9%和80.8%(P〈0.05)、87.1%和72.6%(P〈0.05)、81.4%和63.0%(P〈0.05);鼻烟窝瘘及Cimino瘘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8.6%和37.0%(P〈o.05),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14.3%和30.1%(P〈0.05)。结论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优于Cimino瘘,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压细致的护理,达到长期、安全使用的目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动静内瘘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必备的血管通路,它安全且能长期使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建立动静内瘘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手术前血管的保护,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1例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通过对在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1例患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探讨其优缺点及部位选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 方法 20例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对比PTA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表现、透析血流量及血管造影改变. 结果 所有病例经PTA治疗后,狭窄段明显扩张,透析血流量大于220ml/min,经造影证实狭窄小于30%.结论 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近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