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7,(29):4057-4059
目的:为万古霉素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使用万古霉素的29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用药情况、用药合理性、病原学检查结果、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多为治疗用药,且以经验性治疗用药为主(90.30%);用药前样本送检率为61.82%,有52例(28.42%)患者检出特异病原菌。万古霉素用药不合理的有69例(23.08%),均为药物浓度不适宜。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率为43.33%,谷浓度维持在10~20mg/L的占40.00%;治疗有效率为79.39%;治疗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5.41%。结论:我院住院患者应用万古霉素前样本送检率和血药浓度监测率均偏低,有效血药谷浓度的患者比例亦低。医院应加强万古霉素的应用管理,促进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75例重症监护室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实践,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万古霉素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临床药师参与万古霉素治疗的75例重症监护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疾病分布、病原学检查、万古霉素使用情况、血药浓度、治疗转归及药品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重症监护室患儿中,64例(85.33%)为早产儿,疾病分布以败血症最多(55例,73.33%),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送检率100%,阳性检出率为52.00% (39/75).首次万古霉素治疗方案医师对药师建议的采纳度为72.00% (54/75),首次谷浓度在5~15 μg/mL的患儿占74.67% (56/75),治疗总有效率为70.67%(53/75).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有1例患儿用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其余患儿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万古霉素个体化治疗,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新生患儿感染治疗有效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许锦  李炯  韩兆欢 《海峡药学》2022,34(1):86-89
目的 了解万古霉素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万古霉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03月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病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共收集病历200份,病原学送检率100%,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266例次,肾功能正常患儿和肾功能不全的患儿监测时机合理率分别为为18.6%和23.0%,首次监测浓度达标率37.5%。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肾功能是影响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P<0.05)。临床有效率73.0%,不同血药浓度范围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万古霉素均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居多,有2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该院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仍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干预,确保患儿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5):2041-2043
目的:为促进重症感染新生儿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重症感染新生儿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其相关信息。结果:3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其中,7例稳态谷浓度小于10 mg/L(占23.33%),有效率为16.67%;22例在10~20 mg/L(占73.33%),有效率为77.27%;1例大于20 mg/L(占3.33%),有效率为100%。有2例采用qd给药,疗程最短的仅2 d。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96.67%,其中阳性率为89.65%。治疗期间未发现患儿有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结论:我院重症感染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总有效率偏低,可能与万古霉素的稳态谷浓度偏低有关。部分临床应用尚不够规范,存在疗程不足、给药间隔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严格按标准使用及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对指导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万古霉素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及血药谷浓度达标情况,评价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新生儿科2011年7月-2014年8月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史材料,对其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疗程、疗效、合并用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入选71例患儿,90.14%为多部位混合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并血流感染(43.66%);病原学送检率100%,首次培养阳性率80.28%,以葡萄球菌属为主(87.67%);万古霉素首次用药后血药谷浓度达标(10~20 mg·L-1)率28.17%,未达标患者中有43.14%进行剂量调整,调整后达标率50%;万古霉素总临床有效率为90.14%,血药谷浓度未达标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2.25%,达标组有效率为47.62%;首次经验性用药未进行剂量调整组万古霉素疗程为(13.41±4.41)d,经验性剂量调整组为(18.73±9.52)d(P=0.00188)。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确切,但经验性用药后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未达标者临床疗效差,经验性多次调整万古霉素用法显著延长患儿治疗时间,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以实现个体化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与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均相酶放大免疫法监测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分析医院近1年106例次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以及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检测的106例次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涉及16个科室,病原学的检测送检率达91.51%;万古霉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较敏感,其中报出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54例次患者首次监测万古霉素谷浓度处于10~20μg/mL范围内,22例次重症感染患者调整万古霉素剂量后行二次血药浓度监测,17例次患者谷浓度处于10~20μg/mL范围内,二次血药浓度监测与首次监测相比,其结果明显好转(P<0.05);其中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失败患者27例,7例患者发生了万古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好转。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但是万古霉素的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和药师仍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生素杂志》2019,44(5):628-631
目的 比较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后不同血药浓度的肾毒性,分析不同血药浓度下万古霉素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1日—2015年6月30日新生儿内科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新生儿病例111例。对患儿基本情况、患儿疾病分布、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病原学检查、药物疗效、合并用药和用药天数、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把患儿分为A组(谷浓度<10μg/mL)、B组(谷浓度10~20μg/mL)和C组(谷浓度>20μg/mL)。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患儿111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10μg/mL为48例(A组),10~20μg/mL的有40例(B组),>20μg/mL的有23例(B组)。万古霉素治疗期间有13例发生了与万古霉素相关的肾毒性,其中A组2例(4.17%),B组3例(7.5%),C组8例(34.87%)。结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195例患者541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FPIA)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病例的病原学检查、肾功能指标、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本院2007~2009年541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例患者中,单独使用万古霉素10例(5.1%),联用其他抗菌药物185例(94.9%);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55.13%,而谷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1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 结论本院住院患者万古霉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要密切结合临床,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9.
收集我院PICU内使用万古霉素的重症患儿52例,分析万古霉素的用药合理性、病原学检查、血药浓度检测和有效率等。结果显示,患儿应用万古霉素多为治疗用药,以经验性用药为主(66.7%),TDM送检率为46%,初次TDM的平均血药谷浓度为14.1 mg·L-1,初次TDM谷浓度达标率仅为33.3%,经给药剂量调整后,谷浓度达标率上升至62.5%且治疗有效率提高至78.95%,与剂量调整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DM组和非TDM组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ICU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TDM送检率较低,经验给药剂量的目标血药浓度达标率较低。医生和药师应积极配合,提高TDM样本送检率,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给药方案,促进万古霉素的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5,(20):2756-2759
目的:为进一步制定万古霉素合理使用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经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正常出院患者的相关信息。结果:178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平均年龄59.6岁,男性占73.60%,以肺部感染为主(74.72%)。用药前辅助检查充分,66.29%属经验性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达85.39%。71.91%的患者行治疗药物监测,但首次监测血药浓度仅47.66%处于目标范围。结论:万古霉素在我院使用较为合理,但需关注经验性用药疗程、治疗药物监测的合理性以及个体化初始剂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数据,为规范此类特殊人群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病例,调查患者基本情况、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分析不同肾脏替代治疗万古霉素用药及治疗药物监测状况。结果:纳入患者51例,32例(62.7%)采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13例(25.5%),连续肾脏替代治疗6例(11.8%)。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剂量的给药模式,均未给予负荷剂量,给药频次和给药时机存在差异。监测时机合理率仅27.5%,49.1%患者住院期间仅监测1次。血液透析初次监测时机把控较为严格,腹膜透析及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监测时机随意性较大。所有51例患者共进行监测101例次,其中93例次为谷浓度,谷浓度<10 mg·L-1为31例(33.3%),10~20 mg·L-1为40例(43.0%),>20 mg·L-1为22例(23.7%)。依据监测结果,用药剂量或频次调整比例分别为23.9%,20.0%,45.5%。万古霉素谷浓度达标率由27.5%升至96.1%。结论:终末期肾病万古霉素用药应采取标准的负荷剂量和个体化维持剂量,配合治疗药物监测可提高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充分体现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法(吖啶酯)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我院2012年66例患者85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从年龄结构上看,万古霉素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60岁的患者占54.55%;血清万古霉素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占48.24%,超过一半的患者血药浓度不在治疗窗内,其中达到中毒浓度(超过20 mg·L-1)的患者高达20%。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损害组用药前后的血肌酐及尿素氮无统计学差异,但肾功能轻度损害组较正常组平均血药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分析采用同一给药方案(1.0 g,q12 h)时,肾功能正常及轻度损害患者,超过治疗窗上限的比例不高,但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万古霉素中毒发生率明显增加;此外,肌酐清除率相当的患者,万古霉素谷浓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应加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特别是对于老年及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用药监护,包括治疗效果评估、动态监测肾功能指标等,实现个体化用药,保证临床医生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36例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黎  邢卫 《抗感染药学》2009,6(4):270-273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峰谷浓度及病原学药敏检测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提取2008年1月-2009年4月期间使用万古霉素治疗并进行血药峰谷浓度监测以及病原学药敏试验的36份病历进行分析。结果:万古霉素治疗有效率为75.00%(27/36),治疗药物监测平均谷浓度为(22.87±15.93)μg/mL。其中17例测定谷及峰值,平均血药峰浓度为(38.69±19.94)μg/mL。对万古霉素敏感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皮葡萄球菌(MRSE)、耳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屎(粪)肠球菌、G+杆菌。结论:应加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病原学药敏试验的力度,根据血药浓度监测与病原学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万古霉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低蛋白血症患儿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影响,为其治疗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某院就诊并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6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诊断、白蛋白、万古霉素浓度、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并对监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蛋白正常组(占58.1%),万古霉素平均稳态谷质量浓度(6.8±7.0)mg·L-1,低蛋白血症组(占41.9%),平均谷质量浓度(3.4±3.5)mg·L-1,低于成人应用万古霉素推荐血药浓度标准;合并用药13例,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儿童,低蛋白血症儿童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154例患者434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合疗效、不良反应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54例434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结合临床病历资料、病原学检查、肾功能指标、合并用药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同时分析万古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434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中,血药谷浓度10~20 μg·mL^-1共有214例次(占49.29%),<10 tg·mL^-1共有81例(占18.69%),>20 μg·mL^-1共有139例(占32.02%);单独使用万古霉素共12例(占7.79%),联合使用一种抗感染药物共40例(占24.03%),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感染药物共102例(占68.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47%.结论 应加强对万古霉素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根据测得的血药浓度对给药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实现个体化给药,从而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发生率,实现合理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6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对64例15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万古霉素血清峰浓度和谷浓度均在治疗窗范围内的仅占40% 左右,而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约占50% ;首剂饱和方案组与首剂未饱和方案组中血清峰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用药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而肾功能损害组患者用药前、后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近45% 的患者给药方案为500 mg,每日2~3 次,约75% 的患者未能达到有效峰浓度,约60% 的患者谷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结论:老年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个体差异很大且多数患者伴有肾功能轻中度损害,应尽量给予首剂饱和方案并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进而提高该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新指南建议的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感染的患者78例,检测万古霉素的血药谷浓度,定期监测肾功能,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78例患者中,有56例(71.79%)血药谷浓度为10~20 mg/L,临床总有效率为83.93%,3种谷浓度组(A组:5~10 mg/L,B组:10~15 mg/L,C组:15~20 mg/L)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中出现肾功能损伤的例数分别为0、2例(5.41%)、3例(15.79%),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敏感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较好,其血药谷浓度>15 mg/L并不能提高临床疗效,反而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在使用中应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